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所先後
內容簡介
《大學》開篇云:「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本書取「知所先後」為書名,並非有「近道」的企圖,而是本書的內容多涉近代人物、史事和文獻的考索,定其時序,求其始末而已。
書中所收文章,多以散佚文獻和隱晦人事的考證入手。作者認為前一項工作近似於文物殘片的修補綴合 ,通過找尋殘片的邊緣痕跡或原有紋路,使之與已知史事或文獻相印證,以冀稍能發抉幽隱。而社會的變遷,往往以人物的升降為樞紐,因此後一項工作關注「人與人之離合,事與事之交互」,也自然成為鈎沉歷史的必由之路。
作者簡介
書評
這本小書是我近十年來部分文章的合輯,文章風格大體偏於考證一類。我自己感覺做考證跟破案似的,揭示一篇文獻的生命軌跡,驗證一些成說或猜想,其間日拱一卒式的解密,甚至天緣湊巧般的好運,至今想來仍能帶來無窮的樂趣。我不敢說對於考證有何心得,只是在編輯整合這部小書的過程中,重新翻看已經變成鉛字的文字,不免回想起那些趣事,這些往往被隱藏在枯燥瑣碎的考證文字背後了。
有幾篇文章的寫作,都與我的博士論文研究主題「孔教會」有關。比如朱祖謀、張爾田是孔教會在上海發起時陳煥章最為倚仗的遺老之二。尤其是朱祖謀,康有為在指示陳煥章上海創教時,就點名其與沈曾植是維新舊侶,可以援引。朱氏後來又成為孔教會的發起人,並為陳氏《孔門理財學》撰寫跋語,加以鼓吹。而狄郁是孔教會刊物最重要的作者之一,在該會總部遷往北京後,更是其重要的參與者和主持者。但起初除了在孔教會相關文獻得知二人參與外,由於朱祖謀留存多為詩詞,難以解讀利用,而狄郁又聲名不彰,幾乎沒有相關研究,對其具體如何參與以及是否關聯毫不知情。直到讀到白敦仁先生的《彊村語業箋注》,發現《踏莎行 狄文子客淮南過江見訪》一詞,白氏誤將狄文子定為狄平子(狄葆賢),猛然想到「狄文子」很可能便是《孔教會雜誌》中多次出現的「溧陽狄郁文子」。但這畢竟只是姓字的重合,並不足以確證,且已有文獻也遠不足以箋釋《踏莎行》一詞。就在興奮和迷茫俱來時,偶然在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的檢索系統中,用作者信息查詢「狄郁」,赫然出現了「狄郁《七一齋文詩集類編》」的條目。於是立即赴古籍閱覽室調閱,在翻看後發現詩集中有兩首與朱祖謀相關的詩詞,且從詩題一望可知。由此進行比勘考證,原來朱、狄二人從光緒初年便已訂交,且尚有一「夷門十子」的文學圈存在。此前筆者幾乎已查詢了各種數據庫和各大圖書館目錄,均未有收穫,誰能料想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學校圖書館中竟然藏有如此關鍵的線索,回過頭想或許是「天誘其衷」吧。
由此又想起我的一位老師曾經指點過考證的方法,他指出人和書是最重要的線索。故在作文時,我特別喜歡關注文獻的生成、流傳,以及對其中所涉人事的還原、追蹤。有時候是由人及文,有時候則是由文及人。比如書中有關趙元益、張爾田、呂思勉、陳旭麓、陳三才諸文,多是因為對於人物的關注,而延伸到對其散佚文獻的搜羅、考證。而有關張佩綸佚信、章太炎佚信、耆齡日記、陳恭祿史論諸文,則是通過文獻的整理,延伸到所涉人事變遷的梳理。我自認性格褊急,然而發現整理文獻往往有養氣靜心的效用,因此有些文章便是文獻整理工作的副產品。
本書取「知所先後」為名,則是源自《大學》開篇所云:「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當然我並非自認有「近道」的企圖,只是本書的內容多涉近代人物、史事和文獻的考索,旨在定其時序、求其始末而已。書中所收文章,多以散佚文獻和隱晦人事的考證入手。其中前一項工作我覺得近似於文物殘片的修補綴合,通過找尋殘片的邊緣痕跡或原有紋路,使之與已知史事或文獻相印證,以冀稍能發抉幽隱。而因為社會的變遷,往往以人物的升降為樞紐,因此後一項工作關注「人與人之離合,事與事之交互」,便自然成為鈎沉歷史的必由之路。
本書收錄的文章,先後發表在《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歷史教學問題》《上海書評》《史林》《探索與爭鳴》《文匯學人》《新聞出版博物館》《中國出版史研究》等刊物。尤其是《上海書評》,本書中有近半數作品發表其上,其間有幸見證了她從紙質版到新媒體的轉型。書中每篇文章從資料搜集到寫作發表,都得益於眾多師友的指正幫助,有的是參會評議,有的是編輯評審,有的是閒談群聊,凡多一道工序,均是對拙文多一番造就,在此一併深表謝忱。
裘陳江
序於壬寅春夏大疫之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