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菜
睡菜 |
中文學名: 睡菜 |
睡菜[1],中藥名。為龍膽科植物睡菜MenyanthestrifoliataL.的全草或葉。分布於東北、西南及河北、浙江等地。具有健脾消食,養心安神,清熱利尿之功效。用於胃炎,消化不良,心悸失眠,濕熱黃疸,膽囊炎,水腫,小便不利或赤熱澀痛。
目錄
別名
入藥部位
性味
歸經
歸心、脾經。
功能主治
健脾消食;養心安神;清熱利尿。主胃炎;消化不良;心悸失眠;濕熱黃疸;膽囊炎;水腫;小便不利或赤熱澀痛[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搗汁。
藥理作用
相關論述
《浙江藥用植物志》:「健脾利濕。主治小便赤澀熱痛,水濕浮腫。」
相關配伍
1、治急性胃炎:睡菜葉10g。水煎,日2次,分服。
2、治精神不安,心悸失眠:睡菜10-20g。水煎服。(1-2方出自《長白山植物藥志》)
採收加工
夏、秋季採收全草或葉,曬乾或鮮用。
化學成分
葉含睡菜苦甙約1%,尚含鞣質、脂肪油等。又含生物鹼0.035%,從中分出龍膽寧鹼、龍膽次鹼、歐龍膽鹼、西藏龍膽鹼。
全草含芸香甙、金絲桃甙、車軸草甙番木鱉甙(即睡菜苦甙)、睡萊根甙乙、雙氫睡菜根甙乙、睡菜根甙甲、開聯番木鱉甙。
地上部分含α-菠菜甾醇、豆甾烯-7-醇等甾醇。花、果含揮髮油,主成分為α-蒎烯、1,8-桉葉素、畢澄茄烯、古芸烯、香橙烯、異戊酸酮等[5]。摘錄《中藥大辭典》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全草長20-30cm。根莖長條形,有節。根莖上端長葉,為三出複葉,葉柄長,小葉無柄。完整葉片稍厚,略呈肉質,長橢圓形,長4-8cm,寬2-4cm,先端鈍尖,基部楔形,上部葉緣微波狀。根莖頂端有花莖,不分枝,長可達35cm,花序總狀。氣微,味微苦[6]。
形態特徵
多年生沼生草本。匍匐狀根狀莖粗大,黃褐色,節上有膜質鱗片形葉。葉全部基生,挺出水面,三出複葉,小葉橢圓形,長2.5-4(8)厘米,寬1.2-2(4)厘米,先端鈍圓,基部楔形,全緣或邊緣微波狀,中脈明顯,無小葉柄,總葉柄長12-20(30)厘米,下部變寬,鞘狀。花葶由根狀莖頂端鱗片形葉腋中抽出,高30-35厘米;總狀花序多花;苞片卵形,長5-7毫米,先端鈍,全緣;花梗斜伸,長1-1.8厘米;花5數;花萼長4-5毫米,分裂至近基部,萼筒甚短,裂片卵形,先端鈍,脈不明顯;花冠白色,筒形,長14-17毫米,上部內面具白色長流蘇狀毛,其餘光滑,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長7.5-10毫米,先端鈍;雄蕊着生於冠筒中部,整齊,花絲扁平,線形,長5.5-6.5毫米,花葯箭形,長1.8-2毫米;子房無柄,橢圓形,長3-4毫米,先端鈍,花柱線形,連柱頭長6-7毫米,柱頭不膨大,2裂,裂片矩圓形。蒴果球形,長6-7毫米;種子臌脹,圓形,長2-2.5毫米,表面平滑,花果期5-7月[7]。
分布區域
分布於東北、西南及河北、浙江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50-3600m的沼澤中成群落生長。
視頻
農村一種獨特野草,吃了就想睡覺,人稱「睡菜」,是治失眠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