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盤龍圍座落於梅縣石坑鎮南部龍頭村(現為龍塘、龍中、龍鳳、龍徑四個行政村)的中央地段,是龍頭村李氏的始祖屋。據譜牒記載,龍頭村李氏開基祖念七郎公是閩之火德公四世孫,為避戰亂,於1288年由江西南遷來此開基,至今已逾700年。[1]

中文名稱: 盤龍圍

地理位置: 廣東省,梅縣,石坑

目錄

簡介

初時,選「盤龍圍」搭草寮狩獵草刨,後於1480年前後南念七郎之八世孫容公所創建,500多年來,歷經多次修繕,仍保持原有風貌,即現在之規模。

「盤龍圍」建築風格獨特,三堂出水結構,丁山兼午,座南朝北,上、中、下三廳二廊,共有房屋22間,其構造既集皖、豫翹檐繪棟,又有客家民居三廳二天池武過道兼揉之風格,磚木結構配灰色瓦面,屋水特嶇。大門門楣上方鑲有石質崖名「盤龍圍」三字,此乃上世紀四十年代,時任國民政府監察院院長於佑任老先生之墨寶,其字鐵劃銀鈎,剛勁有力,是難得的書法精品。一入大門,映入眼帘的則是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葉選平先生書寫的「盤龍圍」溜金牌匾,爍爍生輝,耀人眼目,文字道勁工整、娟秀飄逸,此亦價值連城之金匾。更為獨特的是,「盤龍圍」大門前正面不出十米處便有一塊從右後山坡延伸而下,長約60米、寬20-30米不等、高約1.2米天然屏障似的自然坡地拱衛着盤龍圍,人們在田莊中望不見「盤龍圍」的正門,站在「盤龍圍」大門石上也看不見村中的田莊、河流。而從遠處眺望「盤龍圍」,則像田中之螺。人們蹲在「盤龍圍」的上廳正中央朝大門外一望,遠處山峰盡收眼底,此峰別村人均叫「癩里石」,因他們看見的均是光禿禿的一片石山,唯獨「盤龍圍」上廳遠眺則是一座巨石盤旋、突兀,螺絲醒目,酷似一隻碩大無比的田螺翹篤刺天,人稱此山為螺公山,雲「盤龍圍」形似盤龍,亦似田螺吐肉,有螺公相照之稱。

「盤龍圍」人文底蘊深厚,念七郎公裔孫人丁鼎盛,名人輩出。歷經700多年,念七郎公裔孫繁衍至今已有30代,主要居住在石坑鎮龍頭村和礤嶺村,楊化、藍坑兩個行政村亦有其裔孫居住,其中龍頭村住戶中的90%以上為李氏。據統計,石坑鎮李氏總人口達5300多人。廣來省內有十多個縣市分布着盤龍圍李氏宗親,而省外支裔則遍及川、桂、閩、贛、滇、湘、陝、新等八省和港澳台地區及東南亞各國和美國、加拿大等,可謂裔遍四海,蹤飄五洲。念七郎公之裔孫素有崇文尚武之風,耕讀傳家的優照傳統。自明清時代起,各房不僅有「嘗會」資助優秀學子讀書,還在嘗租中設置了「學谷」,用於獎掖學子;村中則每年在「盤龍圍」舉辦一次會考,俗稱「考會子」,分少、青、壯三組,使用化名參考國文、算術,考中前三名者,可獲得參加在「盤龍圍」舉行的元宵祭祖活動和宴會的榮耀。

這些舉措,使參與者眾,獲獎者多,影響深遠,於是培育了不少飽學之士,有傑出貢獻者也不乏其人。據查,明清代有進士、舉人8人,監生、廩生、貢生93人,庠生46人,有軍功職官者則有21人。在抗曰戰爭時期和新中國建設史上,念七郎公裔孫亦作出了一定貢獻。上世紀四千年代,龍頭村便湧現了四位將官:國民政府軍政部城塞局中將局長李青(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曾參加北伐戰爭);29集團軍總司令李鐵軍中將(黃埔一期畢業,曾參加兩次東征和北伐戰爭,1937年任第一師師長期間率部參加淞滬抗戰);軍事委員會侍從室組長兼侍從副官李國干少將(黃埔一期畢業,曾參加兩次東征和北伐戰爭);29集團軍總部高參李如傑少將(曾參加「一·二八」淞滬抗戰,1946年2月棄軍從政,任新疆和闐縣縣長、專員,1948年冬調任廣西省府參議,1949年冬主動策劃廣西靖西專區和平起義,為靖西和平解放做出貢獻,解放後歷任民革廣西自治區常委兼南寧市主委、南寧市五屆政協副主席等職)。解放前後,較有影響的還有:建造湛江軍港總工程師李漢賢(抗戰勝利後,在導淮委員會綦江水運工程局任工程師,解放後在珠江水利局、廣東省水利廳任工程師、總工程師,曾參與興寧市合水水庫和梅縣上官塘水庫的重建工作);廣東省設計院總工程師李時清;前任中山醫學院副院長兼附屬第一醫院院長、我國腎臟病學「鼻祖」,內科一級教授李士梅(1991年國務院授予衛生事業突出貢獻獎,曾培養博士6人、碩士9人);曾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僑聯顧問、湖南省僑聯主席、湖南師範學院黨委書記李介夫等。近年來,「盤龍圍」之念七郎裔孫承前啟後,繼續做好獎教獎學工作,由李森首倡的龍頭村李氏獎教獎學基金會於2001年成立,8年來共已獎勵本科、重點高中、初中優秀學生374人,頒發獎學金95800元,2005年和2007年有2位學子考入(保送)清華大學。

1997年,族人李森倡導,成立了「盤龍圍」修整委員會,在海內外念七郎公眾多裔孫的熱心襄助下,籌集資金30多萬元,對「盤龍圍」進行了全面修整,使之面貌煥然一新;「盤龍圍」22間房屋己通過協議補償方式,悉數收回為念七郎公裔孫所共有。管理委員會安排了專職人員,對祖屋進行管理,並負責做好日常接待工作,為前來參觀、祭祀者提供方便。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