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的鑑別方法
【鑑定中藥材名】
白及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叢中、疏林下及山谷陰濕處。分布於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雲南、貴州、四川等省區。
【藥材來源鑑定】
本品為蘭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的乾燥塊莖。李時珍釋其名曰:「其根白色,連及而生,故名白及。」
【藥材歷史考證】
白及的始載本草為《神農本草經》,又名連及草。《吳普本草》云:「莖葉如生薑、藜蘆。十月花,直上,紫赤,根白,連。」《本草經集注》云:「葉似杜若,根形似菱米,節間有毛,方用亦稀,可以作糊。」《蜀本草》引《新修本草圖經》云:「葉似初生櫚及藜蘆。莖端生一台,四月開生紫花。七月實熟,黃黑色。冬凋。根似菱,三角,白色,角頭生芽。」《本草綱目》曰:「一科止抽一莖,開花長寸許,紅紫色,中心如舌,其根如菱米,有臍,如鳧茈之臍,又如扁扁螺旋紋,性難干。」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與本品相符。
【植物形態鑑定】
多年生草本,高15~70cm。塊莖三角狀扁球形或不規則菱形,黃白色,肥厚肉質,富黏性,常數個相連,有鬚根。葉3~5片,無柄;葉片寬披針形,長8~30cm,寬1.5~6cm,先端漸尖,基部下延成鞘,抱莖,全緣。總狀花序頂生,有花3~8朵,疏生,花序軸長4~12cm;苞片披針形,長15~25mm,早落;
花紫色或淡紅色;花被6片,外輪3片同形;唇瓣倒卵形,長23~28mm,白色帶淡紅色,具紫脈,上部3裂,中裂片邊緣有波狀齒,先端內凹,中央具5條褶片,側裂片直立,合抱蕊柱,稍伸向中裂片,但不及其一半;雌蕊與雄蕊結成合蕊柱,兩側有窄翅,柱頭頂端着生1雄蕊,花粉塊4對,扁而長;子房下位,圓柱形,扭曲。蒴果圓柱形,長約3.5cm,直徑1cm,兩端稍尖,有6縱肋。花期4~6月,果期7~9月。
【藥材性狀鑑定】
本品呈不規則扁圓形,多有2~3個爪狀分枝,長1.5~5cm。厚0.5~1.5cm。表面灰白色或黃白色,有數圈同心環節和棕色點狀鬚根痕,上面有突起的莖痕,下面有連接另一塊莖的痕跡。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類白色,角質樣。氣微,味苦,嚼之有黏性。[1]
【藥材顯微鑑定】
本品粉末淡黃白色。表皮細胞表面觀垂周壁波狀彎曲,略增厚,木化,孔溝明顯。草酸鈣針晶束存在於大的類圓形黏液細胞中,或隨處散在,針晶長18~88μm。纖維成束,直徑11~30μm,壁木化,具人字形或橢圓形紋孔。梯紋、具緣紋孔及螺紋導管直徑10~32μm。糊化澱粉粒團塊無色。
【藥材理化鑑定】
【採集加工】
夏、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置沸水中煮或蒸至無白心,曬至半干,除去外皮,曬乾。
【飲片炮製】
洗淨,潤透,切薄片,曬乾。
【性能功用】
苦、甘、澀,微寒。歸肺經、肝經、胃經。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用於咳血吐血,外傷出血,瘡瘍腫毒,皮膚皸裂;肺結核咳血,潰瘍病出血。內服:6~15g,水煎服。研粉吞服3~6g。外用:適量。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6~15g,研粉吞服3~6g;外用適量。
【附註】
置通風乾燥處貯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