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白馬藏族

來自 新浪網 的圖片

白馬藏族亦稱白馬人、白馬族,是居住在甘肅省隴南市文縣,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和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交界的岷山東端摩天嶺中的一個族群, 人口約2萬多(2015年),民族語言為白馬語, 信仰為自然崇拜、苯教、佛教。白馬人歷史悠久,最早見於西漢《史記·西南夷列傳第五六》:"自冉駹以東北,君長以什數,白馬最大,皆氐類也。"

20世紀50年代,北川行署將該地區聚居的白馬人定為藏族,但長久以來,其語言、文化都和其他藏族人有比較大的差異,學術界對這一界定存有歧義,衍生出諸多不同的學術觀點。對白馬人族屬研究的觀點大致可以歸納為三種,即"氐人說"、"羌人說"和"藏族分支說"。 2012年,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對白馬人進行脫氧核糖核酸(DNA)研究後發現,白馬人是東亞最古老的部族,與藏族並不同源,其祖先應該來自氐羌。

2013年12月,央視科教頻道播出紀錄片《探秘東亞最古老的部族》,完整呈現了白馬部族的完整歷史和面貌。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白馬藏族 [1]

別名 白馬人、白馬族

人口數量 約2萬多(2015年)

民族語言 白馬語

信仰 自然崇拜苯教、佛教

分布地區 甘肅文縣、四川平武縣、九寨溝縣

名稱

地名說

白馬:當地藏語"白"在藏語裡讀"bie",藏族的意思;"馬"在藏語讀"ma",兵的意思,兩字合在一起讀"biema"藏語意思為"藏兵"的意思。

服飾說

白馬人,頭戴氈帽(沙噶),帽子上插着吉祥的錦雞頸羽或者雄雞白色尾羽,寓意為吉祥。為什麼白馬人氈帽(沙噶)上要插錦雞頸羽或者雄雞白色尾羽呢?故事發生在吐蕃王朝與唐王朝交戰時期的公元前6世紀,白馬藏兵與唐兵戰時候,有一次唐兵在深夜裡準備突襲藏兵時,突然一群錦雞發出警鐘般的鳴叫聲,把藏兵們都驚醒了。於是避免了唐兵的突襲。從此後白馬人感激錦雞救了自己的命,祖祖輩輩們感以頭戴錦雞的羽毛插在氈帽(沙噶)上以表紀念,也表示吉祥。白馬人女子頭髮上還要裝飾圓形的魚骨排,有美觀和辟邪之說。

白馬人男子藏袍與其他藏區的衣服大同小異,由於特殊的地理(半農半牧區)和古時候藏兵身份,白馬人男士藏袍的袖子比其他藏區藏族的袖子要短,便於耕作和打仗。白馬人女子的服飾主要是以紅、黑、白等幾種顏色為主的百褶裙,與西藏有些地區的女子穿的大致相同,胸前佩戴有方形的魚骨排,寓意吉祥。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