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豆毒蛋白
相思豆毒蛋白又名相思子毒素。相思豆中含相思子毒蛋白,並含相思子鹼、海巴佛林、葫蘆巴鹼及相思子酸等。相思子毒蛋白的毒性強烈,在非常低的濃度時,即可使紅細胞發生凝集和溶血反應,對粘膜有強烈的刺激性,對其它細胞也產生毒害。
其毒性強度是蓖麻毒蛋白的70多倍,已被列為潛在的重要毒蛋白戰劑和生物病原之一。而且該藥品從植物中直接提取,可自然分解,對環境污染小,用作農藥或先導化合物開發生物農藥受到廣泛重視。此外,由於相思子毒素抗腫瘤作用明顯,利用相思子毒素與抗腫瘤的特異McAb結合所製備的免疫毒素(IT)在惡性腫瘤的治療上也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中文名相思豆毒蛋白
外文名Acacia protein
別 名相思子毒素分子量65000科豆科種攀緣藤本中文別名紅豆、相思子、愛情豆分布區域中國南方
物化性質
組成
相思豆
相思豆
種子含有相思子鹼(Abrine),相思子靈(Abraline),下箴刺桐鹼(Hypaphorine)N,N-二甲基色氨酸甲酯的甲陽離子(METHYL ESTER OF N,N- dimethyltryptophan methocation),相思豆扔(Precatorine),膽鹼(Choline),葫蘆巴鹼(Trigonelline),又含相思豆毒蛋白(Abrine),角鯊烯(Squalene),β-香樹脂醇(β-Amyrine),環木菠蘿烯醇(Cyeloartenol),豆甾醇,β-谷甾醇,香油甾醇(Campesterol),5β膽烷酸(5β-Cholanic acid),相思子酸(Abrussic acid),以及黃酮類化合物。種子灰分中含鐵,鉛,鈣,硅,鎂,硫酸鹽,及磷酸鹽。種子皮含0.6-0.8%沒食子酸(Gallic acid)及相思子甙(Abranin)。
化學性質
相思豆毒蛋白分子量為65000的糖蛋白,具有兩個亞基,即A鏈和B鏈(其C末端分別為亮氨酸和丙氨酸),並以— S— S—鏈相鏈,打開— S— S—鍵,活性即消失,A鍵為酸性蛋白質,分子量為30000,B鏈為中性蛋白質,分子量為35000,每一個相思子毒蛋白中含有二個分子的葡萄糖,二分子葡萄糖胺及10分子甘露糖。
檢測
蛋白質濃度的測定採用福林酚比色法,以BSA為標準蛋白測定相思豆毒蛋白的濃度。
等電點用聚丙烯酰胺凝膠垂直管式園盤電泳等電聚焦電泳技術來測定。
藥理
相思子毒蛋白之作用性質與蓖麻因(Ricine 即蓖麻種子中所含之毒蛋白)相似。屬細胞毒,體溫先升高後降低,出現蛋白尿,有時有抽搐,死後解剖所見,有紅細胞之凝集,溶血,組織細胞之破壞,漿膜有點狀出血,淋巴結腫大,脾臟腫大及顏色變深,此毒蛋白對馬之毒性很大,口服15克以上即中毒, 但自小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可獲得免疫,對犬,鵝,小牛之毒性則很小。
LD50為20μg/kg(小鼠),
目錄
中毒特徵
相思豆有劇毒,種子外殼很堅硬,人如整吞,可不致中毒,嚼碎2—3粒咽食,即可致死。一旦誤食,可引起噁心、嘔吐、腹瀉、腸絞痛等症狀,數日後出現溶血現象,有呼吸困難、紫紺、脈搏細弱、心跳乏力等;嚴重者可因昏迷、呼吸和循環衰竭、腎功能衰竭而死亡。
吃相思豆中毒後應立即催吐、洗胃、導瀉,用牛奶、蛋清保護胃粘膜,肌肉注射阿托品等解痙止痛藥,靜脈補液,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平時應宣傳相思豆有劇毒,不能食用。配製中藥時,不能用相思豆代替赤豆。[1]
解救
催吐或洗胃,然後導瀉,並注射生理鹽水或5%的葡萄糖鹽水,防止血紅素或其產物在腎臟沉澱,可每日服小蘇打5-15克,如溶血嚴重並有呼吸道窒息現象時要給氧,小量輸血及使用中樞興奮藥,行人工呼吸。
醫學作用
種子中所含有的甾醇類部分對小鼠,大鼠有避孕作用,標本上0.02-3.0毫克相當Oxytocin0.003國際單位。種子(特別是種子衣)的醇提取物在體外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甲、乙副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及某些致病性皮膚真菌的生長,紙層析顯示沒食子酸及某些酚性物質,毒性都很低。種子的水溶性蛋白部分在體內(大鼠的Yoshida肉瘤及小鼠的纖維肉瘤),體外有抗腫瘤作用。
本品是蛋白質合成的強抑制劑,對DNA有中等度抑制作用,對RNA不起作用。對蛋白質的合成抑制是由於使細胞內聚核糖體降解。體內和體外實驗均能殺滅細胞,呈現核濃縮,染色體異常,形成空泡,破壞胞漿,具有抗腫瘤活性。曾報道用相思豆子治療皮膚和粘膜腫瘤,皮膚癌病人得到緩解,但近年未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