田园乐七首·其三 王维
田园乐七首·其三是王维后期的作品。王维后期对现实基本是抱着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先隐居终南山,后在蓝田辋川得到宋之问的别墅,生活更为悠闲,“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并吃斋念佛,“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目录
原文
译文
采菱泛舟体验渡头疾风正吹,拄着拐杖到树林西面看夕阳西斜。
我就是那杏树坛边的渔父,也就是住在桃花源里的人家。
简析
《田园乐七首·其三》是一首六言古诗。诗的前两句说诗人身处渡头,一边采摘菱角,一边感受着风急浪涌的自然气息;后两句以渔父和桃花源为象征,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向往与赞美。这首诗色彩柔和而温暖,以其细腻的笔触,绘制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田园风光画卷,将人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摹写出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体现出诗人独特的人生哲学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田园乐七首》是王维后期的作品。王维后期对现实基本是抱着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先隐居终南山,后在蓝田辋川得到宋之问的别墅,生活更为悠闲,“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并吃斋念佛,“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这组诗就是作于王维退居蓝田辋川别业时期,故又称“辋川六言”,此诗为其中第三首。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