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靈廟起義
百靈廟起義指的是在1936年2月21日,根據中共西蒙工委和烏蘭夫的指示,中共地下組織領導「蒙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的保安隊千餘人,在綏遠的百靈廟舉行武裝起義。起義後,部隊被國民黨軍包圍繳械。在全國人民的聲援下,國民黨被迫將他們改編為蒙旗保安總隊(後改編為蒙旗獨立旅、新編第三師),烏蘭夫任代理政治部主任、中共黨委書記,成為一支抗日民族武裝力量。[1]
目錄
起義背景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占了東北四省,內蒙古東部各盟旗也隨之淪陷。繼而日本目標又找到了西部各盟旗,首當其衝的是與熱河接壤的錫林郭勒、察哈爾兩盟。
當時日本雖以索王為拉攏的主要對象,但對德王這個副盟長也並沒有放過。早在1930年冬,駐在張家口的日本特務盛島角芳等曾以遊歷為名,到德王所在的蘇尼特右旗進行活動。1931年夏,德王到北平時,盛島和日本軍事教授英佐在扶桑館請他吃飯;席間盛島盛讚成吉思汗的「豐功偉業」,從中進行煽動。1932年,日本陸軍大將林銑十郎、大佐松井等,偽充喇嘛,來蘇尼特右旗進行間諜和誘降活動。
張北事件發生後,日本關東軍就乘機派田中隆吉前來多倫,指使蒙奸李守信率部於1935年冬進犯察東。當進犯沽源時,當地軍民曾奮勇抵抗,把偽多倫警備軍的參謀長程雲山擊斃。李守信又增援進攻,並有日本飛機配合,瘋狂轟炸掃射。當地抗日軍民終因兵力單薄,陸續撤退。李守信便很快地占領了察東八縣,控制了察哈爾東部八旗,並進占張北縣城。德王就以蒙政會的名義,下令成立「察哈爾盟公署」,任命卓特巴札普為盟長,達密林蘇尤為副盟長,並定於1936年1月1日舉行「察盟公署」成立典禮。
「察盟公署」雖經成立,畢竟是地方政權,僅能指揮所屬旗縣,亟需成立統一機構,以號令其他各盟,協助擴編軍隊。因此,野心家德穆楚克棟魯普從張北返蘇尼特旗後,就由百靈廟蒙政會調來一批民族分裂分子,進行籌備成立偽蒙古軍總司令部的工作,並決定改元易幟,用成吉思汗紀年(這年正是成紀七百三十一年),制定藍地右上角紅、黃、白三條為標記的「蒙古旗」,表明脫離中國的隸屬,走上了投靠日本道路。
1935年4月,烏蘭夫獨自來到百靈廟,同雲青、趙城等商討對策,並且指示雲繼先、朱實夫:「只要德王公開投日,我們就在抗日的旗幟下暴動,率領蒙旗保安隊占領百靈廟,通電全國。」
1935年12月,毛澤東同志在陝北代表中央工農民主政府發表了《對內蒙古宣言》。宣言指出了內蒙古民族存亡的兩條道路:一條是甘受日本帝國主義奴役的趨於滅亡的道路;一條是奮起抗戰的爭取民族解放的道路。宣言在揭露日本帝國主義企圖以內蒙古地方為戰場、以內蒙人民作炮灰、以進行反共反蘇並最後消滅蒙古民族的陰謀之後,號召一切不願做亡國奴的內蒙古人民,無論平民還是王公貴族,一致奮起抗戰,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宣言堅決反對國民黨軍閥對內蒙古人民的種種壓迫,主張內蒙古人民有權處理自己的一切問題。同時也希望他們不要讓中國軍閥和日本帝國主義的軍隊經過草地來進攻陝北紅軍。這一宣言的發表,對以後內蒙古革命工作的開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
起義經過
自察北抗日戰役後,烏蘭夫等人即轉入德王的守備隊中進行抗日活動。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和民族平等的正義主張,深深地感動了守備隊的官兵和「蒙政會」的許多青年。
1936年2月21日,德王在日本的操縱下,舉行偽蒙軍總司令部成立典禮,並且自任總司令,設日本顧問部,公開投靠日本。這一舉動激起了蒙古族各階層人民極大憤慨。
德王所轄的蒙政會保安隊科長雲繼先、朱實夫在禎德冒商號西小院商量武裝暴動事宜,制定了具體暴動方案。當天23時30分,雲蔚和雲繼先、朱實夫分頭行動起來。
守備隊官兵2000餘人分四路舉行武裝起義。一路抵抗日偽軍;一路打開偽保安處的監獄,釋放政治犯;一路搗毀偽自治機關;一路打開銀櫃,焚燒帳目和抄沒逆款。
當雲蔚帶領暴動隊伍來到稽查處時,兩間大屋的燈還亮着。雲蔚聽了聽動靜,就走進屋子,只見南北兩個大炕上睡着十四五名士兵,長槍全部掛在牆上,這時其他暴動隊員衝進屋裡,將掛在牆上的槍支全部收了起來。隨即,雲蔚擊斃了稽查處處長李鳳誠,打響了百靈廟抗日武裝暴動的第一槍。經過激烈的槍戰,暴動隊伍占領了軍械庫,在百靈廟南營盤與說服南卡中隊的雲繼先、朱實夫會合。
起義意義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進而建立偽滿洲國之後,加緊了對內蒙古地區親日派的策動和扶植,對內蒙古地區採取公開的軍事占領與隱蔽的政治陰謀同時並進的政策,為其全面發動侵華戰爭做準備。在這樣的歷史緊要關頭,烏蘭夫領導發動了百靈廟武裝暴動,舉起了內蒙古人民抗日救亡的義旗,沉重地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推行「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的罪惡企圖。
由此,百靈廟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草原小鎮,一夜之間名聞遐邇,鼓舞了全國人民禦侮救亡的鬥志。毛澤東所評價這是「可貴的草原抗日第一槍」。
起義結果
1936年2月22日凌晨4時30分,參加抗日武裝暴動的愛國官兵800多人,在雲繼先、朱實夫和雲蔚的率領下離開了百靈廟,脫離了投靠日寇的德王,向大青山以南的土默川進發了。
1937年1月26日,各路起義軍勝利完成任務後,想一齊奔赴陝北與紅軍匯合,但他們還沒有擺脫敵人的追擊,就被駐綏遠的國民黨軍隊包圍繳械。由於全國人民的聲援,國民黨才沒有消滅他們,被迫將他們改編為蒙旗獨立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