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百叶龙是一种浙江长兴的汉族传统民俗活动。顾名思义,由“百叶”构成。而此叶却非一般的树叶、茶叶,乃是一瓣瓣荷花的粉红花瓣组成。2006年2月,百叶龙申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6月10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百叶龙被批准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1]

[]

目录

简要介绍

“百叶龙”,顾名思义,由“百叶”构成。而此叶却非一般的树叶、茶叶,乃是一瓣瓣荷花的粉红花瓣组成。那一瓣瓣粉红娇艳的荷瓣,组成一朵朵硕大的荷花,一朵朵硕大的荷花,串成一条条冲天而起的巨龙,那冲天而起的巨龙,在青翠滴绿的荷叶组成的绚丽云彩的簇拥下,府仰翻滚,时而奋勇冲霄,体现无畏的力量,时而婀娜缠绵,表示有情有义的襟怀,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

工艺精湛

制作百叶龙并不容易,长兴有一位出身梨园世家的石玉楼师傅,他家是造“龙”专业户,1980年进京演出轰动北京城的百叶龙制作精美,人见人爱,博得中央领导和专家、艺人们一致赞扬。这条龙,就是石师傅用11个昼夜赶制了最难做的龙头。石师傅自小爱龙,凡游名胜古迹,必对龙的造型细细琢磨,他说古时制龙都为四爪,清代开始才改为五爪金龙。为了能使百叶龙获得成功,他不知化了多少心血,光龙头就动了不少脑筋,一共有130多道工序,80多种材料,由一朵特大荷花精心构成,至于龙的眼睛难度更大,古人有画龙点睛之说,石师傅不仅能使龙眼有神,且开闭自如,眼珠又能转动,舞龙时,静则睡态可掬,动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龙鳞由900多片粉红色花瓣缀结,龙躯由81朵斗大荷花分9段层层联结延伸,每段9朵荷花,每朵用63片布或透明的双条彩绉制成的花瓣叠成,龙躯长16米。百叶龙龙尾制作工艺很高,当两只蝴蝶在荷塘边漫舞时,龙尾是蝴蝶,当一朵大荷花和彩蝶紧跟时,随着雷声大作,荷花变成巨龙,蝴蝶又转眼变成了刚劲有力的龙尾,与龙躯衔接。整条百叶龙的各个部位都具双重性质,既是龙躯龙头又是荷花。别具一格、设计巧妙的道具,使“百叶龙”更具江南神韵和独特意境,堪称“江南一绝”。

特色介绍

舞龙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活动,而浙江省长兴县的“百叶龙”无疑是舞龙表演中最有特色的之一。

百叶龙由17人两手分持特制的道具表演。开始时,演员手持荷花、荷叶形的道具分开站立,边唱边舞,表现蝴蝶飞舞于花丛之中。片刻后,演员分别将特制的道具翻转成龙头与龙尾,其它人以荷花的道具相配合形成龙身,随即一条花龙腾空而起,舞蹈优美、别致。

入选遗产

2006年2月,百叶龙申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6月10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百叶龙被批准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丽传说

“百叶龙”舞蹈源于长兴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长兴的天平村里有只三四亩田大小的荷花塘,每年到了夏天,塘里碧绿的荷叶盖满水面,粉红色的荷花开满池塘,蜻蜓、蝴蝶在塘面上飞来飞去,非常美丽。当时,池塘边的村里住了两户人家。一家有个儿子叫百叶,一家有个女儿叫荷花。百叶和荷花两小无猜,非常要好,长大后到了结婚的年龄,由父母请媒婆出面,两人结为夫妻。夫妇俩男耕女织,相亲相爱。

不久后,荷花生下一个儿子,腋下有龙鳞,人们都说是龙种。这可气坏了族长,他抢走荷花,杀死百叶,还举刀砍向孩子,孩子化作小龙腾空而起。从此以后,每逢干旱,小龙就来耕云播雨,天平村年年五谷丰登。村民为感激小龙,就从池塘中采来荷花,精心制作了一条龙,取其父名,称为百叶龙。每逢新春佳节,村民便舞龙赛灯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但是,在灾难深重的旧社会里,这条小龙又怎能改变农民的命运呢?美丽的传说只是寄托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期望而已。后来,民间舞蹈“百叶龙”在旧中国失传了几十年。

获得新生

1957年,为寄托对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憧憬和祝愿,天平村农民在浙江省群众艺术馆的协助下,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对“百叶龙”进行了加工改编,并获得成功。从乡里舞到县里,从县里舞到地区,并参加了浙江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荣获一等奖后又被推选参加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

在北京天坛剧场演出时,“百叶龙”为压轴戏,“静则荷塘月色,流光溢彩;动则蛟龙腾空,气势磅礴”。精彩的表演迎来了阵阵掌声,落幕时,中宣部、文化部领导上台与龙舞演员一一握手,当时,陆定一部长握着龙头王长根的手问:“你的龙头是怎样由荷花变成的?好快啊。我一时没看清,百叶龙舞得好!我国农民不简单!百叶龙可由文化部安排出国演出。”

“不简单”的百叶龙马上迎来了更不简单的事:他们应邀进中南海为中央领导表演,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观看了他们的演出。演出结束,中央领导上台和他们一一握手,合影留念,周总理还送给王长根一支钢笔。

那次晋京,百叶龙演了7场,演出获得国务院特别奖。

更让天平舞龙者喜出望外的是,他们的演出引起毛主席的注意,毛主席请王任重带来口信:“多扎两条百叶龙,到天安门广场演出去!”

1957年7月,百叶龙随国家文艺团体访问苏联,出席世界青年联欢会。

1958年国庆节,长兴组织了10条百叶龙,在天安门广场狂舞。

重展雄姿

1980年,经长兴民间艺术家池文海等人加工改编,于5月30日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农民业余文艺调演,开幕式在北京工人俱乐部举行。“百叶龙”在13个代表队的众多节目中被推为开场戏。开幕那天,但见舞台上色彩斑斓的蝴蝶在荷塘边轻歌曼舞,不一会儿,一朵特大的荷花飘进池中,九段荷花鱼贯而进,一对彩蝶紧紧尾随,在阵阵雷声中,舞龙艺人将荷花底部的铁丝钩巧妙相连。霎时,两只彩蝶一下子化成了刚劲有力的龙尾,迅速与龙躯镶嵌得天衣无缝……精彩的表演博得了观众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北京城轰动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农民报》,新华社以及电视、广播等50家新闻媒体和中外记者先后前来采访,新华社、中新社分别用英、法、俄、阿拉伯等文字向外发稿,宣传农民业余文艺调演的盛况并对“百叶龙”的演出作了专题报道。在北京期间,“百叶龙”又一次进中南海为中央领导进行汇报演出,并再次荣获优秀演出奖。调演结束后,舞龙队员被留在摄影棚内,前后26天,圆满完成了农民电影制片厂的艺术纪录片《泥土的芳香》的拍摄工作,“百叶龙”被搬上了银幕。

再度创新

艺术的魅力在于不断的创新。2000年根据“百叶龙”已跟不上时代要求的现状,长兴文体局邀请省舞蹈专家来长共同研究后,决定对“百叶龙”进行重新加工改编,重振“百叶龙”雄风,展示“百叶龙”风采。改编后的“百叶龙”有三大突破,演员人数扩大了3倍,变舞台舞为广场舞;原先的一龙独舞为双龙齐腾。同时还重新制作了伴奏音乐,无论是服装还是道具,均以全新的阵容出现。

2000年12月4日晚,“百叶龙”代表浙江省,与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代表队一起,参加了在台州市举行的世纪之交我国社会文化舞蹈艺术活动的盛会。以全新阵容出场的“百叶龙”融传统民间艺术和现代舞蹈技艺于一体,以清新秀美的江南水乡意境成为此次盛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群星璀璨的台州市政广场舞台,满塘荷叶飘逸流淌,朵朵荷花盛开,翩翩彩蝶纷飞其间,骤然间,由姹紫嫣红的荷叶幻化的两条蛟龙横空出世,翻腾飞舞于碧荷之中。顿时,全场掌声雷动,惊叹不已。民间艺术奇葩“百叶龙”以其神奇的艺术魅力一举夺得政府最高奖——全国第十届“群星奖”舞蹈大赛金奖。

获得金奖后的“百叶龙”演出邀请不断,长兴文体局在积极组织“百叶龙”赴全国各地演出的同时,还将 “百叶龙”改编成舞台舞、行街舞等不同形式的表演方式。2002年“百叶龙”应邀参加了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演出,与来自法国、德国、智利等世界各地的精彩节目同台献艺;为庆祝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应文化部的邀请,“百叶龙”还参加了全国“群星奖”优秀节目进京表演,并为晚会压轴,受到北京人民的热烈欢迎,“百叶龙”已成为长兴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