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肠炎
盲肠炎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
在汉字的历史上,人们通常把秦代之前留传下来的篆体文字和象形文字称为“古文字[1]”,而将隶书和之后出现的字体称为“今文字”。因此,“隶变[2]”就成为汉字由古体(古文字)演变为今体(今文字)的分界线。
目录
名词解释
急性非特异性盲肠炎临床上十分少见,但近年来发病呈增多趋势。本病在其未发生穿孔前难以确诊(这可能是临床少见的原因之一),往往不能给予正确合理的治疗,导致病情发生恶化,最终坏死穿孔合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病因
急性非特异性盲肠炎病因大都未明,可能包括:环境、饮食、生活习惯、遗传、免疫、感染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因素。
临床表现
1.症状
盲肠炎在病初有不固定点的腹痛出现,但大多还是出现在肚脐附近或是上腹部,这种痛的感觉闷闷的,几个小时以后则移向右下腹,此时若是用手按压右腹部,疼痛会更加严重。除了明显腹痛之外,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差、恶心、呕吐、轻度发热,大约38度左右。
2.体征
腹平坦,听诊肠鸣音减弱,叩诊无明显移动性浊音,腹肌局部紧张,满腹均有压痛、反跳痛,尤以麦氏点上方2cm左右为甚。
诊断
急性非特异性盲肠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酷似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困难。
治疗
本病主要有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非手术治疗主要措施为:肠道休息,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和使用广谱抗生素。非手术治疗适用体征较轻或疾病初期,但要注意病情可出现反复或恶化,治愈后也有复发可能。手术治疗主要方法为:右半结肠切除术,末端回肠造口术,手术治疗适用于有腹膜炎、腹腔脓肿和穿孔等情况。
参考文献
- ↑ 什么是古文字,古文字是如何识别出来的,搜狐,2021-03-26
- ↑ 隶变,变什么了?,搜狐,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