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白劇

中文名稱;白劇

批准時間;2008年6月14日

非遺級別;國家級

非遺類別;傳統戲劇

申報地區;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非遺編號;Ⅳ-137

白劇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白劇歷史悠久,系由明代洪武年間從內地傳入大理地區的吹吹腔戲和大本曲劇合流而形成。由於歷史原因,民國初年吹吹腔戲走向衰微,退居邊遠山鄉。1962年,白族古老的戲劇樣式正式定名為"白劇"。 白劇唱詞形式基本上用白族詩歌常用的"山花體"用白語和漢語演唱,唱腔曲調有三十多種,表演節奏鮮明,規律嚴謹,比較古樸,有嚴格而固定的程式。[1]

2008年6月14日,白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137。

目錄

歷史淵源

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軍進占大理,白族地區劃入雲南行省。明朝留駐軍隊實行屯田,同時從內地遷移大批漢民來此屯墾。如此一來,漢族戲曲隨着大量的軍屯和民屯移民而傳入白族地區。乾清年間(1736-1795)開始流行,光緒年間最為盛行。在吹吹腔和大本曲相繼出現之後,白劇孕育而生。白劇除了有白族的藝術特徵外,更多的是接受了漢族古典戲曲的影響,由於吹吹腔源起漢族的戈陽腔,且較多的保留了戈陽腔的特徵,所以白劇與戈陽腔尤為接近。白劇本身就是漢族戲曲傳入當地後,與白族民間藝術相結合演變而成的。

1949年後,以吹吹腔為基礎,吸收白族說唱藝術大本曲的曲調,加以發展而成為現在的白劇。流行於雲南西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所屬雲龍、洱源、鶴慶、劍川、鄧川、大理等白族聚居地區。每逢節日喜慶、迎神賽會和趕三月街等,都要演唱白劇。

1962年,大理白族自治州在原大理市吹吹腔劇團的基礎上抽調大理州歌舞團部分演員、演奏員組建成自治州白劇團,這是白劇歷史上第一個專業劇團。建團30年來,州白劇團在整理改編傳統戲、新編歷史劇、創作移植演出現代戲方面做出了顯著成績。上演了劇(曲)目128個,近100台。特別在創作劇目上成果豐碩,有近20個劇目參加中央、省戲劇會演並獲獎。

1980年由楊明、陳興、張繼成創作,由州白劇團上演的白族神話傳說故事劇目《望夫雲》,代表了一代新白劇的表演風格及藝術特色。

文化特徵

音樂

白劇音樂包括唱腔音樂和伴奏曲譜兩大部分。唱腔音樂由吹吹腔和大本曲兩大類組成,同時還吸收改編了部分民間樂曲;伴奏音樂包括傳統吹吹腔的嗩吶曲牌、打擊樂和大本曲的三弦曲牌,亦吸收了部分民間吹打樂和歌舞樂。有的唱腔按行當分為小生、小旦、搖旦、鬚生腔;有的按人物身份和動作分為英雄腔、哭腔、苦腔;有的按節拍、唱法分為平板、高腔、一字腔、流水板等。另外還有《風絞雪》《課課子》和白族民歌曲調《麻雀調》《泥鰍調》《朝山調》等。

演唱格式

唱詞多採用白族"山花體"格式,即"三七一五"或"七七一五",人稱"七句半"。用白語或漢語演唱,道白用"漢語白音"。角色按生、旦、淨、醜行當扮演各種人物。

演唱時,一人主唱,一人伴奏,音樂隨唱詞變化。由於方言的差異,大本曲唱腔分為南腔和北腔兩大藝術流派。南腔以藝人楊漢彈唱的作品為代表,北腔以藝人黑明星彈唱的為代表。南腔分為三腔、九板、十八調;北腔分為三腔、九板、十三凋。南腔委婉、抒情,北腔質樸、粗獷。

表演規律嚴謹,節奏鮮明,不僅舞蹈性很強,而且還有一些表現力強的武功。白劇只用紅、黑、白、藍、紫5色的獨特臉譜,以區分不同的人物性格。伴奏樂隊除保留嗩吶和三弦兩種傳統樂器外,現已發展為以民族樂器為主的中西混合樂隊。

表演風格

表演規律嚴謹,節奏鮮明,不僅舞蹈性很強,而且還有一些表現力強的武功。白劇只用紅、黑、白、藍、紫5色的獨特臉譜,以區分不同的人物性格。伴奏樂隊除保留嗩吶和三弦兩種傳統樂器外,現已發展為以民族樂器為主的中西混合樂隊。

角色

行當分:正生、鬚生、英雄生、花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苦旦、武旦、搖旦;黑淨、紅臉、大花臉,二花臉;大醜(袍帶)、中丑(方巾)、小丑(旗鑼傘報)。

代表劇目

目前收集到大約400多個;其中傳統劇目300多個,新中國成立後新創、整理、改編的劇目130餘個。內容主要有袍帶戲、生活劇、民間傳說故事劇、新編歷史劇和現代戲5類。

白劇的傳統劇目有反映白族人民鬥爭生活的故事戲,如《血汗衫》《牟伽陀開闢鶴陽》《火燒松明樓》等,有生活小戲,如《瞎子洗澡》《張浪子薅豆》《劉成五搬板凳》《石山告狀》等。此外尚有與滇劇等其他劇種題材相同的《三國》《說唐》《楊家將》等歷史故事戲。新編劇目有《紅色三弦》《蒼山紅梅》《望夫雲》等。 解放後,文藝工作者對吹吹腔的傳統劇目進行了發掘整理,並上演了傳統的吹吹腔劇目《崔文瑞砍柴》《火燒磨房》《竇儀下科》《柳蔭記》《竹林揀子》《訪白袍》等。

保護措施

傳承價值

白劇是中國少數民族戲劇中具有典型地域文化藝術特徵的優秀劇種,是白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傳承現狀

現代文明的強烈衝擊,導致適宜白劇劇傳承和發展的文化生態環境不斷消失,農業文明時代的民間文化逐漸被工業文明時代的大眾文化所取代,即使在偏遠的少數民族村寨,白劇生存的生態語境已發生劇變,劇種傳承鏈條已經斷裂,充斥着大量大眾傳媒時代的內容。

傳承人物

趙彭雲,男,1950年出生。入選為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申報。項目名稱:白劇。

保護措施

2014年-2016年兩年時間裡,大理白族自治州累計安排520萬元資金,着力加大對白劇經典劇目恢復、史料搶救與保存、藝術理論研究、觀摩學習、體驗生活及傳承、優秀劇目展演等工作的資金扶持,鼓勵和支持青年白劇工作者拜師學藝,老白劇藝術家帶徒授藝,加大白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培養工作。[2]

2014年雲南州委、政府已經同意將白劇團辦公及業務用房納入即將啟動的"大理州群眾文化活動中心"項目建設;"蝴蝶之夢"劇場將給州民族文化工作團(即白劇團)使用;在白族文化傳習所增設白劇研究室、白劇創作室和傳承展演室;將大理市少藝校和下關第四小學設為"白劇傳承基地"。[3]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7年11月7日至23日,歷時17天的由省文化廳主辦、昆明劇院有限責任公司承辦,在昆明玉溪曲靖舉行的"喜慶十九大·築夢彩雲南--雲南省第十四屆新劇目展演",白劇在展演節目之列。

2013年12月4日,大理白族自治州白劇團在全國地方戲演出中心中國評劇大劇院上演了大型原創白劇《數西調》。[4]

榮譽表彰

白劇《阿蓋公主》推出之後,先後獲得雲南省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劇目展演綜合一等獎,表演一等獎,音樂一等獎,劇目創作銀獎等9個獎,第三屆中國藝術節演出一等獎,全國"天下第一團"優秀劇目展演一等獎,"文華"單項獎。劇本獲雲南省政府獎銀獎。1996年選入中央電視台"戲曲精品庫"。

相關視頻

白劇《數西調》

白劇《望夫雲 對歌定情》唱在崑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