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面熊
短面熊(学名:Arctodus),又称为熊齿兽,是一种生活于更新世北美洲已灭绝的熊,生活于大约1千8百万年前至1万1千年前。它们是北美洲早期最常见的熊,尤其在加州[1],外观可能类似现生的棕熊,但有较长的前肢以及更巨大的体型。短面熊属下有2种:体型巨大的巨型短面熊(Arctodus simus)以及体型较小的倭短面熊(Arctodus pristinus),它们的绝种被认为与新仙女木期导致的温度骤降有关。短面熊现存亲缘关系最近的近亲为眼镜熊。
短面熊学名 Arctodus 来自于希腊语,意思为“熊的牙齿”。
目录
演化
短面熊属于眼镜熊亚科,演化自出现于晚中新世的Plionarctos。在南北美洲生物大迁徙时,眼镜熊亚科入侵南美洲,并且演化出细齿巨熊以及现存的眼镜熊。虽然对短面熊的早期历史所知甚少,它后来于80万年前堪萨冰川作用时期广泛分布于北美洲。
巨型短面熊(Arctodus simus)最早出现在80万年前中更新世时期的北美洲,分布范围大致从阿拉斯加至密西西比州。巨型短面熊约在 11,600 年前绝种,化石最早发现于加州沙斯塔县的 Potter Creek Cave。
巨型短面熊是目前北美洲已知体型最大的陆域肉食性哺乳动物(次于细齿巨熊)。一具巨型短面熊的化石在印第安纳州的罗切斯特出土[2],为目前所发现最完整的全身骨骼化石,样本目前保存于芝加哥的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
倭短面熊(Arctodus pristinus)分布于较南方的地区,包括北德州至东纽泽西州、阿瓜斯卡连特斯州、墨西哥。并且在佛罗里达州有大量化石出土,最早的样本出自吉尔克里斯特郡。
描述
根据最近的研究,6具巨型短面熊的样本中有2具估计个900公斤(2,000磅),其中最重的为957公斤(2,110磅)的编号 UVP 015 样本,这代表著这样体型的个体其实比之前预估的还常见[3]。
巨型短面熊后脚站起来时全高 2.4~3.0米(7.9~9.8英尺)[4],而较大型的个体全高则可达 3.4~3.7米(11~12英尺)。四足行走时,肩高为 1.5~1.8米(4.9~5.9英尺),可以与人平视。
在美国密苏里州的河阶洞中,科学家在4.6米(15英尺)高的墙面上发现熊的爪印,这代表著短面熊站起来的高度可以达到3.7米(12英尺)。
参考文献
- ↑ Brown, Gary. Great Bear Almanac. 1996: 340. ISBN 1558214747.
- ↑ Willard, S. Rochester's Giant Bear Gets Famous. fultoncountyhistory.org.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8).
- ↑ Figueirido; 等. Demythologizing Arctodus simus, the 'short-faced' long-legged and predaceous bear that never wa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10, 30 (1): 262–275. doi:10.1080/02724630903416027.
- ↑ Nancy Sisinyak. The Biggest Bear ... Ever. Alaska Fish and Wildlife News. [2008-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