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鏡
原文
有出外生理者,妻囑回時須買牙梳。夫問其狀,妻指新月示之。夫貨畢將歸,忽憶妻語。因看月輪正滿,遂買一鏡回。妻照之,罵曰:「牙梳不買,如何反取一妾?」母聞之,往勸,忽見鏡,照雲:「我兒,有心費錢,如何娶個婆子?」遂至訐訟。官差往拘之,見鏡慌雲:「如何就有捉違限的?」及審,置鏡於案, 官照見,大怒:「夫妻不和事,何必央鄉宦來講?」
——明《笑林》
賞析
這個故事以丈夫誤會妻子的意思買回一面鏡子開頭。但它的主要內容卻不是這種對他人的誤會,而是對自我的誤會:妻子照鏡以為是丈夫娶的小妾,母親照鏡以為是兒子買的婆子;官差照鏡以為是來懲治他辦事誤期的差役,官老爺照鏡以為是來干預訴訟的鄉紳。他們都不認識鏡中的自我,懷疑、猜測、驚恐、怨怒,都由對鏡中幻象的錯誤判斷而起。
人們當然可以從這個故事中體會到:不仔細弄清事情的真相,常常會象照鏡的愚人一樣,鬧一些無謂的風波。但我們可以站在更高的層次來分析它。最值得人們思索的是照鏡事件所反映的自我意識的失落和自我形象的陌生化這一現實悲劇內容。 自我的失落就是「人」的價值的失落,也就是人的自我否定。鏡子的作用是使人反觀自身,認識自我。故事中的妻母差官,都不曾照過鏡子,也就無法反觀自身。這就告訴我們,人如果不反觀自身,就會導致自我的失落。反觀自身包括對自己的認識、分析、反省、改造,這正是使自我趨於完善自我價值得以實現的根本條件。故事還告訴我們,這種自我的失落並非個別現象,而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實,它實際上是封建社會人的悲劇。在封建等級結構和倫理觀念中,每一個人都在社會關係網絡和倫理體系規定的位置上完成規定的社會義務(所謂「三綱五常」等),個人只是社會的成員和工具。而不是自己命運的主人。個體價值淪喪, 自我意識泯滅,就是必然的結果。可以說,故事中的愚人照鏡正是封建社會人的自我異化的一幅象徵圖畫,「看鏡」這則普通的笑話包含着多麼深刻的歷史內容和哲理意蘊呵。
故事中四個照鏡的愚人, 自我失落是其共性,但又各有其不同的內心世界。這些內心活動都是原來隱秘而深藏的。妻子擔心丈夫遺棄或另找新歡;母親害怕自己年老,無人侍養;差役擔心違限受罰;官老爺與鄉宦勾心鬥角。這都是他們在封建社會關係中的隱憂。而終於不自覺的暴露了出來。作者抓住每個人物的心理特徵,用人物的自我言行把它們表現出來,共性和個性實現了統一。這也是本文寫作的重要特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