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圾碎
百圾碎 |
百圾碎,瓷器開片冰裂紋的一種。指裂紋中紋路繁密,開片較為細碎者。這個名稱起於宋代之哥窯,景德鎮窯仿哥窯之後,即一直沿用。宋哥窯瓷器的別稱。 明陸深《春雨堂隨筆》:"哥窯淺白斷紋,號百圾碎。 宋時章生一 、生二兄弟,皆處州人,主龍泉之琉田窯。生二所陶青器,純粹如美玉,為世所貴,即官窯之類。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窯。"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百圾碎
外文名; Hundredfold crackle
類型; 瓷器
特點; 開片小且交錯重疊似百圾
其因開片小且交錯重疊似百圾,或先有大塊開片如冰裂紋者,其間又作不等邊細小裂痕,見之猶如百條裂痕而得名。這種開片,多見於傳世哥窯器上。
首先,哥窯器必須具有眾所周知的「金絲鐵線」、「紫口鐵足」。前者是哥窯的與眾不同的裂紋,大紋為「鐵線」,有的顯藍,大紋中套的小紋為「金線」,有的不一定是顯金黃,大紋小紋合自然數「面圾破」,它應當是密而不疏,曲而不直;後者是哥窯顯露的較為特色的胎色,但兩者往往如魚與熊掌一樣不可兼得。瓷胎滿釉器有「紫口」而無鐵足。鐵足應當是胎質本身的無釉顏色。鐵足如是人為施加的一種黑色釉,其真偽值得懷疑,與《七修類稿》續編中記載的「其足皆鐵色」相悖。
其次,哥釉屬青瓷系列,釉色為青釉,濃淡不一,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黃等色,因窯變作用,釉色多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色澤,非人為主觀意志所為。胎質有瓷胎和砂胎兩種,少花紋,無年款。胎色有黑灰、深灰、杏黃、淺灰等。釉面不光潔,但有一層如酥油之光,釉質較深濁不清透,釉層厚薄不勻,蘸釉立燒之器,底足之釉最厚,有的可達4毫米。其燒造方法為裹足支釘或圈足墊餅燒,後者可明顯見到所墊圓餅燒造的痕跡。
再其次,哥窯的底足也頗為特別,其圈足底邊狹窄平整,非寬厚凹凸,足之內牆深長,足之外牆淺短,難以用手指提拿起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