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蕨目
真蕨目一般指水龙骨目(Polypodiales),是真蕨亚门(Pteridophyta)、薄囊蕨纲(Leptosporangiopsida)最大的一目。最早蕨类植物学家曾将所有真蕨类列为一目,故本目又名真蕨目。1905年丹麦蕨类学家C.F.A.克里斯滕森将真蕨目分为10个科。1940年中国蕨类植物学家秦仁昌将水龙骨科分为33科,从而结束了真蕨类中存在的混乱情况,引起了当时国际蕨类学界的争论和重视,并在其后的年代里逐渐为各国学者所采用。
目录
简介
土生或少数水生。根状茎一般粗短直立,或匍匐或细长横走,多数有鳞片或毛,少数为光滑。单叶、掌状、两歧或羽裂,膜质、草质、纸质、革质至肉质,幼叶有拳卷现象;叶脉明显,主脉发达,脉分离或连接成网,内藏小脉或无。孢子囊有柄或无,环带发育完整,顶生、直生、斜生或横生;孢子囊群生于叶面或叶缘,形态不一,具囊群盖或无。孢子同型 。
形态特征
孢子囊的壁薄,孢子同型,无雌雄之分,孢子萌发后形成的原叶体上长出颈卵器和藏精器,分别产生雌雄配子,配合后的合子萌发而发育成新的孢子体。
水龙骨目的孢子形态
土生或少数水生。根状茎一般粗短直立,或匍匐或细长横走,多数有鳞片或毛,少数为光滑。单叶、掌状、两歧或羽裂,膜质、草质、纸质、革质至肉质,幼叶有拳卷现象;叶脉明显,主脉发达,脉分离或连接成网,内藏小脉或无。孢子囊有柄或无,环带发育完整,顶生、直生、斜生或横生;孢子囊群生于叶面或叶缘,形态不→,具囊群盖或无。孢子同型。本研究对中国产水龙骨目(真蕨目)47科154属690种植物的孢子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描述了每种植物的孢子主要特征;根据孢子裂缝类型、外壁和周壁的结构以及表面纹饰将中国水龙骨目的孢子形态划分为33个类型,并利用透射电镜对其中主要类型进行了孢子壁层结构的研究;对中国产水龙骨目植物孢子形态特征的演化及与系统分类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从孢粉学的角度探讨秦仁昌蕨类植物分类系统的合理性,为蕨类植物孢粉学和系统学的研究提供资料。
水龙骨目植物的孢子形态可分为以下几个大的类群
海金沙型组:本组为三裂缝孢子,极少数为单裂缝,外壁平滑、突出或凹陷,周壁光滑或具瘤。包括:里白蕨型,瘤足蕨型,海金沙型,小叶海金沙型,珠蕨型,水蕨型和莎草蕨型。含瘤足蕨科,里白科,海金沙科,水蕨科,中国蕨科(珠蕨属)和莎草𫷷科。
碗族型组:三裂缝,外壁光滑,周壁由薄到厚,光滑或具粗糙的纹饰。包括:铁线蕨型,碗蕨型,桫椤型,白桫椤型和姬蕨型。包括碗蕨科,稀子族科,鳞始蕨科,杪椤科,铁线蕨科,棵子蕨科(凤丫蕨属),卤蕨科,车前蕨科,书带蕨科(部分)和姬蕨科。
粉背蕨型组:三裂缝,极面观圆形或三角圆形,外壁光滑,周壁厚,疏松。包括:粉背蕨型蕨型。含中国蕨科(大部分),棵子蕨科(部分)和蕨科。
风尾蕨型组:三裂缝,具赤道环或裂缝边缘,外壁厚,形成纹饰的轮廓,周壁薄,致密,与外壁结合紧密。包括:风尾蕨型,金毛狗型,燕尾蕨型。含风尾蕨科(凤尾蕨属),竹叶蕨科,棵子蕨科(部分),中国蕨科(金粉蕨属),蚌壳廒科和燕尾蕨科。
膜型组:三裂缝,绿色,壁薄,表面为乳头状纹饰,只包括膜蕨型。含膜蕨科1科。
禾叶蕨型组:三裂缝,近球形孢子,外壁厚,形成孢子纹饰的轮廓,周壁很薄,紧贴在外壁上。包括:禾叶蕨型和剑蕨型。包括禾叶蕨科和剑蕨科。
书带蕨型组:单裂缝,长肾形孢子,外壁和周壁表面光滑,只包括书带蕨型。书带𫷷科,睫毛蕨科,鹿角𫷷科和鳞始蕨科(乌蕨属)。
水龙骨型组:单裂缝,肾形孢子,外壁光滑或凸凹,周壁平滑或具凸凹,表面呈疣状、瘤状波状、颗粒状等纹饰,只包括水龙骨型。含7科:水龙骨科,雨蕨科,槲蕨科,骨碎补科,肾窾科,双扇蕨科和风尾蕨科(栗蕨属)。
实蕨型组:豆形孢子,外壁光滑,周壁薄,疏松,呈翅状、筛网状或具刺等特殊的纹饰。包括:实蕨型,刺蕨型和藤蕨型。有2个科:实蕨科和藤蕨科。
鳞毛蕨型组:单裂缝豆形孢子,外壁厚,表面光滑,问壁发达,疏松或致密分层,形成各种纹饰。包括:鳞毛蕨型,铁角蕨型,蹄盖蕨型,耳蕨型,金星蕨型,紫柄蕨型,亮毛蕨型。有12个科:鳞毛蕨科,蹄盖蕨科,铁角蕨科,金星蕨科,叉蕨科,岩蕨科,乌毛科,肿足蕨科,球子蕨科,球盖蕨科,舌蕨科和条蕨科。
光叶藤蕨型组:单裂缝,豆形,外壁形成瘤状纹饰,只有光叶藤蕨科1科。
生长环境
附生于林下石上或树干。
分布范围
分类地位
1954年秦仁昌将真蕨目限定为薄囊蕨亚纲中的同型孢子类。70年代后期,秦仁昌将蕨类植物门分为5个亚门,其中真蕨亚门分为厚囊、原始薄囊和薄囊蕨3纲,在薄囊蕨纲中有3个目,同型孢子类为水龙骨目,异型孢子类为苹目和槐叶苹目。
主要代表科
凤尾蕨科(Pteridaceae) 陆生大中型植物。根状茎多短而直立。叶丛生,一至二回羽状,孢子囊群及囊群盖线型,沿叶缘着生。约10属300种。常见的有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多生于石灰岩山地。井栏边草(P. multifida Poir.)和凤尾蕨(P. cretica L. var. nervosa Ching et S.H.Wu,长江以南各省广布。
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陆生中型植物。根状茎粗短,直立,偶横卧,密被鳞片。叶丛生,一至四回羽状复叶或分裂。孢子囊群圆形,孢群盖圆肾形。约14属,1700种,是蕨类植物的最大科。常见的有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J. Smith)、两色鳞毛鳞(Dryopteris setosa (Thunb.) Akasawa)、黑足鳞毛蕨(D. fuscipes C.Chr.)、阔鳞鳞毛蕨(D. championii (Benth.) C.Chr. ex Ching)、长尾复叶耳蕨(Arachniodes simplicior (Makino) Ohwi)等, 均为亚热带森林中草本层的常见种。
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 大多为中小型附生植物,少土生。根状茎多横走。叶疏生,单叶或一回羽状复叶。孢子囊群圆形、长圆形或线形,生叶背面,无囊群盖。约40属,500种。水龙骨(Polypodiodes niponica (Mett.) Ching),一回羽状复叶,附生于岩石上。根状茎药用。瓦韦(Lepisorus thunbergianus (Kaulf.) Ching)),单叶,孢子囊群着生于中脉两侧各成一行。石韦(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单叶,孢子囊群在中脉两侧排成多行,几布满叶背面。
常见种为水龙骨(Polypodiodes niponica (Mett.) Ching)。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及日本。[1]附生于林下石上或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