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蓋州市鼓樓街道

蓋州市鼓樓街道遼寧省營口市蓋州市下轄街道,地處蓋州市區東部,東接東城街道新華村、繁榮村,南隔大清河與太陽升街道相望,西以黑大路為界與西城街道為鄰,北與西城街道小紅花峪村、東城街道路西村接壤,轄區總面積2.68平方千米。

西漢高帝十二年(前195年),置平郭縣(歸遼東郡領屬);1993年7月,鼓樓辦事處成立。2011年末,鼓樓街道總人口56128人。

截至2020年6月,鼓樓街道下轄10個社區、1個行政村。

2011年末,鼓樓街道有商業網點3356個,職工924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2.5億元。 [1]

中文名: 鼓樓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遼寧省營口市蓋州市

地理位置: 蓋州市區東部

面 積: 2.68 km²

下轄地區: 10個社區、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前進社區

電話區號: 0417

郵政區碼: 115200

車牌代碼: 遼H

人 口: 56128人(2011年末總人口)

目錄

建置沿革

西漢高帝十二年(前195年),置平郭縣(歸遼東郡領屬)。

北魏天賜元年(404年),高句麗占領遼東,平郭改為建安,築建安山城(今青石嶺鎮高麗城村)。

東晉太元十年(385年),駐地仍為平郭,平州治所亦遷於此。

唐總章元年(668年),為建安州都督府。

遼會同元年(938年),改稱辰州。

金明昌六年(1195年),辰州改名蓋州(此蓋州稱謂之始)。

元中統三年(1262年),為蓋州路。

明洪武五年(1372年),為蓋州。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為蓋州衛。

清康熙三年(1664年),為蓋平縣蓋州城。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實行鄉區制,為中平鄉。

清宣統元年(1909年),為城廂鎮。

民國二年(1913年),設蓋平縣公署,廢鄉制實行警察管理,境內屬警察一區。

民國二十年(1931年)—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日偽統治時期,為蓋平縣蓋平街。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遼東人民自衛軍收復蓋平縣設蓋平鎮(駐福海街)。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國民黨軍占領蓋平縣置蓋平鎮(駐束鹿保)。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東北民主聯軍解放蓋平,設蓋平鎮(駐北宮街)。

1949年10月,設蓋平鎮(駐北宮街)。

1956年3月,實行並區建鄉。

1958年3月,實行撤區並鄉。

1958年10月,為城關公社蓋平鎮管理區。

1965年1月,蓋平縣改名蓋縣;同年3月,蓋平鎮改稱蓋州鎮。

1979年,區劃調整,新增設勝利街、東市街、北關街、前進街、西關街。

1992年11月,蓋縣撤縣設市,蓋州鎮劃分為鼓樓、西城兩個辦事處。

1993年7月,鼓樓辦事處成立。

2001年1月,由西關劃出興辰社區,原城關鎮的民勝村劃歸鼓樓,同時街道居民委員會改為社區居民委員會。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鼓樓街道下轄10個社區、1個人行政村:東關、東市、北關、永和、興隆、前進、民和、勝利、西關、興辰、民勝;下設213個居民小組、3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鼓樓街道下轄10個社區、1個行政村:西關社區、永和社區、北關社區、興辰社區、東關社區、前進社區、民和社區、興隆社區、東市社區、勝利社區、民勝村,街道辦事處駐前進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鼓樓街道地處蓋州市區東部,東接東城街道新華村、繁榮村,南隔大清河與太陽升街道相望,西以黑大路為界與西城街道為鄰,北與西城街道小紅花峪村、東城街道路西村接壤,轄區總面積2.68平方千米。

水文

鼓樓街道境內河道屬護城河,總長3.1千米。

自然災害

鼓樓街道主要自然災害有水災、地震。水災主要發生在7—9月。最嚴重的一次地震發生於1975年2月4日,受營口一海城7.3級地震的影響,本轄區5041戶房屋受損。

人口

2010年末,鼓樓街道總人口51960人。

2011年末,鼓樓街道總人口5612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5138人,城鎮化率44.8%。另有流動人口14912人。總人口中,男性32185人,占57.3%;女性23943人,占42.7%。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有回、滿、朝鮮、蒙古等少數民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4‰,人口死亡率2.1‰,人口自然增長率1.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0943人。

經濟

2011年末,鼓樓街道有商業網點3356個,職工924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2.5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

2011年末,鼓樓街道有幼兒園17所,在園幼兒1410人,專任教師122人;小學5所,在校生5818人,專任教師27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942人,專任教師12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鼓樓街道特色民間藝術有蓋州高蹺秧歌、地秧歌、蓋州皮影戲、風箏等。其中地秧歌比較普及,堅持常年活動的有6支隊伍,隊員近400多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鼓樓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個,其中疾病控制中心1個,衛生院(二級)2所;病床380張。專業衛生人員320人,其中執業醫師114人,執業助理醫師39人,註冊護士123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9.7萬人次,住院手術1700台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700人,參合率95%;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8.86‰、7.28‰、6.1‰。

社會保障

2011年,鼓樓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357戶,人數6212人,支出1170.4萬元,月人均157元;城市醫療救助3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530人次,共支出476.55萬元;城市生活無着人員救助300人次,支出6萬餘元,比上年增長2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44人。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11個;社區日間照料床位數22張,社區留宿照料床位數22張。新增就業人員330人,有16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7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98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2%,全年共幫助216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1.100億元。

交通

鼓樓街道有305國道經過境內。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鼓樓街道因境內的明代建築鐘鼓樓而得名。

風景名勝

崇教寺

崇教寺位於蓋州市鼓樓街道辦事處永和社區紅旗大街路南,蓋州市文化館院內。崇教寺始建於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2014年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崇教寺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蓋州鐘鼓樓

蓋州鐘鼓樓位於蓋州市鼓樓街道辦事處前進社區,是蓋州市區的中心,也是蓋州古城內的著名古蹟之一。鐘鼓樓建在券門式的青磚高牆上,平面呈長方形,長三十六米,寬十四米,高七米,由樓座與座上殿宇組成。1963年公布鐘鼓樓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營口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江會館

三江會館位於蓋州市鼓樓街道辦事處前進社區,坐落於鐘鼓樓東的鼓樓辦事處院內,與福建會館、山西會館、山東會館合稱蓋州四大會館,因其建有天后宮,又稱海神廟。三江會館是江浙客商組成的商業團體聚會議事的館舍。2004年蓋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三江會館為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營口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福建會館

福建會館位於蓋州市鼓樓街道辦事處民和社區勝利路北11-1號,西緊鄰普濟寺,與三江會館、山東會館、山西會館合稱為蓋州四大會館。福建會館始建於清嘉慶年間,為福建客商組成的商業團體聚會議事的場館。福建會館建有天后宮,也稱海神廟。

玄貞觀

玄貞觀位於蓋州市鼓樓街道辦事處永和社區紅旗大街路北,又稱上帝廟。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保留着濃厚的古樸典雅之建築意境,是全省為數不多的早期寺廟建築。1988年國務院公布玄貞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蓋州財神廟

蓋州財神廟位於蓋州市鼓樓街道辦事處東市社區紅旗大街路北,蓋州古城東北部,西距古城址30米。

蓋州古城

蓋州古城位於蓋州市鼓樓街道辦事處境內,為明洪武年間指揮吳玉創建。城牆寬約8.5米,殘存最高處約10.5米。白灰口抹縫,灰口厚約2厘米。青磚的規格約為長40厘米、寬19厘米、厚10厘米

視頻

蓋州市鼓樓街道防疫宣傳車在行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