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廟
歷史
西晉太康五年(284),武帝司馬炎下詔,令各國諸侯祀界內山川,為此,地方主管沛國令郭卿主持興建相山廟,以供奉相山之神,並立石刻銘曰:「巍巍相山,盤郁穹崇,上應房心,與天靈沖,興雲播雨,稼穡以豐。」在史書上「相山廟」之名最早見於《魏書·地形志》。
相山廟供奉的本是相山神,後來不知何時改稱「明上王」。北宋神宗元豐八年(1075)敕賜「顯通廟」額;微宗宣和五年(1123)敕封相山神為「崇惠侯」;劉齊阜昌二年(1131,宋高宗紹興元年)又加封「顯濟王」;清康熙年間稱該廟為「顯濟王廟」。現今官方稱其為「顯通寺」。而廣大民眾仍習慣稱其本名「相山廟」。
又稱顯通寺、顯濟王廟。在淮北市相山南麓。占地9畝。據《宿州志》記載:北宋元豐間(1078—1085)賜額「顯通」。始建於西晉太康五年(284年)。歷代都有修建,現存建築為清代結構。有大院3進,近年已進行修葺。廟內尚存宋、元、明、清、修廟的碑石多方,皆列入碑林妥為保護。每年農曆三月十八日為香火會,香客雲集,遊人無數。淮海戰役中,曾在此開過重要會議。現闢為淮北市博物館,館名為郭沫若手書。
相山廟又叫顯通寺,據今已經有1725年的歷史了。 顯通寺位於相山龍山、虎山兩峰之峪。俗稱相山廟,又稱顯濟王廟。三面環山,周圍林木蔥籠,環境幽美。登寺山門奎樓眺望,市區盡收眼底。據清同治八年碑文載:西晉太康五年詔諸侯記界內山川,沛國人郭卿建廟,刻銘曰:「巍巍相山,盤郁穹崇,上應房心,與天靈沖,興雲播雨,稼穡以豐」。唐永徽元年重建。清乾隆二十四年安徽巡撫高晉奏請發帑重修祠宇。民國年間又重修。寺內至今猶存宋、元、明、清歷代廟宇的碑刻22方,其中以乾隆皇帝的御書「惠我南黎」恭摹碑和高晉書「滲水崖」碑刻最引人注目。 1973年,當地政府投資維修顯通寺;1976年,闢為淮北市博物館館址。1980-1985年,撥款維修。1985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2004年9月,再次改擴建工程完工,新建的大雄寶殿建築面積達999平方米,集南北古寺設計風格於一體,氣勢宏大,莊嚴肅穆,具有鮮明的時代風貌,不僅將使該寺成為蘇魯豫皖接壤地區較大的佛剎寶地,也是淮北重要的人文景觀。[1]
相山廟故事
在淮北市相山南麓,相山公園裡的相山龍峰和虎峰南麓,有一座古廟叫顯通寺。老百姓都叫做「相山廟」。廟的東大殿裡,有個御書亭。亭中立着一塊巨大的石刻,上有乾隆皇帝親筆書寫的「惠我南黎」四個斗大的字。
原來,在乾隆年間,經相山西北流向相山東南的濉水,因河床年久淤塞,每逢雨季泛濫成災。安徽巡撫高晉奉命前來勘河修治。當他來到濉溪之後,又順便到了相山顯通寺,看到廟宇由兩山環抱,古木參天,風景秀麗,但寺廟破殘不堪。於是,這個巡撫高晉就把治河的主要使命丟在腦後,而向乾隆上書修寺,美其名以求神明護佑百姓免於水災。乾隆閱罷高晉的奏章,就命高晉初修繕寺廟外,另建一條十八里蔽日長廊。高晉貪贓枉法,把修治濉河的金銀肥了自己的腰包,只草草修理了寺廟卻沒有尊旨建造長廊。
哪知後來,乾隆下江南巡視,路經彭城(徐州),設行宮於雲龍山,突然想起要到相山十八里長廊來觀風景,便令高晉陪同御駕親往相山覽勝。高晉接旨後嚇得魂不附體,他急象熱鍋上的螞蟻。生死關頭,他謊奏道:「相山『窮山惡水出刁民』,龍駕不宜前往。」高晉為了保自己的性命,竟把山清水秀的相山和這裡的窮苦百姓誣為『窮山惡水』和『刁民』。乾隆是個膽小鬼,果真不敢到相山。但他為了收買人心,安撫這裡的百姓,故御筆親書了「惠我南黎」四個大字。後由江南鳳陽府宿州知府張開士恭摹於石上保留至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