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序鹅掌柴
短序鹅掌柴(拉丁学名:Schefflera bodinieri (Levl.) Rehd.)为伞形目五加科鹅掌柴属灌木或小乔木,高1-5米;小枝棕紫色或红紫色,被很快脱净星状短柔毛。圆锥花序顶生,主轴和分枝有灰白色星状短柔毛,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或数个总状排列在分枝上。果实球形或近球形,几无毛,红色,直径4-5毫米。种子的胚乳稍嚼烂状。花期11月,果期次年4月。分布四川、湖北、贵州、云南和广西。生于密林中,海拔400-1000米。
- 中文学名:短序鹅掌柴
- 拉丁学名:Schefflera bodinieri (Levl.) Rehd.
- 二名法:Schefflera bodinieri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纲: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 目:伞形目 Umbelliflorae
- 科:五加科 Araliaceae
- 族:多蕊木族 PLERANDREAE
- 属:鹅掌柴属 Schefflera
- 种:短序鹅掌柴
- 分布区域:四川、湖北、贵州、云南和广西
- 组:伞序鹅掌柴组 Sect. Schefflera
目录
生长环境
生长于密林中,海拔400-1000米。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1-5米;小枝棕紫色或红紫色,被很快脱净星状短柔毛。叶有小叶6-9,稀11;叶柄长9-18厘米,无毛;小叶片膜质、薄纸质或坚纸质,长圆状椭圆形、披针状椭圆形、披针形以至线状披针形,长11-15厘米,宽1-5厘米,先端长渐尖,尖头有时镰刀状,基部阔楔形至钝形,两面均无毛,或下面有极稀疏白色星状短柔毛,边缘疏生细锯齿或波状钝齿,稀全缘,中脉仅下面隆起,侧脉5-16对,上面隐约可见,下面较清晰,网脉不明显;小叶柄长0.2-6厘米,中央的较长,两侧的较短,无毛。
圆锥花序顶生,长不超过15厘米(稀长达30厘米),主轴和分枝有灰白色星状短柔毛,不久毛脱稀变几无毛;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或数个总状排列在分枝上,有花约20朵;苞片早落;总花梗长1-2厘米,花梗长4-5毫米,均疏生灰白色星状短柔毛;小苞片线状长圆形,长约3毫米,外面有毛,宿存;花白色;萼长2-2.5毫米,有灰白色星状短柔毛,边缘有5齿;花瓣5,长约3毫米,有羽状脉纹,外面有灰白色星状短柔毛,毛很快脱净;雄蕊5,略露出于花瓣之外;子房5室;花柱合生成柱状,长约1毫米,结实时长至2毫米以上;花盘略隆起。
果实球形或近球形,几无毛,红色,直径4-5毫米。种子的胚乳稍嚼烂状。花期11月,果期次年4月。
分布范围
分布四川(甘洛、南川)、湖北(来凤、利川)、贵州(遵义、习水、清镇)、云南(广南、蒙自)和广西(凌云、乐业)。模式标本采自贵州。
本种特点
本种小叶片形状变异颇大,或全为线状披针形,或全为长圆状椭圆形,好像是两种不同植物,但有过渡类型,而且其花序、花以及果实都没有什么明显差别。最主要特点是幼枝通常带紫色,小叶片通常膜质或薄纸质,叶缘有细齿,花序短小,有灰白色星状短柔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