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白燕
圖片來自搜狐網

白燕是一首七言律詩。此詩首聯用劉禹錫詩句觸題,總贊一筆,並就其所沉積的歷史文化背景,深化豐富了內涵;頷、頸兩聯着重寫燕體之白,以柳絮、梨花等潔白的景色,造成典型意境,襯托白燕;尾聯轉過筆勢,忽作充分擬人化的奇想,希望白燕潔身自重,尤見詩人殷殷之情。

目錄

原文

袁凱〔明代〕

故國飄零事已非,舊時王謝見應稀。

月明漢水初無影,雪滿梁園尚未歸。

柳絮池塘香入夢,梨花庭院冷侵衣。

趙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陽殿裡飛。

譯文

在故國飄泊流落,江山依舊,人物已非,往時王謝堂前也少見這樣的白燕。

明亮的月光照着漢水辨不出它的身影,大雪紛飛還沒飛回梁王的兔園。

在柳絮飛舞的池塘邊進入香甜的夢鄉,冷意侵人的時候梨花已開滿庭院。

趙家姐妹生性喜歡嫉妒,切記不要往昭陽殿中飛舞翩躚。

創作背景

  此詩為袁凱早年的作品,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袁凱尚未出仕時,一天與友人去拜會當時的詩壇領袖楊維楨,見茶几上有元人時太初的一首《白燕》詩,袁凱讀後說:「此詩寫白燕尚未盡體物之妙。」楊維楨不以為然。袁凱回家後,連夜步其韻亦作《白燕》詩。

賞析

  此詩首聯用劉禹錫詩句觸題,總贊一筆,並就其所沉積的歷史文化背景,深化豐富了內涵;中間頷、頸兩聯着重寫燕體之白,以柳絮、梨花等潔白的景色,造成典型意境,襯托白燕;尾聯轉過筆勢,忽作充分擬人化的奇想,希望白燕潔身自重,尤見詩人殷殷之情。全詩寫形傳神而形神兼具,用典自然而貼切,且語言秀麗流暢,構思巧妙,確為詠物之佳作。

  首聯作者已開始就用了一個有名的「燕」的典故。「故國飄零事已非,舊時玉謝見應稀」,化用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意,說江山如故,人物已非。借王謝舊事點明所詠為燕,再用「見應稀」三字進一步點出「白燕」這個題目。

  接着,詩人展開想象,極寫白燕之白。「明月漢水初無影,雪滿梁園尚未歸。」詩人用漢代梁孝王與文士梁園賦雪故事,但不是寫雪,而是以雪比燕之白,故云「未歸」。

  人們寫燕子,總離不了寫它「度簾幕中間」還相雕梁藻井」,袁凱避開了這類俗套,別出心裁地專為白燕設計了活動的新天地「柳絮池塘香入夢,梨花院落冷侵衣。」詩人人以柳絮、梨花等潔白的景色,造成典型意境,襯托白燕,喚起人們的聯想,字面上無一「燕」字,而白燕自然從景中浮現。「柳絮池塘」「梨花庭院」二句,化用晏殊《寓意》:「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詩句,展現在人們面前的似乎是兩幅畫屏,令人感覺到畫面一角有玉剪飛舞的燕影。

  最後尾聯作者用空靈蘊藉的筆法,為白燕傳神寫照寫出了白燕特有的精神氣質,詩人把白燕想象成無比的純潔、靈巧美麗,在他的筆下,像是冰清玉潔的姑射仙子的化身了。所以詩人於詩的末尾傾注了無限珍愛、憐惜的感情,叮嚀白燕:「趙家姐妹多相妒,莫向昭陽殿裡飛。」最後用趙飛燕這位漢宮美人的名字,關合題面的「燕」字,也頗有妙趣。

  而時太初的《白燕》詩則沒有把白燕的體態風神寫足,「珠簾十二中間卷」,是燕子共有的習性,非特白燕。又如「玉剪一雙高下飛」,以「玉剪」比喻白燕也太實了,而沒有傳白燕之神。袁凱就聰明了,全篇都緊扣白燕來寫,馳騁想象,避實就虛用類似國畫家寫意的手法,構造意境來烘托白燕特有的風采,脫略形骸,傳其神韻,確要比時太初高出一籌了。

簡析

  《白燕》是一首七言律詩。此詩首聯用劉禹錫詩句觸題,總贊一筆,並就其所沉積的歷史文化背景,深化豐富了內涵;頷、頸兩聯着重寫燕體之白,以柳絮、梨花等潔白的景色,造成典型意境,襯托白燕;尾聯轉過筆勢,忽作充分擬人化的奇想,希望白燕潔身自重,尤見詩人殷殷之情。全詩寫形傳神而形神兼具,用典自然而貼切,且語言秀麗流暢、構思巧妙,為詠物之佳作。

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後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