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白蒂

白蒂
國籍 中國
職業 畫家
知名作品 《回音》
《空巢》
《征途》
《未來》
《孤》

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工作室,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

德國柏林藝術家協會會員,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課題組成員,

現工作生活於北京和漢堡。[2]

目錄

個人簡介

白蒂 女 滿族

2010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工作室獲學士學位

師從謝東明 洪凌 劉小東 喻紅 劉商英 老師。

在校期間曾獲得多次優秀學生獎學金。

重要獲獎

2016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資助項目獲得者

2015年最繪畫-第二屆中國青年油畫作品展 佳作獎 中國美術館

2011年第二屆「挖掘-發現-中國油畫新人展」 二等獎 中國油畫院美術館

2009年上海青年美術大展及明圓教育獎 優秀獎 劉海粟美術館 [3]

主要展覽

2016「不止於此」白蒂作品個展 今日美術館

​2016年第五屆全國青年美術展覽 中華藝術宮

2016年可見之詩風景作品展 十笏園美術館

2015年繪畫的品格-中國寫實油畫邀請展 紅色美術館

2015年最繪畫-第二屆中國青年油畫作品展 中國美術館

2015年「時尚與經典」 德國迪克宮博物館

2015年江南如畫-中國油畫作品展 蘇州美術館

2014年「中歐論壇-漢堡峰會」主題展 德國漢堡市政廳

2014年第十二屆全國美術展覽油畫區 浙江美術館

2014年「融合」中德藝術家聯展 德國迪克宮博物館

2014年可見之詩-中國油畫風景作品展 山東濰坊

2013年繪畫的品格-2013中國油畫展 大都美術館

2012年澄懷觀道-中國油畫院課題組年度學術展 中國油畫院美術館

2012年時代風采-2012中國百家金陵畫展 江蘇省美術館

2012年2012第二屆造型藝術新人展 中國美術館

2012年最繪畫--中國青年油畫作品展 中國美術館

2012年可見之詩--第二屆中國油畫寫生作品展 中國美術館

2011年藝術家眼中的中國--中國油畫藝術展 關山月美術館

2011年十年--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基礎部教學研究展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2011年art:gwangju:11 韓國光州美術館

2008年第三屆中國美術院校師生油畫作品展 深圳美術館

2008年第二屆時代精神全國肖像油畫作品展 凱晟美術館

2007年首屆中國油畫寫生作品匯展 中國美術館

主要個展

2018年「曠野之火」-白蒂作品個展(山東美術館) [4]

2018年「事實之禁地」白蒂作品個展(Michael Schultz畫廊,德國)

2018年白蒂與彭克跨越半個世紀的對話(德累斯頓美術館,德國)

2017年「內觀之境」白蒂作品個展(奧地利藝術論壇美術館,維也納)

2016年「不止於此」白蒂作品個展,(今日美術館) [5]

2015年白蒂作品個展」(德國dyke宮博物館)


重要收藏

2015年《遠方》德國路德維希-科布倫茨美術館收藏

2015年《蛻變》德國貝爾藝術中心收藏

2015年《未來》有德國迪克宮博物館收藏

2014年《漢堡》由德國漢堡市市政府收藏

2014年《角色》由德國湯若望科學與藝術基金會收藏

2014年《古香》由中國油畫學會收藏

2013年《小憩》由中國油畫院收藏

2012年《別來春半二》由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收藏

2008年《風景系列》由中央美術學院收藏

2007年《女肖像》由中央美術學院收藏

出版發表

《中央美術學院本科生留校優秀作品-色彩范畫》

《中央美術學院系列教材色彩教學》

《中國油畫》

《星藝術》

《中國油畫家》等

藝術評述

--朝戈(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無論是中國的社會現實還是文化現實,這三十年的變遷,都是一個巨大的難解難分的夢,中國的油畫非常敏感的承載了這夢的焦灼與幻想,中國油畫百年成長的歷史,且不論它的成熟與特色,它確實與中國的社會現實與心靈現實緊密相連,這三十年中有幾代藝術家在不同層面上展現了這十分豐富的心靈現實。

在新一代藝術家中,白蒂是引起關注的優秀青年藝術家,她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並且獲得了在中國油畫院深造的機會,作為新一代敏感的優秀青年藝術家代表,她的創作努力探索代際話語,試圖表達物質繁華時代人類的困惑與思考。白蒂立於時空交匯的全球化背景,卻用室內生活的細節傳達具體人物的內心空虛與傷痛,以及迷惘和反思,從她近期作品的低沉色調與人和環境的敏感關係,可見她介入現實的基本情感特徵,並將這種個人情感挖掘與滲透在她的作品中。白蒂不僅感知了消費主義的到來及其無孔不入的社會屬性,而且更加關注精神與物質失衡的世界,人的精神生活價值主體和意義的失落,並且嘗試通過油畫藝術來表達那岌岌可危的個人空間。她的作品比前代藝術家的作品更加關注意識形態的衝突,從而成為某種敏感的社會現象的切片。同時她的作品將會以更加敏感的個人體驗闡釋那新的生命形態,以及精神生活遭遇這從傳統到現代社會變遷的現代性挑戰。而這種「新的生命形態」是她個體體驗中西交融的過程,一種敏感知覺,一種文化蛻變新生的內在體驗。白蒂一直在努力尋找更有力量的表達方式,在文化相融和藝術交流的強烈衝擊之中,不斷在思考中創作,讓我們看到她的內在激情和消化時代問題,對一位年輕女藝術家構成的挑戰。

關於當代社會的物質與精神關係的思考,也在新一代藝術家中延續,我們希望有新的成果,青年的成長有來自於外部的社會環境的壓力和其內在精神的抗爭,藝術之於這複雜的社會現實中艱難成長是我期待的積極力量,而白蒂正是這種積極力量的代表。

荒林博士(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油畫這一歐洲傳統繪畫方式在中國雖然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但中國油畫作品仍然與西方油畫作品有所差距,這需要中國油畫家整體的不斷努力,尤其是青年油畫家要擔當起發展創新的重任。在今天當代藝術多元的格局中,青年油畫家要充當先鋒,探索屬於自己的藝術語言。做為青年油畫家中的佼佼者,白蒂代表了80後敢於突破的新生力量。她不僅有着紮實的學院基礎,而且很早地進入了創作狀態,並在在各種展覽上展露頭角。做為一名女性藝術家,白蒂將女性特有的關懷,敏銳,感性,細膩表現在作品中,關注與內心的對話,注重挖掘個人經驗及從軀體語言中獲取靈感,不斷的自我否定,建立和調整,從感性的角度介入題材,把握主題,漸漸的走出了自己的風格與畫面符號,通過自我與時代這兩個世界的交疊,實現了一個青年藝術家精神的蛻變以及思想境界的升華。

2012年她再次進入中國油畫院課題組,除了研習中大量的畫面實踐外,她開始更加注重對中國傳統藝術的借鑑並將西方油畫語言轉化為表現當下自我的狀態,關注青年人的生存壓力以及在信息時代的盲從與無奈,其創作的作品《回音》《空巢》等正是對這一代人困惑的寫照。

在白蒂的作品中看似是以肖像為形式,但她對於物質世界的深刻思考卻透過肖像,幾乎通過單純的構圖而獲得大膽的表現,她的作品呈現了一種對於物質淹沒精神的強烈反思,一種純粹的體驗式感染力,使人物肖像與物象互為嵌入,物質世界和內心變化互為糾纏,揭示了繁華時代人的精神困境。對於物象的渲染力,對於精神內傷的表現力,使白蒂的油畫獲得見證時代的價值,也體現了當代中國年輕藝術家探索時代話語的勇氣。

近幾年白蒂遊學於中國和歐洲之間,不僅進一步地掌握和吸納歐洲油畫中古典、近代、當代的不同形態特點,用寬闊的文化識度審視世界與自我,將外來的藝術經驗與本土文化精神融會貫通,強調「意在筆先」,並且更加重視中國藝術語言的書寫性,從而在探索表達時代話語上,獲得進一步拓展。白蒂做為新一代油畫的探索者,用女性獨特的視角,敏感的觸覺,良好的繪畫素質和藝術修養,得到了專家及同道的一致肯定。在此我也希望白蒂能夠在中西交會的良好的藝術環境中不斷尋求,潛心創作,為中國的油畫界帶來更多的佳作。

作品欣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