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泉
白龙泉在白龙山南麓,有一个神奇的白龙洞,高2米,宽1.5米。洞中云雾绕,怪石嶙峋;洞内有一股清泉流出,四季不断。
民间传闻,该泉有驱邪治病之功效。逢人三病两痛,在此讨得一泉,饮后病痛消除,安然无恙。这里是著名的瑞昌八景之一。清同治《瑞昌县志》载:"白龙泉发源于汉水,经河塘,过玉华,而注入安泰乡龙蟠里白龙山,汛潮涌起,每日如期。"[1]
目录
位置
白龙泉位于玉溪市东北的龙马山山下,距玉溪城约 10 公理,风景秀丽,清静幽雅。主要由白龙祠、白龙泉、仙人洞以及面积约 20 万平方米的茂密树林等风景点组成。现存的白龙祠有四层三天井,前段称倒台楼,上有戏台,台下凿有水池,两边设有耳房;二殿称龙殿;三殿称二教同源殿;后殿称观音殿。旧时各殿分别塑有白龙和神像,现多已毁,仅存檀木雕刻的 " 白龙神 " 置于龙殿中。白龙泉是从龙马山腰裂岩中迸涌而出的一股清泉,沿山岩跌落而下,沿沟流淌,给人水往山上流去的感觉。仙人洞在白龙潭的西北数百米的山坡崖下,洞深 50 余米。
由来和特点
白龙井亭 在南溪公园白龙桥侧 , 为保护白龙井而建。亭高 8 米 , 长宽各 5 米 , 面积 25 平方米 , 6 柱、单檐、高翘、攒尖顶的 2 层、钢架、混凝 6 角亭 , 下层为保护白龙井 ,上层用作观景。白龙井 , 又名白龙泉、白龙池。白龙泉水是桂林泉水中水质最好的 , 被定为 " 贡泉 " 。泉出井下 , 设井以护泉。唐宋时期砌石为池以护井。 1987 年筑亭以护池。 白龙洞 在南溪山西北山腰处 , 洞口于山体北麓 , 标高 155 米 , 高出南溪河 10 米 , 洞高 20 米、宽 12 米 , 最高、最宽处均为 23 米 , 长 499.5 米 , 面积 1828 平方米 , 是南溪山最高最大的洞穴。它与锅底洞南北相通。南溪山另有两对相互穿透的岩洞 , 元岩与穿云岩也是南北对穿 , 而观音洞与龙脊洞则为东西相通。这几组互相通连的岩洞 , 都是发育于不同时期的较小的地下河道。发育最早的是龙脊洞 , 大约在百万年前就开始被溶蚀 , 到几万年前观音洞形成为止。其它岩洞大多沿岩层南北陡直裂隙发育 , 白龙洞和锅底洞、元岩和穿云岩这两组岩洞 , 大约在 10 万年前才开始发育 , 几万年前才形成较完整的地下河。现在 , 用人工把这 3 组洞穴打通 , 6 个岩洞连为一体 , 从白龙洞石槽进入 , 到锅底洞的 " 金山银山 " 折回 , 转入穿云岩的 " 对虾挂壁 " 、元岩的 " 观音像 ", 东转 , 经龙脊洞的 " 高山深谷 " 出口 , 共 25 个景点 , 洞程总长 523 米 , 形成一个曲折、回转、起伏、跌宕、深邃、虚幻的洞府天地。[2]
传说故事
相传远古时候的上山头村阮家有一位姑娘,生得美丽聪慧,从小勤快灵巧。家里家外,细活粗活离不了她。那时上山头缺水,家里饮用的水,全由阮氏姑娘到白龙潭挑回家里。阮氏姑娘有一天雨后挑水,在爬坡时闪身滑跤,幸亏身后的一位青年扶住了她,才没有跌倒,桶里的水也没有打泼。从此阮氏姑娘到白龙潭挑水,不时见到这位青年在地里做农活,经过交谈,知道青年姓白,家就住在附近。一天晚上,阮氏姑娘梦见这位青年告诉她:明天在她放牛的地方,会见到一只白羊和黑羊打架,请她在黑羊身上抽打一鞭,白羊就可以得胜了。第二天白羊与黑羊打得正激烈的时候,阮氏姑娘提鞭赶到。两下鞭声,黑羊被打倒在地。
几天后,青年来阮家提亲。老人本想一口答应,无奈嫁了姑娘谁来挑水?这个难题一出,青年承诺在迎亲的时候,一定让妈妈常年都有饮用的水。到了迎娶的当天,新郎骑着马来了,马尾长长的拖在路上,从白龙潭到上山头拖出一条沟,随沟流来一股清水,直到阮氏姑娘家的门口。以后,人们还用这股水来种庄稼。原来这青年就是白龙潭内的小白龙变的。[3]
特产
通海豆末糖: 豆末精是通海县传统名牌产品,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豆末糖以优质黄豆为主料,加工精细,层次均匀,具有"香、甜、酥、脆、人口无渣"的特点。
芝麻片: 玉溪市传统名特食品, 1922年首创。采用上等白芝麻、优质白糖、葡萄糖、精炼油等为原料,以独特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色泽光润、迎光透明、片薄均匀、酥脆爽口等特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