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真赏斋帖

真赏斋帖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真赏斋帖

所属年代;明代

形式;丛帖

形制;刻石,纸质墨拓

真赏斋帖:《真赏斋帖》成于1522年(明嘉靖元年),由无锡收藏家、太学生华夏(字中甫)将其“真赏斋”中收藏的魏晋法帖,请挚友文徵明、文彭父子钩摹,由名刻手章简甫刻石。刻石后墨拓成帖。[1]

目录

刻帖概览

【名称】真赏斋帖

【辑集】华夏

【年代】明代

【摹刻】章简甫

【形式】丛帖

【形制】刻石,纸质墨拓

真赏斋帖》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是魏锺繇《荐季直表》,中卷是晋王羲之《袁生帖》,下卷是唐王方庆《万岁通天帖》。并刻岳珂、张雨、陆行直、郑元、袁泰、李应祯、吴宽等跋。每卷文徵明撰跋,末有文彭跋。帖刻不久遭火而毁,复刻稍逊,故有“火前本”与“火后本”分别。火前本、火后本的显著区别是火前本的袁泰跋第十行与第十一行刻时颠倒位置,重刻时纠正过来。火后帖石归金坛王肯堂氏,并入《郁冈斋帖》。清代高士奇说:“摹入真赏斋帖者,以火前刻本较之,毫发不爽”。这因为前后两刻本俱精,实及一人摹勒所刻,但火前本极少,为世人所重。

单帖介绍

真赏斋帖》上卷刻钟繇小楷《荐季直表》一帖。原墨迹为白麻纸唐摹本,第六行首字“民”缺戈画,避李世民讳,是传世钟繇诸帖中惟一的墨迹本。南宋末由内府流出归贾似道,明中叶在沈石田家。沈石田与华夏父亲有交谊,此迹便转归华氏。

一石:钟繇《荐关内侯季直表》小楷正文18行。款1行。

中卷

一石:王羲之《袁生帖》草书3行。25字。一石:陆行直、郑元佑题识。小楷。陆题10行、郑题10行。一石:袁泰题识。小楷。1358年(至正十八年)题19行,1365年(至正二十五年)题13行。一石:李应祯、吴宽题识。小楷。李题8行、吴题6行。下卷

一石:王羲之草书二帖:《姨母帖》草书6行,《初月帖》草书8行;王荟《疖肿帖》。草书4行。一石:王徽之《新月帖》行书6行;王献之《廿九日帖》。行书3行;王僧虔《太子舍人帖》。行书3行。一石:无款。《翁尊帖》草书12行(为王慈书);王慈《卿柏酒帖》。草书5行。范武骑款。一石:无款。《汝比帖》草书6行(亦为王慈书);王志《一日无申帖》草书6行。一石:岳珂倦翁小楷20行;张雨小楷6行;章简勒石题记。一石:文徵明蝇头小楷题识三章42行。分别题钟繇《荐季直表》、王羲之《袁生帖》、王氏《万岁通天帖》。

法帖评价

真赏斋帖》由文徵明父子勾摹,著名刻手镌刻。因此《真赏斋帖》精妙地传达了古人笔法,得到行家的一致称赞,容庚《丛帖目》指出:“其所摹刻华氏《真赏斋帖》、陆氏《怀素自叙》、孙氏《太清楼右军十七帖》,能夺古人精魄,如生动楷法,绝类待诏。”孙矿跋《真赏斋帖》说:“……若《袁生》及唐摹《王相家帖》,笔势飞动,真所谓周昉貌赵郎并得其情性者,止下唐时书丹刻一等,《淳化》、《太清》俱不及也。右军《袁生》,大令《廿九日》、《阁帖》固俱有,何能及此!”

故宫藏本

【名称】真赏斋帖

【数量】一册,44页

【规格】纵27.4厘米,横15厘米

【材质】纸本蝉翼拓

【形制】册页,托裱

世重火前本,然传世希少。 故宫所藏《真赏斋帖》为明拓火前本,淡墨精拓,可谓“纸如黄绢,墨如蝉翼”。

辑刻者简介

辑者简介

华夏,字中甫,号东沙,生卒年未详。他是一位文物收藏家兼书画彝鼎的鉴赏家,世人称他为“江东巨眼”。也由于他家藏书画、金石、鼎彝甚多,故当时名流都要到他的住处荡口鹅湖东沙泾作客。其中沈石田、文征明、祝枝山更是常客。文徵明和他是世交之谊,特意为华夏作过两幅《真赏斋图》,均是晚年代表作,还赠送他书法《出师表》。华夏收藏到王羲之的《袁生帖》,文徵明为之题写其始末,两人情谊之深,于此可见。

华中甫一生对文物保存最大的贡献就是构建“真赏斋”,特别是“真赏斋”中的《真赏斋帖》。除掉名贵书画法帖外,还有夏商周三代鼎彝,也都是难得的精品。文征明在《真赏斋铭》中说:“有贤中父甫,奇文是欣。少也师古,老而弥勤。新斋翼翼,图籍祁祁”,对华夏本人的作为给予称赞,对真赏斋收藏之丰,予以肯定。

刻者简介

章简甫(公元1491年-1572年),明代著名碑刻艺人。1980年,江苏吴县藏书公社潘家祠堂遗址,发现明代《香山潘氏新建祠堂记》碑。祝允明撰,文徵明书并篆额。碑文最后有“嘉靖十七年岁在戊戌二月立石,章简甫刻”字款。碑高167厘米、宽81厘米。碑文楷书24行,计1034字。碑文书法淳熟清劲,镌刻精工端重,字字匀称,一笔不苟。

参考来源

中国书画长廊 第39期 《真赏斋图》 屈健

参考资料

  1. _真赏斋帖_勾摹者再考,道客巴巴 , 2016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