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黃花稔
白背黃花稔 |
中文名稱:白背黃花稔 二名法:Sida rhombifolia Linn 科:錦葵科 屬:黃花棯屬 種:白背黃花稔 |
白背黃花稔,直立多枝半灌木,高達1米,全株有星狀氈毛或柔毛。葉菱形或矩圓狀披針形,基部楔形,邊緣有鋸齒;托葉刺毛狀。花腋生,中部以上有節;無小苞片;萼杯狀,5裂,裂片三角形;花黃色,花瓣倒卵形。 蒴果盤狀,分果爿8-10,頂端具2短芒。 分布於雲南、貴州、四川、湖南、廣東、廣西、台灣、福建;中南半島和印度也有。性耐旱,常見於曠野灌叢間。
目錄
信息
別稱:黃花地桃花、地膏藥、黃花母、千斤墜、枚葉草、山雞綢、吐黃旗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木蘭綱
亞綱:五椏果亞綱
目:錦葵目
族:錦葵族
分布區域:分布於福建、台灣、湖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
別名
別名:Cuban jute;千斤墜;山雞綢;菱葉黃花稔;黃花稔;坡麻;枚葉草;裂葉雪麻頭;金午時花;塘羅達;黃花母;黃花地桃花;疔瘡藥;白背黃花念;白背黃花棯;土黃芪;細迷馬樁棵;地膏藥;棒果黃花稔;素花草;硬枝黃花仔;雪米草;梅肉草;黃花猛;白花黃花稔;白背黃花菍;生扯攏;生肌草;棱葉黃花稔;啞憨悶;白背黃花捻;麻筆;菱葉拔毒散;英仔草;[1]
別名:黃花地桃花,地膏藥,黃花母,千斤墜,枚葉草,山雞綢,吐黃旗,稻苜蓿,果凍葉,古巴黃麻,昆士蘭大麻,印度大麻,印度茶,茶草,掃帚草,箭葉黃花稔。[2]
簡介
白背黃花稔,直立多枝半灌木,高達1米,全株有星狀氈毛或柔毛。葉菱形或矩圓狀披針形;托葉刺毛狀。花腋生,中部以上有節;花黃色,花瓣倒卵形。蒴果盤狀。花期秋冬季。莖皮纖維可代麻;全草入藥,有疏風解熱、散瘀拔毒之效。[3]
形態特徵
葉菱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5-45毫米,寬6-20毫米,先端渾圓至短尖,基部寬楔形,邊緣具鋸齒,上面疏被星狀柔毛至近無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狀柔毛;葉柄長3-5毫米,被星狀柔毛;托葉纖細,刺毛狀,與葉棲近等長。
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1-2厘米,密被星狀柔毛,中部以上有節;萼杯形,長4-5毫米,被星狀短綿毛,裂片5,三角形;花黃色,直徑約1厘米,花瓣倒卵形,長約8毫米,先端圓,基部狹;雄蕊柱無毛,疏被腺狀乳突,長約5毫米,花柱分枝8-10。
果半球形,直徑6-7毫米,分果爿8-10,被星狀柔毛,頂端具2短芒。花期秋冬季。
本種提示
本種與拔毒散 S. szechuensis Matsuda 很相似,但本種葉柄較短,花單生於葉腋,和雄蕊柱無毛而與後者不同。
分布範圍
產台灣、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和湖北等省區。常生于山坡灌叢間、曠野和溝谷兩岸。分布于越南、老撾、柬埔寨和印度等地區。
主要價值
中藥材白背黃花稔又稱作「拔毒散」;也有地區稱作:迷馬樁棵; 肯麻頭; 王不留行; 巴掌葉; 尼馬莊柯; 小黃藥; 小迷馬樁; 小路邊站; 小拔毒; 小尼馬莊柯; 小克麻; 媽媽多; 中藥拔毒散為錦葵科植物拔毒散的枝葉。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白背黃花稔的功效與作用: 下乳;活血;利濕;解毒。主治乳汁不下;乳癰;癰腫;小便淋澀;泄瀉;痢疾;閉經;跌打骨折。[4]
莖皮纖維可代麻;全草入藥,有疏風解熱、散瘀拔毒之效。全草入藥用,有消炎解毒、祛風除濕、止痛之功。
黃花稔,中藥名。為錦葵科植物黃花稔Sida acuta Burm. f.的葉或根。葉片在夏、秋季采,鮮用或晾乾或曬乾。根部在早春植株萌芽前挖取,洗去泥沙,切片,曬乾。生于山坡灌叢間,路旁或荒坡。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和雲南等地。原產於印度。具有清濕熱,解毒消腫,活血止痛之功效。用於濕熱瀉痢,乳癰,痔瘡,瘡瘍腫毒,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5]
注意事項
白背黃花稔含有麻黃鹼。
該植物也含苦馬豆鹼,此物質會引起神經系統疾病,並影響生育能力和體重。
白背黃花稔如大量服用還可能損傷肝臟。
禁忌和藥物相互作用太多,或可致命。
任何人使用白背黃花稔都有風險。[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