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角馬
白尾角馬(學名:Connochaetes gnou):是哺乳綱、牛科、角馬屬的一種。體重110-57千克,雄性肩高111-121厘米,體長可達2米,雌性稍小。它們的皮毛顏色從深棕色到黑色,雄性比雌性暗。夏季,兩性的皮毛顏色都變得較淺,冬季則變得蓬鬆。雌雄皆有角。成對的角向下、向前、然後向上彎曲,像鈎子一樣,長達78厘米,雌性略細、略短。角的底部被加寬和壓平,形成一個保護罩。
該物種是選擇性的短草食性動物,棲息於中、高部高原草原和開闊平原草地及卡魯灌木叢中。吃葉狀灌木和灌木的葉子。它們生活在一些乾旱的地區,可以經常不喝水也能生存。雨季3-5月期間,雨水充足,廣闊的草原上散布着一匹匹白尾角馬。但到了7-9月的旱季,為了尋找新鮮的草料,白尾角馬不得不離開這裡,它們聚集起來,數量多達1萬頭,成群結隊地去尋找食物;每天要走48千米!
分布在非洲南部的萊索托、斯威士蘭、南非和納米比亞,其他地區也有部分引進。[1]
目錄
形態特徵
白尾角馬體重110-57千克,雄性肩高111-121厘米,體長可達2米,雌性稍小。它們的皮毛顏色從深棕色到黑色,雄性比雌性暗。夏季,兩性的皮毛顏色都變得較淺,冬季則變得蓬鬆。和斑紋角馬一樣,白尾角馬也有濃密的鬍鬚和鬃毛。然而,白尾角馬的鬃毛從脖子上豎起,而不是像斑紋角馬的鬃毛那樣垂在脖子上。這些鬃毛是奶油色到白色,並且黑色的尖端。鬍鬚黑色,只沿着下顎伸展,而不延着脖子的長度。此外,白尾角馬前腿之間有一片長而黑的毛髮,覆蓋在胸部,鼻樑上還有一片毛茸茸的黑色毛髮。成對的角向下、向前、然後向上彎曲,像鈎子一樣,長達78厘米,雌性略細、略短。角的底部被加寬和壓平,形成一個保護罩。
與斑紋角馬不同的是,斑紋角馬的犄角是伸展向前的,而不是側向的。在眼眶前、毛叢下和前腳有嗅腺。齒序:0/3、0/1、3/2、3/3。
棲息環境
該物種是選擇性的短草放牧者,棲息於南非和萊索托的開闊平原草地和卡魯灌木叢中,高、中部高原草原的特徵是平坦至連綿起伏的平原以及海拔高度在1,350-2,150米的山區。
最初,白尾角馬在乾燥的冬季棲息於高寒溫帶草原上,而在雨天則分布在南非洲的乾燥台地高原。 但是,由於19世紀的皮革狩獵,它們生活在南部非洲受保護的狩獵場中。
白尾角馬生活在草原上,與斑紋角馬的棲息地相似,自由分布。 然而,白尾角馬皮毛較厚,顏色較深,能夠比棲息於奧蘭治河更南,越過無樹大草原的邊緣,進入寒冷的氣候帶。它們很少尋找陰涼處,幾乎不需要冬季庇護。
生活習性
白尾角馬和斑紋角馬一樣,野生物種也是成群遷徙的。它們與捕食者相互作用,然而它們似乎比野生的同類更具攻擊性,在圈養期間攻擊殺死過飼養員。最大的族群數量330頭,在南非奧蘭治自由邦省的「威廉·比勒陀利烏斯自然保護區」(Willem Pretorius Game Reserve)。牧群規模隨着食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雌性牧群在14-32頭之間,並保持着社會優勢等級。與斑紋角馬不同的是,白尾角馬不會因為角的突出而互相梳理或者用額頭摩擦其他角馬的臀部。然而,它們偶爾會在同伴的脖子上擦臉頰。
白尾角馬幼仔和它們的母親呆在一起直到下一隻小角馬出生。這些一歲的白尾角馬被成年的雄性趕出原來的族群。在這一過程中,小角馬常常與母親分離,這可能是造成圈養小角馬死亡的主要原因。年幼的一代形成了安靜的單身漢群體,在旱季後期,雌性群體可以容忍這種群體。
雄性白尾角馬大多數是通過在打鬥中的頭部碰撞和抵壓行為來決定優勢地位,但是雌性則主要通過點頭和搖頭來保持自己的位置。大多數白尾角馬在相互作用時,白色的尾巴會鞭打或揮舞,發信號通知從主導和屈服的所有同類,並且可能充當聽覺信號,因為可以在半公里以外的地方聽到。
白尾角馬吃葉狀灌木和灌木的葉子。它們生活在一些乾旱的地區,可以經常不喝水也能生存。
繁殖方式
交配發生在集體遷徙的途中。每當大角馬群停下來,雄性便會把雌性趕到一起,頭抬得高高的,繞着它們奔跑,並且與其他競爭的雄性爭鬥。這樣的群體只能持續幾天。當大群體再次開始前進時,它們就解散了。幼仔會在食物充足的雨季降生。
像大多數哺乳動物一樣,雌性白尾角馬在子宮內滋養幼仔,妊娠期持續8-8.5個月,每胎只產1仔。11-12月是產犢高峰,半數取決於降雨的時間和地點。像斑紋角馬一樣,所有幼仔的80-90%在三周的高峰期出生,隨後下降。小白尾角馬能夠在出生後的幾個小時內站立和奔跑,並且在一個月內至少有一部分時間可以奔走飼喂,4個月後斷奶。雄性不照顧自己的後代,幼仔與母親待在一起,直到下一個小白尾角馬出生。雌性在1.5-2.5歲之間成熟,雄性直到3歲才成熟。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無危(LC)。
種群現狀
在全球範圍內,2008年的估計是總物種數量超過18,000隻(納米比亞的自然範圍超過11,000隻,納米比亞的農業區超過7,000隻,該範圍不在自然評估範圍之內),其中約80%在私人農場和保護區內受到保護,保護區的保護占20%。兩個自由州保護區的白尾角馬亞群性別和比率數據在兩年內顯示平均成熟亞群為66%和68%。在評估區域內,在自由州、豪登省、北開普省、東開普省、姆普馬蘭加省和KZN省的正式和私人保護區中,估計有16,260隻(2012年至2015年進行的計數)。這樣得出的總成熟數量規模為9,765-11,382(使用60-70%的成熟人口結構)。此外,2013-2014,全球至少有18,072隻個體在野生動植物牧場上生活。由於並非所有私營部門數據都可用,因此這個總量可能被低估了。
總體而言,物種數量規模正在增加,尤其是在私人土地上。自由州省的省級自然保護區中的12個子種群均以年均29%的速度增長,2014年總數為2568個(2004年為2404隻個體)。同樣,在金門高地國家公園裡,亞種群迅速增加(1994年至2016年間從167隻增加到3267隻)(2016年)。在東開普省,來自省級保護區的最新數據顯示出正增長:從2003年到2013年,特索瓦納和奧維斯頓自然保護區都顯示了7-9%的增長。唯一負增長的保護區是翁格盧克斯內克自然保護區(Ongeluksnek Nature Reserve),在2010年重新引入22個創始種群之後,下降了,這一比例為24%。在夸祖魯——納塔爾省自然保護區、切姆斯福德、科爾福德、因佩德勒、米德瑪、恩采凱尼和瓦根德里夫特自然保護區(In KZN, the subpopulations in Chelmsford, Coleford, Impendle, Midmar, Ntsikeni and Wagendrift Nature Reserves)的亞群都在增加或穩定。該物種的世代長度經計算為7.8年(Pacifici等人,2013),產生了24年的三代時期(1992-2015)。總體而言,使用16個獲得長期數據的正式保護區樣本,在三代(1992年至2015年)中,估計人口增長213%(2,567至8,063隻個體)。
視頻
白尾角馬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面對安全和屢見的危險, 為了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生息而選擇後者,搜狐,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