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
皂角 |
中文名稱:皂角 別 稱:皂角、皂莢、皂吉、豬牙皂莢 界 : 植物界 分布區域:東北地區及廣西、四川等地亦產。 目: 豆目 拉丁學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 亞 綱 :薔薇亞綱 |
皂角應呈劍鞘狀,略彎曲,長100~400mm,寬約40 mm,厚10~15 mm。表面紅褐色[1],被灰色粉霜,種子所在處隆起。兩端略尖,基部漸窄而彎曲[2],有短果梗或果梗痕,兩側有明顯的縱稜線[3]。種多數,扁橢圓形,黃棕色,光滑。質硬。氣微,有刺激性,味辛辣[4]。 完整的棘刺常分枝,有時再分小枝,刺端銳尖,基部扁圓柱狀,全長約10cm或更長,基部直徑0.8~1.2cm。表面紫棕色或紅棕色[5]。體輕,質堅硬,切斷面木部黃白色,髓疏鬆種多數,扁橢圓形,黃棕色,光滑。質硬。氣微,有刺激性,味辛辣,棕色,無臭,味淡。 習性:喜光而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及肥沃土壤,亦耐寒冷和乾旱,對土壤要求不嚴[6]。
目錄
形態特徵
大皂角 皂角樹為豆科植物,它屬於落葉喬木,樹高可達15米—20米,樹冠可達15米, 棘刺粗壯,紅褐色,常分枝,雙數羽狀複葉,小葉4對—7對,小葉片為卵形,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狀卵形,長3厘米—8厘米,寬1厘
米—3.5厘米,先端鈍,有時凸,基部斜圓形或楔形,邊緣有細鋸齒。花雜性,成腋生及頂生總狀花序,花部均有細柔毛, 花萼鐘形,裂片4,卵狀披針形,花瓣4,淡黃白色,卵形或長橢圓形,雄蕊8.4長4短,
子房條形,扁平,莢角直而扁平,有光澤,黑紫色,被白色粉,長12厘米—30厘米,種子多數扁平,長橢圓形,長約10毫米,紅袍色有光澤。棘刺多數分枝,主刺圓柱形,長5厘米—15厘米,基部粗約8毫米—12
毫米,末端尖銳,分枝刺一般長1.5厘米—7厘米,有時再分歧成小刺,表面棕紫色,尖部紅棕色,光滑或有細 皺紋,質堅硬難折斷, 木質部黃白色,中心為淡灰棕色,而疏鬆的髓部,無臭,味淡。每年的5月
份開花,10月份果實成熟, 棘刺長成。 皂角樹葉密、 花型好看,樹型好,極少有病蟲害,是城市綠化和做 行道樹的又一優良品種。
(《綱目》) 皂角 【異名】雞棲子(《廣志》),皂角(《肘後方》),大 皂莢(《千金方》),長皂莢(《本草圖經》), 懸刀(《外丹本草》),長皂角(《仁齋直指方》),皂莢 (《本經》)。
【來源】為豆科植物皂莢已衰老或受傷害後所結之果實。
【植物形態】皂莢(Gleditsia sinensis Lam) , 落葉喬木,高達15米。 棘刺粗壯,紅褐色,常分枝。雙數 羽狀複葉;小葉4~7對,小葉片卵形、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狀卵形,長3~8厘米,寬1~3.5厘米,
先端鈍,有時稍凸,基部斜圓形或斜楔形,邊緣有細鋸齒。花雜性,成腋生及頂生總狀花序,花部均有細柔毛; 花萼鐘形,裂片4,卵狀披針形;花瓣4,淡黃白色,卵形或長橢圓形;雄蕊8,4長4短;子房條
形,扁平。 莢果直而扁平,有光澤,紫黑色,被白色粉霜,長12~30厘米,直徑2~4厘米。種子多數,扁平,長橢圓形,長約10毫米,紅褐色,有光澤。花期5月。果期10月。生長於村邊,路旁, 向陽溫暖的
地方。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採集】秋末,將成熟的果實採下,曬乾。
【藥材】乾燥莢果呈圓柱形,略扁,彎曲作鐮形,長5~10厘米,寬5~12毫米。表面紫棕色或紫黑色,被灰白色粉霜,擦去後有光澤,並有細小的疣狀突起及線狀裂紋,腹縫線突起呈棱脊狀,背縫線突起不顯著
而有棕黃色縱紋。先端有喙狀的花柱殘基,基部有果柄殘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外層棕黃色,中間黃白色,中心較軟,有淡綠或淡棕黃色的絲狀物與斜向網紋,縱向剖開可見排列整齊的凹窩,很少見種
子。臭微,有刺激性,嗅其粉末則作噴嚏,味先甜後辣。以個小飽滿、色紫黑、有光澤、無果柄、質堅硬、肉多而粘、斷面淡綠色者為佳。
主產河北、山西、河南、山東。此外,東北地區及江蘇、浙扛、湖北、廣西、四川等地亦產。
【化學成分】 莢果含三萜 皂甙、鞣質。此外,還含蠟醇、廿九烷、豆甾醇、谷甾醇等。同屬植物Gleditsia triacanthos L.的葉含大量生物鹼三刺 皂莢鹼。
皂角 |
中文名稱:皂角 別 稱:皂角、皂莢、皂吉、豬牙皂莢 |
醫學效用
藥理作用
① 皂甙的一般特性 :含皂甙的植物頗多,至少有50個不同科的400種植物含有之。它能降低表面張力。其溶液(1:10000)振搖時,則溶液中每個氣泡的表面皆可被皂甙包圍而形成一薄膜,故泡沫持久不滅。
同樣,遇油類物質亦可借皂甙薄膜而形成乳劑。它能改變 細胞表面的通透性,而成為一般原漿毒。對膽甾醇有特別的親和力,有很強的溶血作用(作用於血細胞表面的類脂質),膽甾醇可對抗其溶血作用。對
魚類的毒性很強,高等動物對它一般很少吸收,故主要為對局部粘膜的刺激作用,使分泌增加等。但如服用劑量過大或胃腸粘膜有損傷或注射給藥,均可產生全身毒性,血細胞溶解;特別是影響中樞神經系統,
先痙攣,後麻痹,呼吸中樞麻痹即導致死亡。國內曾報告有服 皂莢煎劑(200克加老醋1杯)中毒死亡者。大量皂莢中所含之 皂甙不僅刺激胃腸粘膜,10分鐘後即嘔吐,以後有腹瀉;而且腐蝕胃粘膜,發生吸收中毒。
②祛痰作用 :含皂甙類的藥物,能刺激胃粘膜而反射性的促進呼吸道粘液的分泌,產生祛痰作用(噁心性祛痰藥)。在貓身上,皂莢確能使呼吸道分泌增加,但較桔梗、前胡為差,持續時間較短
③抗菌作用 :在試管中,皂莢對某些革蘭氏陰性腸內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水浸劑(1:3)在試管中對某些 皮膚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④美國皂角中所含之三刺皂莢鹼有罌粟鹼樣作用,可治療高血壓病、支氣管哮喘、消化性潰瘍及慢性膽囊炎等。
【炮製】揀去雜質,洗淨,曬乾。用時搗碎。
【性味】辛,溫,微毒。
【功用主治】祛風痰,除濕毒,殺蟲。治中風口眼歪斜,頭風頭痛,咳嗽痰喘,腸風便血,下痢噤口,癰腫便毒,瘡癬 疥癩。
《本草圖經》:"疏風氣。"
【用法與用量】內服:研末或入丸劑,3~5分。外用:煎湯洗、搗爛、燒存性研末吹鼻取嚏或研末調敷患處。
【宜忌】體弱者及孕婦忌服。
《本草經集注》:青葙子(一作柏實)為之使。惡麥門冬。畏空青、人參、苦參。
《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
《本草備要》:年老氣虛人忌用。
《得配本草》:陰虛痰盛,熱極生風者禁用。
選方
①治卒中風,風涎潮於上膈,痹氣不通,昏昏若醉,形體惛悶,四肢不收,或倒或不倒,或口角似利微有涎出:豬牙皂角四挺(削去黑皮),晉礬一兩。二味同搗羅為 細末,再研為散,如有患者,可服半錢,重者三字匕,溫水調灌下,不大嘔吐,只是微微涎稀冷出,或一升二升,當時惺惺,次緩而調治,不可便大段吐之,恐過, 傷人命。(孫用和救急稀涎散)
②治中風口噤不開,涎潮壅上:皂角一挺(去皮),豬脂塗炙黃色,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氣壯者二錢,以吐出風涎為度。(《簡要濟眾方》)
③治諸竅不通,因氣、因痰、因風、因火,暴病閉塞者:豬牙皂莢(去皮、弦、子,炒),為細末,吹入鼻內即通。(《本草匯言》)
④治卒頭痛:皂莢末吹鼻中,令嚏則止。(《斗門方》)
⑤治腦宣:皂角(去皮、弦、子)蜜炙捶碎,水中揉成濃汁,熬成膏子,鼻內搐之,口中咬箸,良久涎出為度。(《儒門事親》)
⑥治風邪癇疾:皂莢(燒存性)四兩,蒼耳根莖葉(日干)四兩,密陀僧一兩。為末,成丸梧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三四十丸。棗湯下,日二服,稍退,只服二十丸。(《永類鈐方》抵柱丸)
⑦治急喉閉,逡巡不救:皂莢(去皮子)生半兩,為末,每服少許,以箸頭點腫處,更以醋調藥末,厚敷項下,須臾便破,少血出即愈。(《靈苑方》)
⑧治咽喉腫痛:牙皂一挺(去皮,米醋浸炙七次,勿令太焦)。為末,每吹少許,八咽吐涎即止。(《聖濟總錄》)
⑨治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得眠:皂莢八兩(刮去皮,用酥炙)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棗膏和湯服三丸,日三夜一服。(《金匱要略》皂莢丸)
⑩治一切陽邪積滯,凡氣積、血積、蟲積、食積、傷寒、實熱秘結等證:牙皂角(耖微黃)一兩六錢,川 大黃一斤。上為末,用湯浸蒸餅搗丸,綠豆大,每用五分或一錢、或二、三錢,酌宜用引送下,或用蜜為丸亦可。(《景岳全書》百順丸)
⑾治大小便不通,關格不利:燒皂莢細研,粥飲下三錢。(孫思邈)
⑿治霍亂轉筋:皂莢末,吹一小豆入鼻中,得嚏便瘥。(《梅師集驗方》)
⒀治足上風瘡作癢甚者:皂角炙熱烙之。(《綱目》)
⒁治腎風陰癢:稻草燒皂角,煙熏十餘次,即止。(《濟急仙方》)
⒂治卒外腎偏疼:皂莢和皮為末,水調敷之。(《梅師集驗方》)
⒃治鼻齆:炙皂莢,末之,如小豆,以竹管吹鼻中。(《千金方》)
⒄治小兒頭瘡粘肥及白禿:皂角燒黑,為末,去痂敷之。(《衛生雜興》)
⒅治吹乳:豬牙皂角(去皮、弦),蜜炙為末,酒調服之。(《袖珍方》)
⒆治風熱牙痛:皂角一挺,去子,入鹽滿殼,仍加 白礬少許,黃泥固濟,煅研,每日擦之。(《楊誠經驗方》)
⒇治腳氣腫痛:皂角、 赤小豆。為末。酒醋調貼腫處。(《永類鈐方》)
皂角
(21)治痰喘咳嗽 長皂莢三條(去皮、子),一莢入 巴豆十粒,一莢入 半夏十粒,一莢入杏仁( 苦杏仁)十粒,用薑汁制杏仁,麻油制巴豆,蜜制半夏,一處火炙黃色,為末。每用一字,臨臥以薑汁調下。(《余居士選奇方》)
(22)治卒中風口 大皂莢一兩(去皮、子,研末下篩)。以三年大醋和,左喎塗右,右喎塗左,干更塗之。(《千金要方》)
(23)治急慢驚風,昏迷不醒 豬牙皂角一錢,生半夏一錢,北 細辛三分,共碾細末。用燈心蘸藥入鼻孔,得嚏為驗,不則難療。用薑湯調少許服之,亦效。(《嬰童類革)通關做}
(24)治風濕手足腰腿疼痛等症 用豬牙皂角(不蛀者)一斤。銼碎為細末,用多年米醋,熬成膏子。夾紙攤貼大效。(《普濟方》)
(25)治偏頭風 豬牙皂角(去皮筋)、香 白芷、白 附子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一錢,臘茶調下,右疼右邊臥,左疼左邊臥,皆疼仰臥,食後服。(《證治準繩》)
(26)治頭風頭痛,暴發欲死 長皂莢一梃(去皮、弦、子)。切碎,蜜水拌微炒,研為極細末。每用一二厘吹入鼻內,取嚏;再用一分,以 當歸、 川芎各一錢,煎湯調下。(《余居士選奇方》)
(27)治發背內疼如刺,膿未潰,發渴狂躁,止內疼 皂角(燒存性)、生甘草。上二味,各四兩。為末。每服一錢,無灰灑調下,不拘時。(《劉涓子鬼遺方》調膿散)
(28)治便毒癰疽 皂角(用尺以上者)一條,捶碎,法醋煮爛,研成膏敷之。(《直指方》)
(29)治乳癰 皂莢(燒存性,研細)、蛤粉等分。上研勻。溫酒調下半錢,未散稍加服藥,次仍以手揉之。(《衛生家寶產科備要》)
(30)治小兒毒氣攻腮赤腫 皂角二兩(去核), 天南星二錢(生用),糯米一合為末。上為細末,薑汁調塗。(《普濟方》)
(31) 治九種喉痹,急喉痹、纏喉風、結喉爛、重舌、木舌、飛絲入口 大皂角四十梃。切碎,用水三斗浸一夜,煎至一斗半;入人參末五錢,甘草末一兩,煎至五升,去渣,入無灰酒一升.釜煤二匕,煎如餳,入瓶封埋地中一夜。每溫湯送服一匙,或掃入喉內,以惡涎吐盡為度,後含甘草片少許。(《串雅內編》黑龍膏)
(32)治失音 用皂角一梃去皮、子,蘿蔔三枚,切片。水二盞,煎一盞服之,不過三四服,即聲出。(《衛生易簡方》)
(33)治大腸風毒,瀉血不止 皂莢(長一尺二寸者)五梃(去黑皮,塗酥三兩,炙盡為度),白羊精肉十兩。上藥,先搗皂莢為末,後與肉同搗令熟,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水下二十丸。(《聖惠方》)
(34)治大風諸癩 長皂角二十條,炙,去皮、子,以酒煎稠,濾去渣,候冷,入雪糕,丸如梧子大。每酒下五十丸。(《直指方》皂角丸)
(35)治風癬疥癩皮膚麻木,死肌,風痹頑皮等症 大皂莢二十條(去皮、子、弦)。切碎,水十五碗,熬成稠膏,每日用少許搽患處;再以十茶匙枸杞子調服。(《馬敬思目得錄方》)
(36)治(黑干)(黑曾)斑點 皂莢末半升,杏仁( 苦杏仁)半兩。上都研令細,每夜用唾調塗之。(《普濟方》)
(37)治落眉 皂角(焙)、 鹿角(煅灰),等分為末。用生薑搗勻頻擦眉棱骨上,則眉漸生。(《解圍元藪》生眉方)
(38)治白癜風 豬牙皂角四兩, 草烏頭半兩, 硫黃、 白芷各一兩。上為末。先用生薑揩患處,如面藥一般洗之。(《普濟方》)
(39)治食諸魚骨鯁,久不出 以皂莢末少許吹鼻中,使得嚏,鯁出。(《聖惠方》)
(40)治齒疳風(上匿下蟲) 皂莢(不蚛者)二兩, 升麻一兩,二味入瓶子內,固濟,留一孔,燒令煙絕,取出細研;杏仁(苦杏仁)(去皮、尖、雙仁,研)一兩,凝水石( 寒水石)(搗末)二兩。上四味,共研勻。每用一錢匕,患處貼上。(《聖濟總錄》皂莢散)
(41)治癬疥瘡癢不可忍 皂角三枚(煨,去皮、子),黃連半兩為末,膩粉( 輕粉)二錢半。上將皂角為末,用米醋二大盞同煎如稀餳,用綿濾去相,入黃連末、膩粉調令勻。候癬發時惡水出便可先用構樹白皮搔,破後塗藥,三兩上便愈。(《證治準繩》)
(42)治心腹痞滿,嘔吐不止,破積聚者 皂莢一梃(用長一尺二寸,火燒留性,淨盆合之,四面土壅合物,令出煙), 巴豆十二個(白面一兩二錢,同炒令黃色為度)。上為末,醋麵糊為丸,綠豆大,每服十丸,鹽湯下,食後加減。(《宣明論》五積丹)
詞條標籤: 自然 合作編輯者:
視頻
烏溜溜純天然皂角洗髮水,古方手工熬製
參考來源
- ↑ 皂角應呈劍鞘狀,略彎曲,長100~400mm,寬約40 mm,厚10~15 mm。表面紅褐色,金泉網 -2020-2-9
- ↑ 被灰色粉霜,種子所在處隆起。兩端略尖,基部漸窄而彎曲,志趣網 -2017-2-20
- ↑ 有短果梗或果梗痕,兩側有明顯的縱稜線,搜狐, 2014-06-27
- ↑ 種多數,扁橢圓形,黃棕色,光滑。質硬。氣微,有刺激性,味辛辣,E書聯盟 -2016-11-3
- ↑ 完整的棘刺常分枝,有時再分小枝,刺端銳尖,基部扁圓柱狀,全長約10cm或更長,基部直徑0.8~1.2cm。表面紫棕色或紅棕色,E書聯盟 -2017-5-8
- ↑ 喜光而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及肥沃土壤,亦耐寒冷和乾旱,對土壤要求不嚴,E書聯盟 20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