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矫
拼音; jiáo jiǎo
词性; 动词
组词; 矫情
详细解释
举例
矫,直也。――《广雅》
坎为矫輮。――《易·说卦传》
故枸木必将待櫽栝、烝、矫然后直。――《荀子·性恶》
又如:矫矢(矫直箭矢);矫揉(使物或曲或直。矫是改直,揉是变曲);矫直(矫正弯曲使之直);矫枉(矫正弯曲。比喻纠正偏邪)
匡正;纠正
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荀子·性恶》
其刑矫诬。――《国语·周语》
以绳墨自矫。――《庄子·天下》
以身矫之。
另意
矫(矫)jiǎo
⒈将弯曲的东西弄直:~正曲木。〈引〉纠正;改:~枉过正。~正了偏差。
⒉假托,诈称:~令。
⒊强,勇武:~健的步伐。~捷。
⒋举起,抬起来:~首(抬头)。
⒌姓氏,主要在中国北方。
⒍矫 jiāo:古代投壶,箭从壶中跃出而手接之复投谓之"矫"。也称为"骁"。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居夭切《集韵》《韵会》举夭切,$骄上声。《说文》揉箭箝也。《搏雅》直也。《礼·部韵略》揉曲为矫。《易·说卦》坎为矫輮。《疏》使曲者直为矫,使直者曲为輮。《史记·平津侯传》矫矢累弦。《注》正曲使直也。《前汉·成帝诏》民弥惰怠,将何以矫之。《注》矫,正也。《刘勰·新论》搒檠者,矫不正也。
又《玉篇》诈也,擅也。《类篇》妄也。《字汇》托也。通作挢。《书·吕۬》夺攘矫虔。《前汉·高帝诏》作挢虔。《注》称诈为矫,强取为虔。《左传·昭二十六年》矫诬先王。《史记·汲黯传》矫制持节,发河南仓廪,以振贫民。《前汉·高帝纪》羽矫杀卿子冠军。《注》托怀王命而杀之也。《大戴礼》非其事而居之,矫也。
又《尔雅·释训》矫矫,勇也。《博雅》武也。《诗·鲁颂》矫矫虎臣。《周颂》作蹻蹻。《注》武貌。
又强也。《礼·中庸》强哉矫。《荀子·臣道篇》作挢然刚折。《注》强貌。
又《类篇》举也。《陶潜·归去来辞》时矫首而遐观。《扬雄·甘泉赋》作挢首。
又《博雅》飞也。《孙绰·游天台山赋》整轻翮而思矫。《扬子·方言》作䎗。
又姓。《风俗通》晋大夫矫父之后,前汉右将军矫望,后汉逸民矫愼。矫,一作蟜。
又《韵会》娇庙切,骄去声。与挢同。
又诈也。
又强亢貌。
又高举貌。本《毛氏韵增》。
又《集韵》《韵会》$居妖切,音骄。矢跃出也。《神异东荒经》东王公与玉女投壷,每投千二百矢矫。
又矫矫,高举貌。《前汉·叙传》贾生矫矫,弱冠登朝。《师古曰》合韵音骄。
又《字汇补》其娇切,音桥。亦姓也。《史记·仲尼弟子传》江东人矫子庸疵。《注》矫,音桥。师古云:矫疵,字子庸。 与挢蹻蟜$通。《正韵》作同桥,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