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知识论是探讨知识的本质、起源和范围的一个哲学分支。目前知识论和认识论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它们是同一个概念,而也有人认为它们其实是存在一些密切联系的两个不同概念注。

目录

被证实的真实的信念

认识论翻译自英文epistemology。关于知识的作品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是柏拉图的《泰阿泰德篇[1],书中他发展了知识的定义。我们知道,想要被定义为知识,它必须是被证实的,并且必须被我们相信是真的。苏格拉底认为这还不够,人们还必须为之找到理由或证明。

柏拉图将知识定义为被证实的真实的信念(被相信的事物)。

这个定义暗示我们不能因为“相信一件事并且那件事是真实的”便说我们知道(了解)这件事。一个没有任何医学知识的病人相信他很快会康复,即便日后事实如此,我们不能说这个病人知道他会好,因为他的相信在当时缺乏证实。

因此知识由于证实而区别于人们所相信并且真实的事。认识论所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恰当地证实真实的相信。人们有时将这称为实证理论。

《泰阿泰德篇》中的定义认为我们可以相信一件事而不去知道它。它暗示我们可以相信一切我们所知道的事。这样,我们可以知道的事是我们可以相信的事的子集。

定义知识的麻烦

哲学史上大部分时间,知识意味着被证实有绝对真实性的相信。任何缺乏绝对真实的都叫做可能的观点。这种观点至少在伯特兰·罗素在20世纪早期的作品《哲学问题》中还很流行。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这种观点开始失去了人们的关注。

在1960年代,爱德蒙德·葛梯尔批评《泰阿泰德篇》的知识定义。他指出,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人所相信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证实,但没有到达绝对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认为这个人并没有得到知识。

先验与后验知识

西方哲学家将知识分为两种:先验与后验。

先验意味着仅凭推理得到的知识(先于经验观察),而不受直接或间接经验(这里经验通常指通过感官对于世界的观察)的影响。

后验指其他种类的知识,也就是知识的得来和证实需要借助经验(经验观察之后),也被称作经验性知识。

知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为是否存在先验综合知识。概括地讲,理性主义者认为存在,因而就要面对“先验综合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相反的,经验主义者认为所有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外界经验的体现,并不存在先验综合知识。

经常被认为有着先验地位(priori status)的知识领域是逻辑数学,他们探讨的主要是抽象的、形式上的对象(客体)。

经验主义者否认这些领域有前知。两个较著名的反驳是这些知识都是通过经验得来的(如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及这些领域不构成真正的知识(如休谟)[2]

视频

知识论 相关视频

《知识论导论》宣传片
《泰阿泰德》

参考文献

  1. 柏拉图《泰阿泰德篇》(中英文本),道客巴巴,2011-08-18
  2. 知识的定义,豆丁,2016-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