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真蘚屬(Bryum),蘚綱的一屬。植物體多密集叢生。葉常內凹,闊卵形、卵形、披針形等,葉基常較狹而下延多有分化的邊緣;中肋1條,多較粗。孢子體的蒴柄多為紅色,上部常彎曲呈弓形,孢蒴多下垂,圓筒形、梨形或棒槌形,蒴齒2層,內外齒等長。本屬種類多變異複雜,已記錄800種以上。其中分布最廣而最常見的為真蘚(即銀葉真蘚)、叢生真蘚等。[1]

目錄

中文名

真蘚屬。

拉丁學名

Bryum

植物界。

苔蘚植物門。

蘚綱。

分布環境

真蘚屬以我國及世界各地分布廣泛的葫蘆蘚為例。

葫蘆蘚為小型土生蘚類,着生在超市與富有有機質的地方,常見於火燒跡地。植物體治理,叢生,莖短小,基部生多數假根,葉叢生於莖中上部,長卵形,中肋一條,葉片全部有一層細胞組成。雌雄同住,雌雄生殖器官的分別生於不同的枝端。產生雄性生殖器官,的枝端葉較大,聚晟枝端如花朵狀,中央有多個呈橘紅色的佩斯或稱隔絲總稱雄器苞。

形態特徵

根據外壁紋飾可分為:類型I,棒狀突起頂端圃鈍;類型Ⅱ,棒狀突起頂端尖或具散突起;類型Ⅲ.棒狀突起頂端膨大成半球形。根據孢子直徑的大小,可分3個類群。

真蘚屬植物,孢子母細胞經減數分裂形成四分體,分離後逐漸發育成球形或近球形的單細胞孢子。孢子多為黃褐色或黃綠色,均具萌發孔(Apern—re),即近極薄壁區。物種間孢子直徑差異較大,最小的為9.8lam,最大的達28.2腫1。在光鏡下觀察,Bryum c0,D .turn等8個種的孢子外壁顯示近於平滑,B.1onchocaulon等5個種的孢子外壁具細疣。然而,掃描電鏡觀察證實,13個種的孢子的外壁均具棒狀突起,但棒狀突起的高度以及頂部的細微結構有差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