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红军烈士墓
石壕红军烈士墓 |
中文名称: 石壕红军烈士墓 位于: 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类型: 德育教育的主要基地之一 发生时间: 1935年1月7日 |
石壕红军烈士墓是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綦江县革命传统教育和青少年德育教育的主要基地之一。[1]
目录
简介
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城,进行休整。中共中央决定于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为了保卫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红一军团红一师在政委刘亚楼指挥下,攻克娄山关,于1935年1月10日,攻占了贵州省桐梓县城。随即,红一军团林彪、聂荣臻、左权等军团领导派先头部队继续向贵州新站、松坎和重庆綦江方向推进。1月15日,红一军团一师二团在团长龙振文、刘瑞龙和政委邓华率领下,进驻素称军事要地的綦江县羊角乡(现属安稳镇)枫香树、大垭口、红稗土,扼守瑶龙山下川黔交界的酒店垭关隘,监视驻扎在川黔边境九盘子一带川军和贵州盐防军。1月21日,红一军团直属队及一、二师8000多人在周恩来、董必武及军团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朱瑞等率领下,以一师作前卫,二师作后卫从松坎出发。经箭头垭(渝黔边境交界处,有一条20多户人家的小街,其大部分归贵州省管辖,小部分归重庆綦江管辖)和黑镜塘,进入川境(现重庆境内),经滴水桥、两河口和麻沟垭,到达綦江石壕镇。当日上午,红二团也奉命从羊角出发经箭头垭分路向石壕进发。21日下午,红一军团到达石壕。1月22日凌晨,红一军团从石壕出发经高石坎、梨园坝向贵州温水、良村、东隍等地进军赤水。
中央红军过綦江保卫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制造了红军主力攻打重庆的阵势,堵截了川军,摆脱了川军尾追计划,为后来的四渡赤水,完成红军战略性转移,创造了宝贵战机。
红军长征经过綦江,牺牲了5名战士。一名是红军司务长。在箭头垭场检查红军纪律,用银元兑换苏区纸币时,为掩护受伤红军战士突围,落入松坎盐防军手中,于次日在羊叉乡(现属石壕镇)茅坝坪坎下的小垭口处英勇就义。另有两名,是1935年二、三月间在石壕李汉坝漆树坪农民李树清家牺牲的姓刘和姓洽红军重伤员,由李树清等掩埋在油港咀岩洞前面。还有两名,是红军到达石壕时因伤势过重而牺牲的伤员。一名死于李汉坝的周家店子道旁,由农民王昌培等就地掩埋;一名死于石壕兴隆村,由当地农民杨玉林等将其生前所带军毯包裹遗体,掩埋于山疙瘩。
后续
解放后,綦江人民念念不忘为了革命而在石壕地区牺牲的红军烈士。綦江县委和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中央红军长征过綦江的历史及长征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发掘,用以对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石壕红军烈士墓是为了迁葬红军长征经过石壕牺牲的5位红军烈士而修建的。1964年、1966年和1972年,石壕乡、羊叉乡的社教工作队和石壕区武装部,先后率领群众,将石壕乡境内的四名烈士遗骨集中迁葬在白果村,并在羊叉乡茅坝坪红军司务长掩埋处修建一座红军纪念碑。1976年、1983年,由市、县有关部门先后拨款,县委、县府指定石壕区委、区公所负责,在石壕场附近的苗儿山麓修建了简易的红军烈士墓,将五位烈士的遗骨迁葬于此。1985年,石壕红军烈士墓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在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之际,綦江县委、县政府集资394000多元,征地8亩,对红军烈士墓重新整修和扩建:石壕红军烈士墓有长征诗碑、烈士墓地、烈士塑像、烈士纪念塔、烈士事迹陈列馆、题词碑林、红军宣传标语碑林等七部分。
走进烈士墓,就可以看见,与绵延的山脉相连的墓冢上树立着5位红军的雕塑:一名拄枪背刀,神色严峻;一名扛枪凝视,似要随时投入战斗;一名背着背包、斗笠,弯下腰来系鞋带;其余两名则相互搀扶,在艰难地跋涉。重现了当年中央红军过綦江的情形,仿佛红军就在我们身边。
参考来源
- ↑ 【寻访红色印记】红军烈士墓:在綦江石壕的那场生死离别 搜狐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