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丁(畫家)
白丁,原名李志遠,1968年8月8日出生於河南鄢陵。幼時受張廉金先生啟蒙。18歲進京,拜李苦禪大師高足徐東鵬門下,成為齊白石畫派傳承人之一。作品參加國內畫展,多次獲獎。白丁一直把恩師徐東鵬先生所授的苦禪大師格言「人無品格,落筆無方」作為終身座右銘,所以畫展旨在傳承齊派國畫大師李苦禪先生寫意精神!
目錄
人物生平
白丁(原名李志遠),1968年8月8日出生於豫東鄢陵縣陶城鄉,幼時拜師張連金先生,18歲進京拜徐東鵬先生門下(齊派國畫大師李苦禪先生之高足),成為齊白石畫派傳承人之一。
他三十餘載如一日,朝學暮研,無論再苦再累,凡提起畫筆,常常作畫至雞鳴不倦,朋友稱之為「畫痴」。 多年來,白丁一直把苦禪大師的格言「人無品格,落筆無方」作為激勵終身的座右銘。在其恩師徐東鵬先生的諄諄教導下,在他持之不懈的刻苦鑽研下,深刻領悟了齊派畫風的內涵和精神。
2010年中國商貿雜誌、亞洲美術、美術報均刊登了白丁作品的評論文章。
2011年9月9日至9月17日在北京北海團城成功舉辦了「白丁個人水墨畫展」。2011年10月28日至11月14日在北京北海團城舉辦「傳承齊派國畫大師李苦禪寫意精神——徐東鵬先生的師生作品邀請展」;2011年12月4日至12月8日在太原市山西省美術館舉辦「白丁水墨畫展」。
2012年1月23至1月29日,北海第九屆迎春祈福文化節——白丁水墨畫展圓滿成功,2012年12月22日至24日白丁水墨畫展在鄭州美術館展出,2012年白丁《中國當代國畫名家叢書》白丁國畫作品集,其主要以松、魚、花鳥、鷹、蝦、2013年1月26至28白丁畫展在山東菏澤市博物館展出,2013年12月28至2014年1月18日白丁水墨畫巡展在北京展出。
白丁
2014年9月白丁畫展在深圳展出,畫展得到了國內外人士的一致好評。葫蘆為題材,以工筆畫、小寫意、大寫意的表現手法描述對生活的熱愛,記錄着生活的點點滴……….
2017年10月1日-10月3日,在鄭州美術館舉辦「白丁水墨畫展----走進家鄉鄭州美術館」畫展。
2019年12月24日上午,由北京宮廷御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辦,北京滙豐金鵬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筆墨深情抒鄉恩—白丁國畫作品展》白丁個人畫展於鄭州美術館舉行。
白丁現獨立經營一份產業。二十多年來,白丁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在事業道路上有了些許成就的同時也做了不少公益事業!他的《遠瞻山河》、《明月千里共嬋娟》、《水中望月思團圓》等拍賣的費用全部捐贈給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眾基金」,《情系奧運》60多米長卷捐贈首都體育三老協會等等。他的作品被國內外眾多有識之士收藏。
願白丁在今後的藝術道路上,踏實走出每一步,創作出更有特色、更具風範的藝術佳作!傳承並發揚齊派國畫大師李苦禪的寫意精神!
主要作品
雄鷹圖、鴻運當頭、福祿連綿、碩果纍纍、雄鷹、白頭翁、群英聚會、玉蘭花、荷塘秀色、希望、荷花、歌頌祖國、八哥、苦讀、思念、清馨圖、迎春花、喇叭花
作品特點
作品風格
白丁的作品蘊含着時代氣息,真是「無意不落筆,落筆滿豪情;筆隨情動,畫境幽遠賦於哲理的趣味」。特別是白丁筆下的蝦,靈透、舒展、瀟灑,充滿情趣。白石老人常說「有須有鱗則為龍」,蝦即龍也,以蝦喻龍。同時白丁作品立意清新,筆墨隨時代。其作品《葫蘆藤》凸顯了不落前人窠臼,極力突破舊范,敢於創新和「筆墨當隨時代」的風範。白丁常說:「畫是無言的,是會說話的畫,是用符號點線面組合的大家庭成員,他們在作品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用無言的語言和大家交流。」同時在白丁的作品當中還流露着學院派的氣息,這與他當初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美術學院」)的學習息息相關。
表現手法
白丁作品表現手法:以工筆畫、小寫意、大寫意的表現手法描述對生活的熱愛,記錄着生活的點點滴滴。
繪畫思想
造型思想
白丁認為,畫是無言的,是會說話的畫,是用符號點、線、面組合的大家庭成員,它們在作品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用無聲的語言和大家交流。
畫蝦思想
自宋元以來,文人畫勃興,將「蝦」入畫之大家,成就至巔峰者,當屬齊白石老人,蝦,為白石之代表作,眾人皆知。白丁作為齊派傳承人之一,常道:「白石大師、苦禪老人和東鵬師,把蝦、螃蟹、小雞作為學習國畫的基礎,也是齊派必畫之作業,蝦,概括了中國畫的筆墨技法。」近三十年來,白丁朝學暮研,筆耕不輟,
我與白丁幼蒙同師張廉金先生,因我長他幾歲,白丁屈稱師弟,他18歲那年進京,拜徐東鵬先生門下(徐東鵬是國畫大師李苦禪先生入室弟子,李苦禪是白石老人的大弟子);自白丁授業於徐東鵬先生以來,他勤奮、刻苦,精益探索齊派畫法,領悟齊派精神,於工筆重彩、白描、寫意,多所致力,近年則融會貫通,拓為潑墨寫意,然在畫「蝦」方面用工最
勤,不乏大幅巨製,學齊派而出新意,他一直主張:「畫蝦的創新應植根於民族傳統最高點上即境界上。畫蝦重神采,畫蝦如畫人,畫的是美好的心靈,快樂的心情。」白丁畫蝦,以借古開今,體現時代精神。其認識和實踐,雖屬初試鋒芒,卻已顯出特殊光彩。
致精微達豪放
中國文人畫,提倡表現的純淨簡練,隨意自然,要求畫家在畫外功夫上積累蘊積。陳師曾說:「文人畫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學問,第三才情,第四思想。」白丁師爺苦禪老人也有「畫品即人品,人品不高,下筆無方。」的論斷,誠然,文人畫家要求以人品求畫品,以學識拓畫境,以才情發靈感,以思想主情感,竭盡畢生精力,集中全部智慧,最後達到隨心所欲不逾矩,人與畫、必然與自由的統一,正是文人畫主張的精髓。中國書畫作品是一面無情的鏡子,能絲毫不差的照出藝術家的靈魂。一張畫反映出一個畫家的品德、情操、學問、閱歷和思想的深度。由於人品和學識的高低,對自然美的感受自不盡相同,而反映到心靈上的意境,也必不同。白丁從12歲拜師,就在我們的啟蒙老師張廉金先生的教導下,注意砥礪品格,18歲又拜師苦禪大師之高足徐東鵬門下,其師爺苦禪老人作畫重人品的思想,影響頗深。樹立志向,增進有益學識,發展多種才能,重視思想修養,參悟造化奧秘,蓄積心田活水,並求融會貫通。在人品上,以正直坦蕩來自勵,在志向上,以繼承發揚民族繪畫傳統為己任,在思想修養上,以「白丁」取筆名自謙、自勉。在學識上,手不釋卷,通讀各類書籍;在才能上,精策劃,善屬文。為了達到寫意畫的揮灑如意,白丁深信,真放在精微,意謂表現上的自由,並非迷途野馬,無目的地奔馳,放筆直下,並非信筆所至。欲真自由放筆之境,則必經慘澹經營,識其必然,苦練其基本功,求得心手相應,意到筆隨。白丁說:「東鵬恩師常說,畫家必須經過一番刻苦自勵,勇猛精進的休養過程。」使毛筆成為感情這種精神的高壓電流的良導體,在歷盡艱苦之後,終於得到表現上的自由。
白丁在放筆潑墨之前,數十年來,均從精微處入手,徐東鵬先生所著《花鳥畫技法》一書,嚴謹的構圖技法,即為白丁整理徐老師的課稿而成,他畫蝦,不追求表面豪放,而是容精微於豪放,有留有放,有謹嚴處,有率意處,故能耐人尋味。
白丁畫蝦,力求在祖師爺白石大師成就的最高點起步,在繼承之基礎上求發展,植根於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土壤上,並為已重視藝術再現客觀的必需的精神,結合主觀心靈之表現,於陶冶性情中寄於對人生的關切。順乎時代潮流,遵乎藝術規律,合乎民族繪畫藝術審美之觀點,作為師兄,我堅信白丁師弟一定能更好的傳承齊派國畫大師李苦禪的寫意精神!
作品欣賞
葫蘆藤
2009年中秋之時,應朋友之邀請,我們一道前往山東東明市作畫。次日中午,微風習習,秋高氣爽,菏澤市中原駕校校長許守智先生驅車前往東明,在郊外的一個農家院飯店,後面是個一眼望不到邊的果園,果樹上藤蔓順枝攀爬,整個果園被葫蘆藤蔓牽連到了一起,斑斕的葉片掛在枝上,微風吹動,發出動聽入耳的聲響,滿園的七彩葫蘆盪着鞦韆,枝、葉、干和葫蘆猶如打奏着歡快優雅的迎賓曲,情景十分宜人。飯後,情不自禁,我們打開畫包,取出紙墨,現場提筆揮灑。師弟白丁潑墨作《葫蘆藤》,使我眼前一亮,此畫一洗酬酢俗韻,不落前人窠臼,突破舊范,從這幅畫裡可以看出師弟的創新意識和「筆墨當隨時代」的現代精神,求得新意。這幅畫對於師弟來說,一改多年來形成的「白式」風格,跨度很大,是一次大膽的嘗試,里程碑似的創作,實現了又一次突破,進入到了一個新的藝術創作階段。清代畫家石濤說:「收盡奇峰打草稿」 意思是藝術要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大自然。白石老人也有「中國寫意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似者媚俗,不似者欺世,取其神似。」
他的這幅《葫蘆藤》的創作過程,大膽落墨之後,懸掛於牆壁之上,遠觀近玩 ,反覆調整,不厭其煩,層層相加,在寫生的基礎上,進行了藝術提煉,取其意象神彩,借其俗熟的題材,抒發其豪邁情懷。此畫落墨行筆,如履薄冰,唯恐稍一疏忽,造成漏洞。中國畫講究近看有筆墨,遠看有氣勢。黃賓虹說:「中國畫可貴在膽,大膽落墨,細心收拾,敢於造險而平險」。這幅畫型亂實端,脈絡十分清晰而合乎法度。這就是中國畫所追求的「亂而不亂」的較高境界。這正如繁華的集市,那麼多的人擠在一起,紛繁蕪雜,當你走進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人與人之間都有自覺的合理避讓,依「禮」而行。這幅作品,結實厚重、氣韻飽滿、層次豐富、張力四射,筆墨幻化,生髮萬象,百看不厭,回味無窮。此畫意蘊極為豐富,乃中國畫真正的好作品。
《葫蘆藤》的又一個特點就是取其現代生活的題材,用傳統的筆墨表達中國畫永恆不變的文化主題——借物抒情,借近意或近音表達吉祥如意的題材。《葫蘆藤》的「葫蘆」近音「福祿」「騰」即藤蔓連綿悠長,比喻福祿連綿不斷,同時也是抒寫秋實豐收之景象,謳歌美好幸福的生活。尤其是清代石濤的渾穆而飄逸的畫風;白石老人那厚重蒼辣的筆法; 苦禪先生那疏密有致、大開大合的布陣,大氣而不霸氣的神韻;還有徐東鵬恩師那嚴謹的治學態度等皆在這幅作品中體現有佳。 我觀此畫,感激而詩興,雖不識格律,但仍情不自禁:
白丁筆力大如椽,葫蘆藤密葉相間.
濃淡蒼潤祈自然,豪放反覺工細堪。
異軍突起詩境界,層次豐富復耐看;
無法筆墨法中變,沉穩厚重又超凡。
紙上風動似有聲,藤葉葫蘆樂奏伴;
突破舊范尚時代,求得新意高雅現;
天籟之曲筆下生,勝似有聲韻無限。
巨幅荷塘
齊白石大師曾為荷花畫過一幅名畫《荷花圖》,他是以少制勝,以極少的筆墨、蒼辣渾厚的筆法表現秋荷的斑斕;清代的青藤、八大等畫荷表現小品墨荷的情趣,抒發避世的情懷。而今白丁先生創作的《荷塘》(5米x2米),是採用取景框的手法,取其一望無垠的荷塘之中最美的部分,運用大寫意的大開大合、疏密有致的構圖手法和厚潤的筆墨達到小寫意的造景效果,表現出了荷塘春末夏初那生機盎然的景象,既有「筆隨時代」的風潤,亦得齊派畫風之三昧。這幅畫中的荷花(蓮的花),亭亭玉立,千姿百態,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展開幾片花瓣兒,有的綻開粉紅的笑臉,花瓣兒粉中透白,冰清玉潔。白丁先生把「花中君子」、 「芙蓉仙女」的美譽表現得淋漓盡致,充分抒寫出了文人墨客以「出淤泥而不染」的格調;抒寫出了荷花清爽的氣氛、聖潔的特性、超凡脫俗的品格;抒發出了荷花那吉祥的象徵和慈悲的胸懷。此畫懸掛於央視春暖基金辦公大廳正中央,駐足觀賞,一股清新典雅之風,撲面而來;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光彩奪目、栩栩如生,使人久久不能忘懷。
蓮花在中國有深邃的文化淵藪。唐代將佛教立為國教後,蓮花備受人們敬愛。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等都是坐在蓮花之上,或手執蓮花,表示佛是出自塵世而潔淨不染的境界。慈心是希望並幫助他人得到快樂;悲心是希望並幫助他人解除痛苦。據《蓮花王的故事》說,蓮花王為了拯救百姓的饑荒,他跳進恆河之中,變成一條大赤魚,告訴百姓割他的肉吃,他的肉割了以後又生起來,這樣堅持了十二年,他用自己的肉供養全國百姓,度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災荒。慈悲為懷,普度眾生,以荷花來比作人的高潔品格,是再恰當不過的。歷代文人追求對物質性理的認識,並把它與人生觀、世界觀等哲學概念聯繫起來,指導生活、事業、並把它藝術化。在哲學的理性與藝術的熱情的交匯點上有所生髮。他們把梅蘭竹菊比着「四君子」、荷花比着「菩薩」、「仙子」等進行人格化,賦予人的性格、情感、志趣,使其具有了特定的文化內涵和哲學意蘊。縱觀歷史,世人盛愛牡丹、鄭板橋愛竹、金農愛梅、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等,都成了寄託文人心態、情感的文化圖騰。白丁先生和 「春暖」基金愛荷花,實乃情理之中。
由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魯健、著名配音員陳捷、天津市勞模孟慶如共同發起的春暖慈善基金,以「飲水思源春暖人間」為公益理念,用愛的聲音,喚起社會力量,幫助貧困地區的人們從困境中擺脫出來,同時,希望通過他們具有代表性的、感人肺腑的典型故事,能夠給人以啟發和教育。
這幅《荷塘》題字:「蓮濯花自清 人以德名眾 修己度人 春暖人間」;正是以傑出的藝術表現形式,眾里尋找愛蓮的人們,用同心同願的愛的力量,一呼百應,扶危濟困,「春暖」人間。
深夜裡,獨自躺在床上,閉上眼睛,慢慢的進入了《荷塘》的意境:
深夜的北京郊外
萬籟俱寂
一支如椽大筆
畫破了燈光下那一片寧靜
隨着毛筆的皴擦聲
潔白的宣紙上漸漸的漸漸的
呈現出清新幽雅的美景
那微風扇動着綠色的羅裙
映托着含苞欲放的蓮花
羞澀可人
有的映日盛開
紅的、 白的、 粉的……
演奏着優美高雅的芭蕾舞曲
好一派水芙蓉的景象
河塘淼淼
情幽融融
為了構築紅塵秀靚別致的世界
將芳心化作智慧閃爍的不朽篇章
你是情雅才高的非凡女子
舞動一襲婀娜曼妙的蓮影
你是魅力不可阻擋的無上花神
四射無限紫光的菩薩化身
滾滾紅塵未能遮掩你那美麗的光華
時光的流逝而愈顯出你非凡的魅力
你那與生俱來的幽幽情懷
典雅、聖潔、慈悲、善良……
是寬容大度、仁者無敵的象徵
散發出陽剛正氣的光芒
閃耀在人間、廳堂
一塵不染的秉性
象徵着潔淨與和諧
總是給人類以瑞氣祥光
「春暖」人間
普度眾生
慈善拍賣
2010年6月26日,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眾基金」發起人之一、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魯健帶領「眾基金」團隊,帶着由著名主持人、文化名人捐獻的拍品,亮相「眾基金」&華中科大EMBA內蒙班慈善晚宴。晚宴現場競價激烈,不足一小時的時間裡,總計拍出10件拍品,共為「眾基金」籌集善款57.4萬元。
在得知「眾基金」要舉行慈善晚宴的消息後,著名主持人、「眾基金」的榮譽理事朱軍特地創作了一幅國畫《極目遠眺》,並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進行了精美的裝裱;著名主持人趙忠祥也特意為此次拍賣活動創作了一幅《奮進》;央視主持人葉迎春捐出景德鎮古法燒制青花瓷碗1件;著名室內設計師王珂捐出「佛落格凳」一件;作為齊白石畫派第四代傳承人的畫家白丁一次性捐出了三幅個人作品《遠瞻山河》、《明月千里共嬋娟》、《水中望月思團圓》。
參與愛的分貝
由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主辦的「愛的分貝」聾兒救助項目周年紀念活動於2013年3月22日在京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民建中央副主席張少琴出席活動並致辭,全國人大代表、民建中央社會服務部部長包瑞玲,全國政協委員、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李曉林、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陶鳴,魯健、陳捷、夢桐、郎永淳、李梓萌、陳偉鴻、姚雪松、歐陽智薇、柴璐、章艷、馬洪濤、王凱、李紅、李莉、月亮姐姐、毛毛蟲、白樺、孟盛楠、春妮、向真等知名主持人,以及近300位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參加周年紀念活動。在紀念活動的慈善拍賣環節,共籌集善款196.25萬元,這些善款將用於「愛的分貝」開展的聾兒救助工作。
「愛的分貝」周年紀念活動,吸引了政界、文藝界、商界等眾多名人的參與。齊派傳人、青年畫家白丁先生捐贈的國畫作品,為」愛的分貝」募集8.7萬元善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