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縣
登封市位於河南省中西部,中嶽嵩山南麓,市境東西長56公里,南北寬35.5公里,總面積12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6萬畝,轄6鄉6鎮1個工業區3個辦事處,有24個民族,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市總人口61萬。[1]
目錄
城市概述
登封市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是全國著名的"文物之鄉"和"武術之鄉"。歷史悠久,風光秀麗,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礦產資源和發達的電力、交通、通訊事業。近年來,登封縣委、縣政府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發揚"團結拚搏、艱苦創業、自加壓力、勇爭第一"的登封精神,強力實施競爭激勵機制和"旅遊立市、工業強市、農業穩市、科教興市"四大戰略,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都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改革開放以來登封先後被確定為全國綜合改革試點縣(市)、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市、全國電氣化試點縣(市),河南省十八"羅漢"之一。[2]
歷史沿革
登封歷史悠久,據史書記載,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王朝最早在陽城(今告成鎮)建都(禹都陽城),西漢武帝劉徹游嵩山,正式設立崇高縣,隋代改為嵩陽縣。公元696年,武則天登嵩山、封中嶽,大功告成,改嵩陽縣為登封縣,改陽城縣為告成縣,金代將兩縣合併為登封縣,1994年5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登封縣撤縣設市。[3]
旅遊資源
登封旅遊資源得天獨厚。雄倚市境的中嶽嵩山。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級森林公園之一,有人文景觀150處,自然景觀30餘處。全市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省級18處,市(縣)級123處,已發掘出各類文物珍品6700多件。其中"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道教洞天中嶽廟,儒學聖地嵩陽書院馳名天下。嵩山地質具有"五世同堂"的地質構造,被地質學家譽為"天然地質博物館",1991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首輪通過為"世界地質遺產保護單位",嵩山博大精深,獨領風騷,猶如一顆璀璨明珠,熠熠生輝,向人們展現出華夏民族的輝煌歷史和現代文明的壯麗畫卷。黃帝曾在此遊歷,唐堯彎弓狩獵,大禹虔誠祭奠……周公姬旦,漢武帝劉徹、唐高宗李治、明太祖朱元璋、清聖祖乾隆等一代天驕,相繼到此祭祀封禪。李白、杜甫、歐陽修、范仲淹、理學大師程頤、程灝、接踵而來,蘊山川靈秀,書壯麗詩篇。 登封旅遊事業發展迅猛。發源於嵩山少林寺的少林功夫威震四海,在國內外武壇獨樹一幟。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隨着以少林寺為題材的影片在國內外的上映,和通過舉辦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大大提高了登封在當今世界的知名度,現在以佛、道、儒、險、古為突出特色的少林寺、中嶽廟、嵩陽書院、三皇寨、觀星台、盧崖瀑布等六大景區,形成了武術、宗教、登山、考古、天文、地質等多條旅遊專線,年接待中外遊客200萬人次,成為全國、全省旅遊熱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於巴西時間2010年7月31日20時45分在第34屆世遺大會以符合標準3和6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39處世界遺產。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位於河南省嵩山地區,包括周公測景台和登封觀星台、嵩岳寺塔、太室闕和中嶽廟、少室闕、啟母闕、嵩陽書院、會善寺、少林寺建築群等8處11項優秀歷史建築,歷經漢、魏、唐、宋、元、明、清,綿延不絕,構成了一部中原地區上下2000年形象直觀的建築史,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礦產資源
登封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我市已探明的礦產品種達37種,具有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等優點。其中煤炭探明儲量15.8億噸,遠景儲量30億噸,1991年被確定為全國15個重點開發區之一,被能源部定為全國100個商品煤基地之一。鋁釩土儲量2.4億噸,是河南省兩個鋁釩土基地之一。石灰石儲量30億噸。現代裝飾材料花崗石儲量30億噸,品種齊全,質量上乘。硅礦儲量8億噸。被明代大藥物學家李時珍譽為神奇的"嵩山藥石"--麥飯石儲量2億噸。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礦產品開採、加工、銷售的綜合性生產經營格局。[4]
交通方便
登封電力充足,交通通訊便捷。全市現有發電裝機容量42.8萬千瓦,除滿足全市生產和人民群眾生活需要外,並向大電網供電。鄭州、洛陽航空港和京廣、隴海、焦枝三大鐵路幹線近在咫尺,與隴海、焦枝線接軌的登封准軌礦區鐵路即將鋪通。207國道和豫03、豫3l線省道三幹線公路貫穿全境。自動電話可直播國內外各大城市,移動電話、無線尋呼,電報傳真方便快捷,信息高速公路網站建設日新月異,郵電通信設施居全國市(縣)前列,並達到省會城市水平。
城市稱號
登封環境優美、條件優越,政策優惠。2000年經國家愛衛會驗收穫取"國家衛生城市"稱號,同年獲取"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