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矛盾對立統一

矛盾對立統一

來自 川北在線網 的圖片

矛盾對立統一 唯物辯證法的矛盾範疇是辯證矛盾、客觀矛盾,它是指事物之間或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如一元多元、兩種或多種不同體系的事物等。[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矛盾對立統一

基本屬性 同一性和鬥爭性

領域 哲學

地位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根本屬性

對立和統一是矛盾的兩個根本屬性,矛盾的對立屬性稱作鬥爭性,矛盾的統一屬性稱作同一性。要深刻理解唯物辯證法的矛盾,就必須弄清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的含義以及兩者的相互關係。

基本屬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鬥爭性。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相互貫通有多種表現方式,主要的是相互轉化(一定條件下)或相互滲透。概而言之,同一性有兩個含義: 一是共居,指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共處一個統一體中,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二是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②矛盾的鬥爭性是指矛盾雙方的相互排斥、相互衝突、相互否定、相互離異的趨勢。

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對立面之間內在的有機的,不可分割的聯繫,體現着對立面之間相互吸引相互轉化的性質和趨勢。矛盾同一性有如下表現:

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互為條件,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 這就是說,任何矛盾的對立雙方都不能單獨存在,而是在一定條件下,各以自己的對立方面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如果沒有對方,它自己也將不會存在。"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比如,一塊磁鐵總有南北兩極,這兩極總是不可分割地聯繫着,即使將它切斷、打碎,它仍然是南北兩極同時存在,要想得到只有南極而沒有北極或者只有北極而沒有南極的單磁極是不可能的。如果把它的一極磁性消除了,那麼它的另一極磁性也將同時消失。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這說的正是矛盾的同一性問題。正因為是冤家,是對立面,它們才能聚集在一起,共同維持統一整體的存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生物進化中的遺傳與變異、認識中的真理與謬誤等等,都是這種矛盾雙方同一性的表現。我國古代哲學名著《老子》中有這樣一段話:"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意思是說:有與無,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低,音與聲,前與後,所有這些對立的雙方,都是相互依存着的,沒有甲方就沒有乙方,反之亦然。

矛盾着的對立面之間相互滲透、相互貫通 這是矛盾同一性的更重要的一層含義。矛盾的相互貫通表現為相互滲透和相互包含。矛盾着的每一方都包含和滲透着對方的因素和屬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中有彼、彼中有此。例如吸引中有排斥,排斥中有吸引;化合中有分解,分解中有化合;同化中有異化,異化中有同化;遺傳中有變異,變異中有遺傳;感性認識中有理性認識,理性認識中有感性認識;絕對真理中有相對真理,相對真理中有絕對真理等等。矛盾雙方的相互滲透,是矛盾雙方相互貫通的一種表現,是矛盾雙方在分子、因素或部分上的相互包含、相互交叉。它是從相互依存形式上的相互聯結進到內容上的相互聯結,因而它是比相互依存更前進一步的同一性狀態和階段。

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你能變成我,我能變成你。事物的轉化總是向着自己的他者、即自己的對立面轉化,這也表明對立面之間有互相貫通的性質,有內在的同一性。比如,雞蛋轉化為小雞而不能轉化為石頭;戰爭轉化為和平,和平轉化為戰爭;成功轉化為失敗,失敗轉化為成功,如此等等。矛盾雙方的相互轉化是矛盾雙方聯結達到極端或頂點的狀態,是矛盾雙方在相互滲透中準備起來的整體性的變化。矛盾雙方轉化後形成新的統一體,矛盾雙方又在新統一體的基礎上繼續相互依存,因此它又是相互依存的動態形式。


粗體文字 矛盾的鬥爭性是指矛盾着的對立面之間相互排斥的屬性,體現為對立雙方互相分離的性質和趨勢。矛盾的鬥爭性可以用許多不同的術語來表達,如互相否定、互相反對、互相限制、互相離異、互相分化、互相批評等,這些都是矛盾鬥爭性的具體形式,從不同側面表現着矛盾着的對立面互相排斥的含義。矛盾的鬥爭性是一個最廣泛的哲學範疇,它表現為:

雙方的相互差異

即相互區別和限制,"你不同於我,我不同於你"。例如上與下、左與右、強與弱、大與小、多與少等等。矛盾雙方的對立與鬥爭正是在它們存在這種本質差異的基礎上展開的,矛盾雙方的分離首先體現在本質差別之中。(這點特別要注意讓學生理解:差異就是對立。)

雙方的相互排斥

即"你離開我,我離開你"。相互排除、相互衝突、相互反對等都是這個意思。存在着本質差異的矛盾雙方朝各自相反的方向產生相互作用,形成了進一步相互分離、相互抗爭的態勢。

雙方的相互克服

即"你吃掉我,我吃掉你"。矛盾對立面的相互排斥的進一步發展是相互克服,矛盾雙方都力圖剝奪對方的存在,其結果導致了事物的發展、飛躍。克服是矛盾鬥爭的最高階段的表現,是矛盾雙方相互分離達到極端、頂點的狀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