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石家莊福慶寺

石家莊福慶寺

福慶寺位於井陘縣南40公里的國家級風景區--蒼岩山風景名勝區內,東鄰鑾駕山,西連朱會嶺,南接天台山,北與鑾台坡隔寺溝河相望[1] 。占地面積246萬平方米,海拔983米。地理坐標東經113°48',北緯38°13'。福慶寺原名興善寺,相傳為觀音菩薩古老道場[2]

快速導航 : 詞條圖冊

中 文 名 : 福慶寺

面 積 : 246萬平方米

地 址 : 河北省石家莊市

海 拔 : 983米

目 錄

1歷史沿革 2寺院格局 3主要景觀 建築: 壁畫與彩塑:

目錄

歷史沿革

福慶寺風光 據寺中現存最早的宋乾興元年(1022年)《井陘縣大化鄉新修蒼岩山福慶寺碑銘井序》碑文所記,福慶寺原創建於何人何代,在北宋咸平年間(998-1003年)就已失去了考核的依據。碑文中還記載了,宋咸平五年(1002年),五台山華嚴宗僧人詮悅,由華嚴寺來此重修廟宇的情景。尤為重要的是詳細記敘了詮悅與另一憎人智簧,到譙郡上疏真宗,要求批准重修蒼岩山寺,以及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敕賜「福慶寺」寺名的經過,從此,蒼岩山佛寺,正式定名為福慶寺。建國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蒼岩山的管理。1956年省人民政府將蒼岩山定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並撥款重修廠寺內的主要建築,使之 福慶寺

基本恢復下原貌。「文化大革命」中,蒼岩山一度遭到嚴重破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會議後,隨着旅遊事業的發展,經過省、地、縣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於1979年5月正式開放。1980年省文管處、石地外辦局和縣財政撥款63000元,進行了重點建設。1982年,河北省政府再次公布蒼岩山福慶寺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幾年來,到這裡遊覽的人越來越多。1988年蒼岩山風景區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寺院格局

位於石家莊市。 福慶寺 從橋樓殿再向北行,就是福慶寺,該寺的主體建築是南陽公主祠,據說南陽公主當年就居住在此。祠寬3間、進深1間,單檐歇山式黃綠琉璃頂。祠內正面3龕中間端坐着南陽公主彩塑,神情悠然自得,兩側各塑4個站立的樂女,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山牆上還繪有公主修身得道、濟世救人的彩色壁畫。另有個幽深的石洞,傳說為公主的寢室。 福慶寺 福慶寺位於井陘縣南 40 公里的國家級風景區——蒼岩山風景名勝區內,東鄰鑾駕山,西連朱會嶺,南接天台山,北與鑾台坡隔寺溝河相望。占地面積 246 萬平方米,海拔 983 米。地理座標東經 113° 48′,北緯 38° 13′。據寺中現存最早的宋乾興元年 (1022 年 ) 《井陘縣大化鄉新修蒼岩山福慶寺碑銘井序》碑文所記,福慶寺原創建於何人何代,在北宋咸平年間 (998-1003 年 ) 就已失去了考核的依據,那時僅在當地人中傳說此寺「舊名興善寺」,「昔有公主於此出家」。碑文中還記載了,宋咸平五年 (1002 年 ) ,1956 年省人民政府將蒼岩山定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並撥款重修廠寺內的主要建築,使之基本恢復下原貌。1980 年省文管處、石地外辦局和縣財政撥款 63000 元,進行了重點建設,新建外賓餐廳和山門各一處,翻修了橋樓殿,天王殿等七座廟宇,恢復了橋樓殿、公主祠內的彩塑,並在山下建停車場兩個。此外又新建從萬仙堂到「孤石古柏」,隨山勢蜿蜒長約一華里的東天門盤山小道。1988 年蒼岩山風景區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福慶寺在 1986 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井陘縣誌 》 中,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員孟繁峰先生。天王殿內,畫幅均為 4.65x2.05 米。兩幅壁畫的內容,都是南陽公主的神話故事。大體可分為:禮儀、落難、削髮、修道、顯靈、敕封、佑民、行雨八部分。從內容的連貫和畫風的相同來看,兩壁之畫當同出於晚清一個民間藝人之手。寺中的塑像均是井陘礦區民間藝人胡樓樓 1980 年的作品。比較成功的足殿中所塑的十八羅漢。

衣飾貼切、利落、線條流暢,明快。頭上各挽宮式髮髻,佩飾艷美而不俗。面部神情和所持姿態的塑造根據不同職司各有不同特點:有的凝神斂唇,專注於吹奏;有的笑意融融,歡快地擊打;有的眉梢眼角流露出含蓄的喜悅,信手撥彈;有的微向前傾,笑盼同伴,神采流動。她們相向而立,歡快、明朗、節奏和偕,似乎忘卻了佛界的森嚴和自身的等級,盡情地奏出滿堂動人的仙樂。他們的形象親切愉快而不是冷漠、僵持、高不可攀,這組伎樂彩塑和十八羅漢中成功之作,表現出作者的精湛技藝和在寫實方面已達到的相當水平。[1]

福慶寺院內,還有蒼山書院、萬仙堂、大佛殿、峰迴軒、磚塔等建築及數座碑碣,雕樑畫棟,玲瓏典雅

主要景觀

福慶寺坐落在河北省著名遊覽勝地蒼岩山中。這裡峰奇、石異、谷幽,自古享有「五嶽奇秀攬一山,太行群峰唯蒼山」之盛名。福慶寺所倚山峰海拔983米,憑蒼岩之山勢,又經歷代修建,逐漸演變成為佛教聖地。福慶寺原名「興善寺」,創建於隋朝,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相傳隋煬帝之長女南陽公主曾深居蒼岩山,以石泉水沐浴,治癒癬疥,後削髮為尼,長居於此,故建該寺。現存建築大都是清代遺物,具有十分明顯的地方特色。

福慶寺風景

福慶寺蒼岩山福慶寺內,洞底怪石嶙峋,谷中鳥鳴叢林,山腰峰迥路轉,崖頂古柏懸空。橋樓飛架斷崖上,古剎隱居峭壁間,諸景融聚一體,別具一恪。這裡自然風景與人文景觀巧妙結合,構成了著名的「蒼岩山十六景,」引人步步入勝。建築依山就勢,迂迥曲折,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宜建則建,宜空則空,把大自然裝點得和諧得體。飛架於崖間的橋樓殿,充分體現了古代高超的建築藝術和豐富的審美觀,是一組藝術價值很高的建築物。福慶寺建築群,按其空間布局大體可分為下、中、上三個層次。主建築物在中層的斷崖峭壁之間。

福慶寺內古柏蒼勁傲然、雄偉挺拔,白檀包石貼岩千姿百態。白檀學名青檀,是蒼岩山獨特的名貴樹種,它根系發達,皮薄心空,奇形怪狀,構成福慶寺又一大景觀。福慶寺歷史悠久,古蹟甚多,又有着關於「蒼岩聖母」南陽公主(民間叫三皇姑)的傳說,致使香火久盛不衰。在歷史上福慶寺是臨濟宗較大的寺廟之一,加之歷代均有擴建修葺,從而積澱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如今雖然帶有較濃的「三教合一」色彩,但仍以佛為主,是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相融相即的一種生動體現。

建築

福慶寺為山門牌樓、山門鐘樓、蒼山書院、碑院戲樓、萬佛堂、千手觀音殿(已毀)、行宮(已毀)、跨虎登山以及三百餘級的石階梯等。福慶寺山門前,白鶴泉從岸邊石罅中湧出匯入寺溝,瑟瑟之聲如漱,前人譽為「風泉漱玉」。福慶寺浴龍池左上方的滴水崖及迥音谷瀑布,懸崖壁立,平日水滴下落,似「睛天飛雨」,如遇大雨,水簾飛卷,分外壯觀中層建築砍次為靈宮殿、龍王廟、天王殿、橋樓殿、大石橋、力佛殿、棧道、梳妝樓、關帝廟、藏經樓、煙霞山房、子孫殿、先賢祠、蓮花經塔、公主祠、猴王廟、南天門、東夭門等。寺廟主體橋樓殿的設計構築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橋樓殿修建在高達二十多丈、南北對峙的懸崖絕壁上,這裡飛架着單孔弧形石橋三座,其中兩座橋上,建造了形制相同、大小有別的兩座建築,即天王殿和橋樓殿。橋樓殿高聳險峻,構造精巧,為二層樓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重檐歇山頂。殿頂蓋琉璃瓦,大脊為琉璃花脊。殿內有壁畫,梁枋施彩繪,金碧輝煌。橋下為一長澗,建石蹬三百六十多級。石蹬盡處,天王殿建築秀麗多姿,「殿前無燈憑月照,山門不鎖待雲封」的草書金字對聯,高懸在殿門前,瀟灑古雅。從澗底仰望,青天一線,橋樓凌空,宛如彩虹高掛,故稱「橋殿飛虹」。更令人驚絕的是,由於空中彩虹流動,好似橋殿也在跟着飄動,古人有詩讚曰:「千丈虹橋望人微,天光雲彩共樓飛」。站在橋上憑欄俯視,百丈斷崖,其勢撼人;澗底香道遊客,高不盈尺。總之,橋樓殿將澗、橋、樓、殿融為一體,天趣與人工結合,達到了完美的境地。  福慶寺自橋樓殿北行,禪房、碑碣、峰迥軒、古塔,迤邐不絕,直達公主祠。祠內倚絕壁,外臨斷崖。祠中有隋煬帝長女南陽公主塑像,兩壁塔上有大幅壁畫。這些壁畫與寺中橋樓殿和天王殿中的畫幅一樣,均為4.65*2.05米,線條流暢,人物自然,施彩精細,達到了;較高造詣上層部分有公主墳、玉皇廟、王母殿和塔林。古老的妙法蓮華經寶塔於金末元初修建,至今屹立在僧人塔林之中。寺中現存碑石計l65通之多,有宋碑2通、金碑7通,元碑1通、明碑10通、清碑107通、民國碑12通,重要的有福慶碑、透龍碑;其中列為蒼岩山十六景之一的「尚書古碣」,碑文撰寫書丹,均出自明代吏部尚書喬宇之手,在書法、文獻方面均有相當的價值,碑文勒刻與碑身雕琢等,均屬上乘之作。福慶寺古今匾額題詠眾多,共五十餘首,或抒情,或狀景,有着濃厚的雅氣、畫意與詩情。北魏年代的玉璽墩配,為省級重點文物。

壁畫與彩塑

詮釋 對福慶寺內壁畫與彩塑做了如下精湛的評述與準確生動的詮解:福慶寺現僅天王殿、橋樓殿、公主祠三處尚存壁畫。均為清代、民國間的作品。

特點

福慶寺天王殿內,門左右兩壁上墨繪兩金剛像,畫工草率,水平不高。橋橫殿南、北壁面繪有以釋迦及其弟子說法布道及唐僧師徒取經為題材的壁畫,因剝落較為嚴重,相當一部分已模糊不清。從保存較好的部分大體上可以看出,畫面設色簡單,線條軟弱,人物神態的表現也不甚生動。保存完整,畫工細緻的,當是公主祠中的大幅壁畫。畫在南北兩壁上,畫幅均為4.65x2.05米。兩幅壁畫的內容,都是南陽公主的神話故事。大體可分為:禮儀、落難、削髮、修道、顯靈、敕封、佑民、行雨八部分。從內容的連貫和畫風的相同來看,兩壁之畫當同出於晚清一個民間藝人之手。在技藝方面,線條的勾勒施彩,人物神態的掌握都較自然,準確,特別是南壁『奏討敕封』,『敬送敕旨』及『灌溉湖淮』等組中所描繪的官民人等,可算是晚清寫實之作。寺中的塑像均是井陘礦區民間藝人胡樓樓1980年的作品,橋樓殿中的釋迦佛、盧佛,藥師佛和懸塑觀音,雖手法細膩.但造形、神態看不出各自的區別。比較成功的足殿中所塑的十八羅 福慶寺漢。

刻畫

福慶寺人物性格的刻畫,風格的寫實,都有可取之處。其中有四尊「羅漢」,肌體的逼真,喜、笑、疼、癢等各種表情的把握都恰到好處,使人物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塑像

公主祠中三尊公主的塑像,雖人物的造型和細部的描繪,都見功力,但神態的莊重、高貴有餘,普濟眾生的慈祥不足,亦使人有三尊一面的感覺,個性不太突出。公主祠中十尊彩塑伎樂侍女,則是最為成功的作品。她們分別手持雲鐃、阮、木魚、簧管、雲鼓、鈸、笙、笛、琵琶、玲,做吹、彈、擊、奏狀,分置於南北山牆前。十人各着不同款式的宮裝。

參考資料: 1. 蒼岩山福慶寺 . [引用日期2014-01-17] 詞條標籤: 河北 石家莊 風景名勝 合作編輯者:

視頻

福慶寺概念宣傳片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