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白梢蝴蝶魚,又稱復活節島蝴蝶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蝴蝶魚科的其中一種。被IUCN列為次級保育類動物。本魚分布於東南太平洋上的復活節島,為當地的特有種的。當地是亞熱帶氣 候,非常適宜此魚種的生存。

目錄

簡介

白梢蝴蝶魚Chaetodon litus僅在復活節島周邊海域發現,棲息於火山岩和珊瑚礁之間藻類覆蓋的區域,以蠕蟲、甲殼類、藤壺和其他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主要活動深度20米,幼魚有時啃食其他魚類的屍體。[1]

體寬闊側扁,黑色,背鰭和臀鰭邊緣白色。鱗片邊緣黑色或灰色,內部色淺,使身體呈現出灰白色的斑點紋樣。背鰭硬棘13枚,軟條23-25枚;胸鰭軟條14-15枚;臀鰭硬棘3枚,軟條19-20枚。側線鱗片39-46枚。

因其有限的分布和單調的外觀幾乎不出現在水族貿易中,也沒有相關的圈養記錄,因其適溫較一般魚類低,且食性尚不明確,可推測其難以長時間飼養。

分布

深度1 - 25米, 褐色, 背鰭、臀鰭和尾鰭邊緣具白色,棲息在藻類覆蓋的岩礁區域, 成魚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幼魚以其他魚類身上的寄生蟲為食.分布在復活島本魚分布於東南太平洋上的復活節島,為當地的特有種。

亞熱帶

瀕危狀態 瀕危報告:(VU) (D2), 01-Aug-1996

特徵

本魚體為方圓形,吻尖,全身為褐色,為顏色最污濁的種類。背鰭、臀鰭和尾鰭邊緣具白色,體型小,體長可達15厘米。背鰭硬棘13枚、軟條23~25枚;臀鰭硬棘3枚、軟條19~20枚。

成魚體高而呈卵圓形,頭部上方輪廓平直,鼻區處稍內凹吻尖,但不延長為管狀,前鼻孔具鼻瓣前鰓蓋緣具細鋸齒,鰓蓋膜與峽部相連。兩頜齒細尖密列。體被中型鱗片,但體後側鱗較小;側線向上陡升至背鰭第9-10棘下方而下降至背鰭基底末緣下方。背鰭單一。體一致棕褐色,體側每一鱗片具灰白色斑,構成網格圖案。各鰭與體色一致,胸鰭和尾鰭色略淡至透明,背鰭和臀鰭具藍白色緣。

生態

本魚棲息於海藻覆蓋的岩礁。肉食性,稚魚以其他魚類身上的寄生蟲為食,成魚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經濟利用

供觀賞用。

飼養信息

建議水族箱尺寸:550升

飼養難度:難

珊瑚兼容性:小心

鹽度:1.020-1.026

溫度:18-22℃

性情:溫和

食物:肉食,以各種小型無脊椎動物為主

最大體長:15厘米

生活水深:1-25米

IUCN評級:LC 低危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