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白冠长尾雉

白冠长尾雉
白冠长尾雉原图链接

中文学名: 白冠长尾雉
拉丁学名: Syrmaticus reevesii
别 称: 翟鸟、地鸡、长尾鸡、山雉
界: 动物界
纲: 鸟纲
目: 鸡形目
科: 雉科
属: 长尾雉属
种: 白冠长尾雉
亚 种: 无亚种
英文俗名: Reeves's Pheasant
保护级别: 易危(VU) IUCN标准

白冠长尾雉(学名:Syrmaticus reevesii)属于鸡形目,雉科,是一种森林益鸟,喜在常绿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乔木林中栖息、隐蔽和觅食,取食鳞翅目的幼虫、虫卵,对抑制森林虫害,维护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优雅的体形、艳丽独特的羽色,极具观赏价值。长尾雉尾羽称为“雉翎”。白冠长尾雉是中国的特产珍禽,分布在中国中部及北部山地地区,是中国二级保护动物。[1]

目录

外形特征

雄鸟头顶、颏、喉和颈白色,眼下有大形白斑;额、眼先、眼区、颊、耳区及后头等均黑色,形成一圈围着头顶的环带;白色颈部之后有一不完整的黑领;背面呈金黄色或棕黄色,各羽具黑色羽缘,使羽呈鳞片状;翅上覆羽白色,具宽阔的栗色羽端,其间夹有黑色狭缘;三级和次级飞羽黑色,具白色和棕色横斑及斑点,并具宽阔的棕黄色端斑,其外更缀有黑色和栗色细缘;次级飞羽外翈仅有白点,并沾栗色,棕黄色羽端亦仅限于外翈。初级飞羽暗褐色,外翈具乳黄色横斑,内翈横斑浅棕栗色,尾上覆羽白色而缀有黑褐色,并具黑色和栗色并列横斑。尾羽20枚,中央2对最长,呈银白色,并具黑色和栗色并开横斑,羽干灰褐色而羽缘棕褐色,往外的3对尾羽依次变短,但羽色相似,仅棕褐色羽缘增宽,且仅限于外翈;更往外侧的尾羽更短,且几全为棕褐色,仅在内翈上具暗褐色横斑。胸上部与背相似,其余胸羽白色,具黑色同心斑和深栗色羽缘,由于羽毛彼此重叠,胸外表呈深栗色,仅微露白色和黑斑。两胁和胸相似。胸最下部具较宽的棕黄色羽端,并在端缘沾有栗色;腹中部黑色,尾下覆羽黑褐色。

雌鸟头顶及后颈大部暗栗褐色,各羽中央黑色。额、眉、头侧、颏、喉,以及围绕颈部的一圈淡棕黄色。眼前后各有一小簇短羽,以及耳羽黑褐色;颊部有一黑褐色颊斑与黑褐色耳羽相连;上背上部黑色,具大形矢状白斑和浅栗褐色端斑;上背下部和两肩亦为黑色,但具狭长的棕黄色羽干纹和灰褐色羽端,并密被有黑色虫蠹状斑。其余上体灰褐色,具黑色羽干纹和黑色与棕色虫蠹状斑;翅上覆羽灰褐色,具浅棕色羽干纹和灰白色端斑,并杂有黑色斑纹;飞羽黑褐色,具栗褐色横斑,初级飞羽外翈横斑栗白色。中央一对尾羽灰色,微具黄褐色横斑和斑点,羽端白色;再往外侧3对尾羽横斑由黄褐色转为黑褐色,再转为栗白相杂状。其余外侧尾羽逐渐转为栗色和具白色羽端。胸浅栗色,羽端灰褐色,具棕白色矢状斑;两胁相似,具棕白色羽干纹和羽端;腹淡皮黄色或棕白色;尾下覆羽棕黄色,微具浅栗色横斑和细纹。 虹膜浅褐色,嘴峰绿角色,眼周裸出部红色,并满布以黑色小羽;脚灰褐色或角褐色,距长曲而尖。

大小量度:体重♂1425-1736g,♀700-1000g;体长♂1408-1967mm,♀558-695mm;嘴峰♂32-37mm,♀29-32mm;翅♂262-272mm,♀217-238mm;尾♂1013-1660mm,♀ 250-403mm;跗跖♂73-83mm,♀66mm。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在海拔400-1500m的山地森林中,尤为喜欢地形复杂、地势起伏不平、多沟谷悬崖、峭壁陡坡和林木茂密的山地阔叶林或混交林。有时可上到海拔2000-2600m的高度。

生活习性

食性
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幼芽、嫩叶、花、块茎、块根和农作物幼苗和谷粒为食,特别对农作物较为喜欢,常常于一早一晚飞到农田地边偷吃农作物,其中包括黄豆种子、黄豆芽叶、豌豆、玉米、油菜、小麦种子、麦苗、水稻等。野生植物主要有橡子、山茶种子、杜鹃、木姜子、麦冬、爬山豆、鱼腥草、马尾松种子、悬钩子、荚蒾、燕麦、袍栎、蕨、漆树、惠兰、薯蓣、胡颓子、胡枝子、茅栗、苔草、半夏、毛莨、柏树、麻栎等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叶、花、果实、块根和种子。此外也吃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蜗牛、蚱蜢、螽斯等动物性食物。
习性
通常成群活动在森林茂密而林下较为空旷的林中沟谷和空地,活动多在上午和下午,中午休息。性机警,听觉和视觉亦甚敏锐,稍有动静,即刻逃离。善奔跑,亦善飞翔。飞翔能力强而持久,飞行速度亦甚快,特别是从高处向下滑翔时极为迅速,亦能直接向上飞行较长距离。在快速飞行时能利用长尾控制飞行方向和急行降落,因此,在林中穿行自如灵活。

分布范围

白冠长尾雉为中国特有鸟种,分布在中国中部和北部的河南、河北、陕西、山西、湖北、湖南、贵州、安徽等省份,河南省信阳市的董寨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就是以本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 分布于中国河北北部和西部,山西,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和东部,湖南西部,贵州北部,南部和西部,四川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甘肃东南隅康县,云南东北隅的昭通,安徽西南部,河南西南部以及江苏东北隅的东海县。是中国特产鸟类。

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南部新县境内,地处大别山北麓鄂豫两省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径114°45′——114°55′,北纬31°31′——31°40′,总面积10580公顷,是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冠长尾雉及其栖息地和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繁殖方式

繁殖期3-6月。3月中旬群即开始分散,雄鸟开始占区。此期间雌鸟常在清晨和傍晚通过两翅小幅度地快速振动而发出‘扑扑扑’短促而急速的声响来招引雌雉。通常一雄一雌制,偶尔亦见一雄配2-3只雌鸟。雄鸟求偶时,一侧翅膀微伸下垂,颈羽蓬松,不断点头啄地,嘴里发出‘咕、咕、咕’的低声鸣叫。领域性较强,求偶期间如有别的雄雉进入领域,常常发生激烈的殴斗。通常营巢于林下或林缘灌木丛和草丛中地上,也在树脚下或灌木下营巢,甚为隐蔽简陋,通常为地上一浅窝,内垫以枯草、松针、树叶和羽毛,也有无任何内垫物的。巢的大小为19-27cm×17-27cm,深5-10cm。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6-10枚,通常为8-10枚,亦有多至12枚的。卵为油灰色,橄榄褐色、橄榄乳酪色、淡青灰色、青黄色、油青灰色和皮黄色等多种类型,微缀有稀疏的淡蓝色或灰褐色斑或无斑。卵的大小据26枚卵的测量,平均为30.2 (28.0-34.5)g,47.4 (45.0-50.2)mm×36.0 (34.0-41.5)mm (许维枢,吴至康 1993),较北京动物园10枚卵的平均量度28.4 (26-32)g,34.9 (33.5-36.5)mm×44.7 (42-49.5)mm为大 (郑作新等 1976)。卵产齐后开始孵卵,由雌鸟承担。雌鸟甚为恋巢,特别是后期,当人至巢前亦不飞,驱赶时甚至作出恐吓和与人搏斗的姿势。被迫离巢后亦常滞留在巢前不肯远去,并不断跳起向人攻击。孵卵期24-25天。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种群现状

种群概况
据陈服官等1983-1986年5月在陕西秦岭的调查,1983年种群密度为6.09只/平方公里,1984年为2.13只,1985年为1.53只,种群密度急剧下降。造成白冠长尾难种群急剧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森林砍伐,毁林开荒、白冠长尾难失去了生存的环境,如贵州遵义沙湾木村台,1975年调查时,森林茂密,植被很好,在3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白冠长尾难约50只;1983年再度调查时,由于大部分地方已被垦为农田,山头裸露,结果仅见白冠长尾难3只。另一方面则是狩猎,特别是毒杀白冠长尾雉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相当普遍,也直接影响了白冠长尾雉的种群数量。 2011年的非官方调查结果更为惨淡,在被调查的5个县中最乐观估计总数也不足30只,并且非法捕捉仍然猖獗。如果保护状况没有改善,将很快灭绝。
濒危因素
1.过度捕猎:主要是猎杀。在安徽霍山县,猎人在繁殖季节利用驯养的雌鸟作“媒子”诱捕野生雄鸟出售,浙江温州标本厂在安徽霍山县漫水河收购雄鸟1974年为336只、1975年360只、1976年287只。
2.栖息地破坏:中国中部山区森林不断遭到砍伐致使栖息地减少和退化。主要是毁林开荒或伐木。遵义沙湾的木材台,1975年调查时,当地植被茂密,生境较好,在3平方公里范围内有50只左右,后来许多东方垦殖为农田,山头裸露,1983年5月再调查时,幸存仅有3只。
3.因为贸易被捕猎:其尾羽在某些地方戏中仍然使用。 白冠长尾雉是受人喜爱的鸟类,早已成为动物园中观赏的对象。
4.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VU)。
已被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 (ICBP)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Ⅱ级。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

秦岭特有鸡类,红冠长尾雉,尾巴接近2米长,比野鸡的尾巴长一半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