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
生物學特性
田螺耐寒而畏熱,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5℃,水溫低於15℃或高於30℃即停止攝食,當水溫低於10℃會鑽泥,超過40℃會被燙死。田螺食性雜,喜歡夜間活動和攝食,可自然繁殖。田螺的壽命一般為雌性四五年、雄性兩三年,仔螺前三四個月生長最快,以後逐漸緩慢,2年後基本不再生長。[1]
形態特徵
外形
外殼是鈣質的,較薄,螺旋形,右旋。殼外表呈黃綠色到黃褐色,顏色因環境和水質而有差異,內面灰白色,殼頂略尖,殼底膨大,殼口卵圓形,其邊緣完整,有角質。
軟體部分分為頭、足、內臟囊三部分,外套膜包着整個內臟囊,田螺在正常的生活情況下,頭與足部伸出殼口外。頭部圓柱狀,其前端有一個突出的吻,口位於吻的前端腹面,吻的基部兩側有一對較長的觸角,雌性田螺兩個觸角左右對稱同形,雄性田螺兩個觸角不對稱,右觸角短粗,捲曲成了交接器。每個觸角基部的外側突起上有一個黑色眼點。頭部後方兩側的皮膚,皺褶捲縮成水管,左側的是入水管,右側的是出水管,足位於頭部腹面後方,是一個大型的肌肉質爬行器官和吸附器官,足伸展開時,前端圓弧形,後端尖圓形。
生活習性
田螺主要攝食器官為齒舌,用於刮取水底和附生的食物。田螺食性雜,在自然環境中,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莖葉、藻類、細菌和有機碎屑等,也濾食浮游生物,並且喜歡夜間活動和攝食。
田螺在水溫15℃左右開始活動與攝食,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0~28℃,30℃以上時,田螺會將肉體縮入螺殼內,群集於蔭涼處或潛入泥土中避暑,水溫超過40℃時田螺會死亡。對於乾旱和寒冷有較強的適應性,水溫低於8℃時田螺便潛入泥穴中冬眠,待來年開春水溫回升到15℃左右時,田螺才重新出穴活動和攝食。田螺對水中溶氧很敏感,當水中溶氧量降到3.5mg/L時,它們攝食不振;1.53.5mg/L時,開始死亡。
繁殖特點
田螺雌雄異體,兩性異形,區別田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據其有觸角形態雌性田螺兩個觸角左右對稱同形;雄性田螺兩個觸角不對稱,右觸角短而粗,向右內彎曲特化成交配器官(彎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個體大而圓,雄螺小而長。自然水域一般雌多雄少。
田螺是一種卵胎生動物,其生殖方式獨特.成熟的卵在輸卵管頂端與精子相遇受精,受精卵在母螺的子宮內進行胚胎髮育。田螺的胚胎髮育和仔螺發育均在母體內完成。從受精卵到仔螺的產生,大約需要在母體內孕育一年時間。田螺分批產仔,每年3~4月開始繁殖,在產出仔螺的同時,雌、雄親螺交配受精,接着又在母體內孕育次年要生產的仔螺。交配行為一般在白天進行,交配時間長者可達12小時,仔螺大多於夜間產出。一隻母螺全年約產出100~150隻仔螺。初生仔螺殼高4~7mm,生長一年後,性腺發育成熟。在生殖期,雌螺子宮中常含有不同發育階段的仔螺。
人工養殖
養殖場的選址
田螺是一種適應性較強的生物,疾病較少,只要水資源豐富清潔,排灌方便,本地絕大多數的稻田都可以經改造後進行田螺養殖。但是富含鐵和硫的土質的稻田是不宜進行田螺養殖的,因為富含鐵的土質其鐵含量較高,養出來的田螺外殼如鐵鏽般不好看,肉質也有可能如鐵鏽一樣。同樣富含硫的土質養殖出來的田螺有硫磺的臭味,消費者肯定對其有很大的排斥心理,不利于田螺產品的銷售。因此養殖場址的選擇應避開富含鐵和硫土質的稻田即可。
稻田的改造
為了提高產量和便於管理,養殖田螺的稻田至少需要667m2以上,多個小塊的稻田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整合,聯合飼養,共同投入,由專人管理,利潤平分。稻田田基加高至80~100cm,由於稻田泥土鬆軟,水分含量高,因此泥土鋪上田基必須大力夯實,防止漏水,有條件的農戶可以用水泥磚砌好田基,水泥抹面,這樣保水性較強,也更利於今後的養殖管理。田基面寬度約50~100cm,方便人員走動和放置養殖物資。
稻田改造完成後注入30cm深的養殖用水,用生石灰40kg/667m2化水全池潑灑,消毒池子及殺滅寄生蟲等,順便檢查田基是否有漏水的情況。生石灰消毒保持7d左右可以放水,放水完後重新注入20cm深的新水。
田螺的放養
施用有機肥
田螺放養前3~4d先在池子裡投入適量已經熟化的有機肥,如雞鴨牛豬糞等,一般每667m2施有機肥30~50kg,主要是培養池子裡的有機微生物,有利于田螺的生長及食物餌料的供應。第5天可以投放500~1000尾/667m2小規格的泥鰍苗,作為試水魚和搭配養殖魚類。以後視田螺的生長及池塘水質情況繼續施用有機肥。
田螺種的購買
田螺種可以從大型的農貿批發市場或專業的種苗供應場選購。應選擇殼顏色淡褐色,外殼完整,無缺損或砂眼的鮮活種螺。按8~10萬個/667m2的投放量進行購買種螺。
種螺的放養
種螺購買回來後應儘快投放到池塘中,但也要注意溫差,特別是池塘水較冷時,應將池塘水與田螺桶裝水進行混合,溫差接近時就可以投入池塘養殖了。在本地每年的清明節前後,氣溫維持在20℃以上,池水溫度維持在15℃以上時就可以進行螺種的投放。
日常管理
保持池塘水質鮮活,可在池塘里種植水草或水浮蓮,供田螺棲息。夏季可在池塘邊種植牽藤的瓜果,供田螺遮陰。平時注意檢查田基有無漏水或老鼠洞,嚴禁生活污水、農藥、化肥污水直接排入池塘。由于田螺喜歡攀爬,因此最好在田基上用細網製作反向的防逃網。日常的飼料投餵可投發酵的有機肥,如雞鴨豬牛糞肥等,也可以投餵新鮮的菜葉、瓜類等,投飼量一般按田螺總重的1%~3%計算,2~3d投餵1次,並根據田螺的生長和攝食情況調整投飼量。田螺的快速生長周期為4個月,每年的5-9月生長發育最快,產量也最高。在夏季氣溫較高時可加深水位至40~50cm。當池水溫度下降至10℃以下時,田螺會鑽入稀泥冬眠,此時池塘也必須保持10~15cm的水深,可定期換水,每10~15d換水一次,在池塘中2/3的位置鋪上一層薄一點的稻草起到保溫的作用,有利于田螺安全越冬。
越冬管理
當水溫下降到8~9℃時,田螺開始冬眠。冬眠的田螺用殼頂黏土,只在土面留個圓形小孔,不時冒出氣泡;在越冬期間不吃食,但養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cm,一般7~10天換1次水,以保持適當的含氧量,並向水體撒一寫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