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白饭树原图链接

白饭树,中药名。为大戟科白饭树属植物白饭树Flueggeavirosa(Roxb.exWilld.)Baill.的全株。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痒止血之功效。主治风湿痹痛,湿疹瘙痒。外用于湿疹,脓疱疮,过敏性皮炎,疮疖,烧、烫伤。[1]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白饭树

别名:鱼眼木、鹊饭树、金柑藤、白倍子

采收时间:全年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痒止血。

主治:风湿痹痛,湿疹瘙痒。外用于湿疹,脓疱疮,过敏性皮炎,疮疖,烧、烫伤。[2]

药理简介

中文名:白饭树

拼音名:Bái Fàn Shù

别名:鱼眼木、鹊饭树

来源

大戟科白饭树属植物白饭树Fluggea virosa (Roxb. ex Willd.)Baill.[F. microcarpa Bl.],以全株入药随用随采,多鲜用

原形态

灌木,高1-6m;小枝具纵棱槽,有皮孔;全株无毛。叶片纸质,椭圆形、长圆形、倒卵形或近圆形,长2-5cm,宽1-3cm,顶端圆至急尖,有小尖头,基部钝至楔形,全缘,下面白绿色;侧脉每边5-8条;叶柄长2-9mm;托叶披针形,长1.5-3mm,边缘全缘或微撕裂。花小,淡黄色,雌雄异株,多朵簇生于叶腋;苞片鳞片状,长不及1mm;雄花:花梗纤细,长3-6mm;萼片5,卵形,长0.8-1.5mm,宽0.6-1.2mm,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细齿;雄蕊5,花丝长1-3mm,花药椭圆形,长0.4-0.7mm,伸出萼片之外;花盘腺体5,与雄蕊互生;退化雌蕊通常3深裂,高0.8-1.4mm,顶端弯曲;雌花:3-10朵簇生,有时单生;花梗长1.5-12mm;萼片与雄花的相同;花盘环状,顶端全缘,围绕子房基部;子房卵圆形,3室,花柱3,长0.7-1.1mm,基部合生,顶部2裂,裂片外弯。蒴果浆果状,近圆球形,直径3-5mm,成熟时果皮淡白色,不开裂;种子栗褐色,具光泽,有小疣状凸起及网纹,种皮厚,种脐略圆形,腹部内陷。花期3-8月,果期7-12月。

 
白饭树原图链接

生境分部

分布区域:产于华东华南西南各省区。广布于非洲大洋洲亚洲的东部及东南部。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100-2000m山地灌木丛中。

性味

苦、微涩,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痒止血。外用治湿疹,脓疱疮,过敏性皮炎,疮疖,烧烫伤。

用法用量

鲜品适量煎水洗,或用叶晒干研粉,茶油调敷患处。[3]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参考资料

  1. 白饭树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白饭树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3. 白饭树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