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疫苗接種,是將疫苗製劑接種到人或動物體內的技術,使接受方獲得抵抗某一特定或與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藉由免疫系統對外來物的辨認,進行抗體的篩選和製造,以產生對抗該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體,進而使受注射者對該疾病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今日醫學上常見的接種方式為注射,而「接種」一詞乃是由種痘技術而來,其本意與今日用法有所區別,在現代免疫學研究的運用範疇也有些微差距。

目錄

歷史

目前已知最早使用的疫苗接種可溯源至人痘接種術(variolation)。在中國文明,這項技術於公元前200年可能也出現過。清代醫書認為,11世紀起,中國人於北宋時期即開始種天花痘[1],而另一本醫書則記載,更早於唐代即有「江南趙氏始傳鼻苗種痘之法」,且「種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顯示該技術對天花的預防頗有成效,而據推測可能使用的是毒性較低的天花,使欲免疫天花之受試者接觸患者的膿狀囊皰,但此做法無法確保有效,且風險仍高,死亡率達1~2%,隨後這項技術沿絲路傳播開來。18世紀初種痘技術由君士坦丁堡引入西方。1760年,丹尼爾·伯努利成功地讓世人發現,儘管種痘技術有其危險,仍能為一般預期壽命(life expectancy)延長三年。

英國醫師愛德華·金納聽聞民間普遍相信牛痘可以預防人類天花,因感到好奇的他,於1796年5月14日對一名兒童接種由感染牛痘的農婦手中抽取的膿汁作為疫苗,三個月後,他將天花接種至兒童身上,並證實該名兒童對天花免疫,這個方法因此傳遍整個歐洲,因此在使用拉丁字母的語言中,皆以拉丁文中,代表「牛」的「vacca」作為字源,紀念愛德華·金納使用牛痘作為疫苗實驗的里程碑。

路易·巴斯德並進一步闡釋接種的意義和目的,而其同事(Émile Roux及Duclaux)順着羅伯·柯霍提出的假說,將微生物和該疾病的關係確立。這項發現使巴斯德得以改良接種技術,隨後於1881年5月5日成功研發綿羊的霍亂疫苗,並於1885年6月6日讓一位兒童接受狂犬病的疫苗注射。倘若不以「疫苗」的初始定義來看,這便是人類史上第一劑注射疫苗。

目的

疫苗接種的主要目的是使身體能夠製造自然的生物物質,用以提升生物體的對病原的辨認和防禦功能[2],有時類似的病原體可以引起針對同一類病原的免疫反應,因此一個疫苗主要是針對一個疾病,或相似度極高的病原體,例如以牛痘預防天花即為佳例。但20世紀末開始,免疫學家發現疫苗也有治療的可能性,並發展出相關的研究理論和實際用途。

視頻

疫苗接種 相關視頻

健康科普 - 接種疫苗
疫苗接種系列講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