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企鵝
皇家企鵝 |
中文名:皇家企鵝 拉丁學名:Eudyptes schlegeli 別 名:皇室企鵝、白頰黃眉企鵝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亞 綱:今鳥亞綱 目:企鵝目 科:企鵝科 屬:冠企鵝屬 種:皇家企鵝 亞 種:無 命名者及年代:Finsch,1876 保護級別:近危(NT)IUCN標準 超 目:楔翼總目 英文名:Royal Penguin |
皇家企鵝(學名:Eudyptes schlegeli)是企鵝科、冠企鵝屬動物。背側為黑色,冠頂為黑色,臀部上有一個白色斑塊。腹側為白色。在非繁殖季節,皇家企鵝的背羽變成暗淡的青銅色。一旦上岸繁殖,它們就會蛻皮,新的羽毛為深藍色或黑色。皇家企鵝的面部臉頰和喉嚨通常是白色的。皇家企鵝的翼展範圍在176-203毫米。皇家企鵝的鰭狀肢的長度各不相同,雄性平均為189.6毫米,雌性平均為185.1毫米。皇家企鵝的身高在65-75厘米之間。雄性稍大,平均高73厘米,體重6千克。雌性平均身高69厘米,體重5千克。 皇家企鵝是白天活動的。皇家企鵝生活在一個群體內,但它們的個體築巢區域(約2平方米)非常具有地域性。該物種是一個非常活躍的群體,被認為是遷徙的,但沒有進一步研究調查其遷徙模式。皇家企鵝也可以游泳,在水中快速有效地運動。皇家企鵝以海洋生物為食,主要食物是甲殼類動物,其中包括南極磷蝦等物種。主要分布於澳大利亞麥格理島。 [1]
目錄
皇家企鵝形態特徵
皇家企鵝 的背側為黑色,冠頂為黑色,臀部上有一個白色斑塊。腹側為白色。在非繁殖季節,皇家企鵝的背羽變成暗淡的青銅色。一旦上岸繁殖,它們就會蛻皮,新的羽毛為深藍色或黑色。皇家企鵝的面部臉頰和喉嚨通常是白色的,並在腹部融合成白色。但是,也有少數的皇家企鵝的臉頰和喉嚨部位會有更淺的灰色。
皇家企鵝的腳是亮粉色,腳底和腳跟上有些黑色。它們的腳上還有深褐色的爪子。皇家企鵝的翼展範圍在176-203毫米。皇家企鵝的鰭狀肢的長度各不相同,雄性平均為189.6毫米,雌性平均為185.1毫米。它們的鰭狀肢是扁平的,以增強水下的機動性。皇家企鵝有大的紅棕色的喙和一個橘黃色的眉毛,眉毛連續地穿過前額,冠羽突出。
皇家企鵝的身高在65-75厘米之間。雄性稍大,平均高73厘米,體重6千克。雌性平均身高69厘米,體重5千克。
除了少數例外,幼年的皇家企鵝與成年企鵝非常相似。直到成年後,冠羽才完全發育。幼鳥的喙也較小,顏色較深,更褐色,與它們的背羽相匹配;它們缺少成年皇家企鵝的白色臀部,第一次蛻皮和每年的增長都會出現白色斑塊和羽毛顏色的變化。一歲的皇家企鵝用黃色的羽毛代替頂冠。每年第三次蛻皮後,羽冠完全生長,皇家企鵝達到了成年的身材和色澤。
皇家企鵝近種區別
由於皇家企鵝和馬可羅尼企鵝擁有相似的眉毛,所以其經常與馬可羅尼企鵝(Eudyptes chrysolophus)相混淆,但馬可羅尼企鵝臉部為全黑色。皇家企鵝的冠羽也類似於棲息在麥格理島(Macquarie Island)上的鳳頭黃眉企鵝(Eudyptes chrysocome),但鳳頭黃眉企鵝的冠羽在尾部向外張開,而不是緊貼頭部。
皇家企鵝棲息環境
皇家企鵝在距海岸1.6千米的麥格理島(Macquarie Island)上築巢。島上的地形多為岩層,灌木植被很少,提供了被岩石包圍的無植被、多岩石或多沙地的築巢地。築巢在丘陵或傾斜的懸崖上(海拔高達200米)的皇家企鵝用岩石築巢,而在海灘上築巢的皇家企鵝則用沙子築巢。巢穴建在溪流附近,溪流既是淡水來源,又是往返海洋的路線。皇家企鵝大部分時間都在周圍的海洋中覓食。它們通常會潛水6-32米,但如有必要,則可以潛水到226米以內。
皇家企鵝生活習性
皇家企鵝是白天活動的。皇家企鵝生活在一個群體內,但它們的個體築巢區域(約2平方米)非常具有地域性。該物種是一個非常活躍的群體,被認為是遷徙的,但沒有進一步研究調查其遷徙模式。皇家企鵝也可以游泳,在水中快速有效地運動。
一旦雄性建立了巢穴,它們就會迅速左右擺動頭。這向其他企鵝傳達了該領土是它們的領土,它們將保護領土不受任何威脅。識別出攻擊範圍(約2米)之外的威脅或掠食者的皇家企鵝將頭向威脅傾斜,並發出與嘶嘶聲或哭聲有關的聲音。當掠食者靠近時,皇家企鵝會在攻擊前移動其頭和腳蹼以進行恐嚇。只有當雌性企鵝孵化卵時,皇家企鵝才不會報復攻擊;在這段時間內受到攻擊的雌性會俯身並畏縮,抵禦背側的啄食以保護卵。作為一種娛樂方式,皇家企鵝也會攻擊附近的其他企鵝。它們會用張開的喙攻擊,當喙互鎖時就會變成拔河。
皇家企鵝會通過身體直立、低着頭、腳蹼向前的快速行走來避免衝突。這種姿勢不會被視為直接威脅,也不會讓皇家企鵝直接受到攻擊,儘管它們會受到它們經過的其他皇家企鵝的啄食。
雄性會試圖通過上下擺動頭吸引雌性,同時大喊大叫,希望雌性會選擇它們作為伴侶。當在這個季節開始的時候,當和一個成熟的伴侶團聚的時候,皇家企鵝會轉過頭來,互相靠在一起,觸摸並表示接受。一旦皇家企鵝成功產卵,有幾種方法可以歡迎它們返回巢中。這包括向巢中鞠躬、搖晃身體、發出哭聲,直到他們相遇並與同伴摩擦脖子或頭。它們也可能在距離巢2米的範圍內開始跑得更快,直到它們接觸、觸摸,然後一起發出類似小號的聲音。
皇家企鵝用聲音交流。在尋找和交流群體中的其他企鵝(包括伴侶和雛鳥),叫聲是不可或缺的。主要的叫聲可以描述為一種類似驢叫的低沉聲音。當皇家企鵝互相攻擊時,它們會發出一聲小而短的叫聲或吠聲。雄性皇家企鵝會迅速與之戰鬥並保護它們的巢穴,經常發出類似於嘶嘶聲的聲音或是面對威脅時的呼喊。皇家企鵝還可以發出其他幾種叫聲,都是由不同頻率和脈衝的叫聲組成。皇家企鵝雛鳥的叫聲是有限的,它們在巢中只發出一種類似於「啁啾」的叫聲。當雛鳥離開巢穴時,它們開始學習成年皇家企鵝的叫聲。
皇家企鵝在活動中會經常停下來,利用它們的視覺、嗅覺和聽覺來評估周圍環境,發現捕食者。皇家企鵝有極好的視力,特別是在游泳和覓食時。皇家企鵝的眼角膜是平的。這使得它們在水下時能夠更好地聚焦光線,並具有更大的深度感知能力。皇家企鵝能看到紫色、藍色和綠色,但看不到紅色。皇家企鵝在覓食的同時利用化學交流在水下嗅到獵物。
皇家企鵝以海洋生物為食,主要食物是甲殼類動物,其中包括南極磷蝦等物種。這些甲殼類動物約占每日攝入量的51%,其餘49%由魚和魷魚構成。為了確保雛鳥得到足夠的餵養,成年皇家企鵝通常在雛鳥出生後進行更短更頻繁的覓食旅行。雛鳥從成年皇家企鵝那裡得到反芻食物,直到它們成熟進入羽翼發育階段(大約65天)。雛鳥由父母餵養,直到它們從雛鳥變成獨立的成熟皇家企鵝(大約5-6周)。
皇家企鵝分布範圍
原產地:澳大利亞麥格理島。 遊蕩(非繁殖):阿根廷、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 皇家企鵝分布圖
皇家企鵝繁殖方式
在10月初,雄性皇家企鵝返回麥格理島,進入繁殖季節。雄性首先到達並重新建立巢穴。大約10天後,雌性到達島上尋找伴侶。那10天讓雌性有更多的時間來建立自己的脂肪儲備,以具有交配的能量。皇家企鵝是一夫一妻制的物種,在繁殖季節年復一年地回到同一個伴侶。有時候,伴侶不會出現,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皇家企鵝會找到新伴侶。尋找新伴侶的過程中,雄性會搖搖頭,大聲呼喊,希望雌性會選擇它們。
到達麥格理島後,雄性開始使用築巢區的岩石、沙子和草等資源重建巢穴。兩隻企鵝都有孵化卵的過程,其中一隻會覓食,而另一隻則坐在卵上。雌性雙方都將出席其1-2隻早幼雛的孵化。孵化後,雄性皇家企鵝將留在巢中以保護幼雛,直到它們成為雛鳥。在這段時間裡,雌性覓食,平均每三天離開兩次。一旦雛鳥活動起來並與其他雛鳥形成群體,雌性雙方會為這個群體提供食物。
皇家企鵝的繁殖季節是10月初至翌年2月中下旬。由於食物豐富,這段時間是繁殖的最佳時期。皇家企鵝在獨立後有繁殖的生理能力,但大多數企鵝至少要到5歲才能繁殖。這種現象是由於年幼的企鵝缺乏配偶,缺乏繁殖成功(受精)的機會,以及缺乏體力使它們回到島上。所有的皇家企鵝將在11歲時繁殖。
皇家企鵝交配並產卵2個,每個卵間隔4-6天。第一個卵通常較小(平均重量為100.3克),並且通常不受精,導致卵丟失。據觀察,皇家企鵝甚至可能在孵化前從巢中丟棄第一個卵,儘管其原因尚不清楚。第二個卵大於第一個(平均重量159.3克)。兩性都參與孵化卵,在32-37天(平均35天)範圍內的卵可以孵化。如果第一個卵成功受精並得到照顧,則兩個卵都可以孵化,但是通常只有第二個卵會成熟。
孵化後,雛鳥將在雄性皇家企鵝保護下,在巢中呆10-20天。3周(通常21-24天)後,這些雛鳥將變得活動起來,並與其他雛鳥形成群體。大約42天後(5-6周),這些雛鳥將達到成熟,並會在淡季自行離開。
科學家們對皇家企鵝的壽命存在爭議,而且兩項發現之間的數據並不一致。大多數企鵝在野外的平均預期壽命為15-20年。許多皇家企鵝的壽命不會超過頭幾年,因為年輕的皇家企鵝缺乏承受環境條件和威脅的身體耐力。通常,皇家企鵝死於塑料攝入、寄生蟲病或捕食。皇家企鵝在圈養期間沒有被發現,所以圈養的壽命是未知的。
皇家企鵝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近危(NT)。
種群現狀:該物種在19世紀被大量開發利用,但已恢復,在1984-1985年間,麥格理島上估計繁殖了85萬對,其中早期在畢曉普(Bishop)和克拉克(Clerk)上繁殖了1000對(Garnett和Crowley,2000年)。數量被認為是穩定的。
保護措施:在澳大利亞,2001年從麥格理島上清除了野貓,並於2014年將嚙齒類動物和兔子消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