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石抹宜孫(?-1359) 字申之,今山西省高平市石末村人。

石抹宜孫

據《澤州府志》記載:石末原名叫蒲曲鎮,後改名叫蟠龍鎮,蟠龍鎮原來有90%的人都姓石末【羊頭山紀念館就能找到石末複姓】,五代十國期間有石末的驕子石末宜孫鎮守邊關,因奸臣嫌其權力太大,就在皇帝面前誣告其有謀反之心,昏庸的皇帝偏聽偏信,竟下聖旨滿門抄斬,石末宜孫家族在本村為人很好,因此石末村其他姓氏的老百姓把石末宜孫的一個兒子護送逃走,為石末家族留下了後代,這個兒子逃到了浙江溫州一帶,後來隱姓埋名。就像慕容家族一樣後來改成了姓興,但石末家族後來改成姓啥了不詳。沒過多久新帝登基後,為石末宜孫平凡昭雪,為紀念石末宜孫,在出東村處修建了閣樓將蟠龍鎮改成了石末鎮。

目錄

人物簡介

元末將領,字申之,今山西省高平市石末村人。其先世為遼之迪烈糺人。父石抹繼祖為沿海上副萬戶。他襲父職,守處州(今浙江省麗水縣)。1351年,方國珍起海上,江浙行省命他守溫州(今溫州市)。時福建農民起義軍攻處州,被他鎮壓,升浙東宣慰副使。又用劉基胡琛等參謀軍事,鎮壓當地山區農民起義軍。1358年,朱元璋進入蘭溪(今浙江省蘭溪縣),石敗績,任浙江行省參知政事。1359年,朱元璋進入處州,他敗逃至慶元(今浙江省慶元縣),戰死。[1]

史籍記載編

石抹宜孫,字申之。其先遼之迪烈糺人。五世祖曰也先,事太祖為御史大夫,自有傳。也先之曾孫曰繼祖,字伯善,襲父職,為沿海上副萬戶。初以沿海軍分鎮台州,皇慶元年,又移鎮婺、處兩州。馭軍嚴肅,平寧都寇,有戰功;且明達政事,講究鹽策,多合時宜。為學本於經術,而兼通名法、縱橫、天文、地理、術數、方技、釋老之說,見稱薦紳間。宜孫其子也。

宜孫性警敏,嗜學問,於書務博覽,而長於詩歌。嘗借嫡弟厚孫廕,襲父職,為沿海上副萬戶,守處州。及弟長,即讓其職還之,退居台州。至正十一年,方國珍起海上,江浙行省檄宜孫守溫州,宜孫即起任其事。其年閩寇犯處州,復檄宜孫以兵平之。以功升浙東宣慰副使,分府於台州。頃之,處之屬縣山寇並起,宜孫復奉省檄往討之。至則築處州城,為禦敵計。十七年,江浙行省左丞相達識鐵睦邇承制升宜孫行樞密院判官,總制處州,分院治於處。又以江浙儒學副提舉劉基為其院經歷,蕭山縣尹蘇友龍為照磨,而宜孫又辟郡人胡深、葉琛、章溢參謀其軍事。處為郡,山谷聯絡,盜賊憑據險阻,輒竊發,不易平治。宜孫用基等謀,或搗以兵,或誘以計,未幾,皆殲殄無遺類。尋升同僉行樞密院事。當是之時,天下已多故,所在守將各自為計相保守。於是浙東則宜孫在處州,邁里古思在紹興為稱首。

十八年十二月,大明兵取蘭溪,且逼婺,而宜孫母實在婺城。宜孫泣曰:「義莫重於君親,食祿而不事其事,是無君也;母在難而不赴,是無親也。無君無親,尚可立天地間哉!」即遣胡深等將民兵數萬往赴援,而親率精銳為之殿。兵至婺,與大明兵甫接,即敗績而還。時經略使李國鳳至浙東,承制拜宜孫江浙行省參知政事,階中奉大夫。明年,大明兵入處州,宜孫將數十騎走福建境上,欲圖報復,而所至人心已散,事不可復為。嘆曰:「處州,吾所守者也。今吾勢已窮,無所於往,不如還處州境,死亦為處州鬼耳!」既還,至處之慶元縣,為亂兵所害。事聞,朝廷贈推誠宣力效節功臣、集賢大學士、榮祿大夫、上柱國,追封越國公,諡忠愍。

歷史記載

邁里古思者,寧夏人也,字善卿。至正十四年進士,授紹興路錄事司達魯花赤。苗軍主將楊完者在杭,縱其軍鈔掠,莫敢誰何,民甚苦之。俄有至紹興城中強奪人馬者,邁里古思擒斬數人,苗軍乃懼,不敢復至其境。邁里古思名聲遂大振。會江南行台移治紹興,檄邁里古思為行台鎮撫,乃大募民兵,為守御計。處州山賊焚掠婺之永康、東陽,邁里古思提兵往擊之,與石抹宜孫約期夾攻其巢穴,山賊以平。擢江東廉訪司經歷,仍留紹興,以兵衛台治。時浙東、西郡縣多殘破,獨邁里古思保障紹興,境內晏然,民愛之如父母。江浙省臣乃承制授行樞密院判官,分院治紹興。

會方國珍遣兵侵紹興屬縣,邁里古思曰:「國珍本海賊,今既降,為大官,而復來害吾民,可乎!」欲率兵往問罪。先遣部將黃中取上虞,中還,請益兵。是時朝廷方倚重國珍,資其舟以運糧,而御史大夫拜住哥,與國珍素通賄賂,情好甚厚,憤邁里古思擅舉兵,恐且生事,即使人召邁里古思至其私第,與計事,至則命左右以鐵槌撾死之,斷其頭,擲廁溷中。城中民聞之,不問男女老幼,無不慟哭者。黃中乃率其眾復仇,盡殺拜住哥家人及台府官員掾史,獨留拜住哥不殺,以告於張士誠,士誠乃遣其將以兵守紹興。拜住哥尋遷行宣政院使,監察御史真童糾言:「拜住哥陰害帥臣,幾致激變,不法不忠,莫斯為甚。宜稽諸彝典,置於嚴刑。」於是詔削拜住哥官職,安置潮州,而邁里古思之冤始白。

參考文獻

  1. 石抹宜孫. [201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