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裰
直裰 |
直裰起源於唐朝,是從宋朝開始就有的一種漢服服飾。據宋 趙彥衛《雲麓漫鈔》謂:"古之中衣,即今僧寺行者直裰。"兩宋時期的直裰多為僧侶穿着(少數文人也有穿着)。而到了明朝時期,直裰的款式發生變化,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明朝時期直裰無外擺,可當貼里穿。
目錄
簡介
周錫保先生著《中國古代服飾史》1:第九章宋代服飾 第二節 一般服飾 直裰、道衣(道袍)、鶴氅 這三種衣服,都是穿在外面的,是宋代士大夫階層平時所常穿用,都是比較寬而又大的服式。直裰是長衣而背之中縫直通到下面,所以稱之為直掇,也叫直身的,也有說長衣而下面無襴的叫做直掇。道衣為道家之法服,但不是專指道士所着的服飾之稱謂,凡一般文人士人也都着此。其形制是斜領交裾,四周有用黑色布為緣者,或用茶褐色為袍者則又稱謂道袍。2、第十三章明代服飾 第二節 一般服飾 直身 與道袍相似,或稱直裰。宋時已有此衣式,是一種寬大而長的衣,元代禪僧也服此衣,為一般士人所穿。明初太祖制民庶章服用青布直身即此。後有作民謠雲:"二可怪,兩隻衣袖像布袋"者即指此衣。
評價
直裰也作"直掇",早在宋代已經出現,一般以素布為之,對襟大袖,衣緣四周鑲有黑邊,最初多用作僧人和道士之服。如宋朝人趙彥衛《雲麓漫鈔》謂:"古之中衣,即今僧寺行者直掇。"蘇轍在《答孔平仲惠蕉布詩》稱:"更得雙蕉縫直掇,都人渾作道人看。"從蘇轍的詩句中,可知在當時的文人中,也有穿直裰的,只是在世人眼中,這種服裝仍為僧侶之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