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石莼UlvalactucaL.属于绿藻门,石莼目,石莼科,石莼属。亦称海白菜、海青菜、海莴苣、绿菜、青苔菜、纶布,属常见海藻。片状,近似卵形的叶片体由两层细胞构成,高10—40厘米,鲜绿色,基部以固着器固着于岩石上,生活于海岸潮间带,生长在海湾内中、低潮带的岩石上,东海、南海分布多、黄海、渤海稀少。

  • 中文学名: 石莼
  • 别 称: 海菜、石菜、海莴苣
  • 二名法: Ulva lactuca L
  • 界: 植物界
  • 门: 绿藻门 Chlorophyta
  • 纲: 石莼纲 Ulvophyceae
  • 目: 石莼目 Ulvales
  • 科: 石莼科 Ulvaceae
  • 属: 石莼属 Ulva
  • 种: 石莼
  • 分布区域: 东海、南海分布多、黄海、渤海稀少。
  • 水质要求: 中
  • 喂养难易度: 5粒星为最难
  • 常见水域: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红海

目录

石莼提取物

石莼提取出来的石莼聚糖类似透明质酸,在透明质酸的结构中含有D-葡糖醛酸,而石莼聚糖的结构中也含有D-葡糖醛酸。

石莼聚糖起到了与透明质酸类似的作用,为角质 层提供保湿功效,并调节角质层的特性。石莼聚糖可以 锁住水份,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水份在维持肌肤的弹 性和干燥脱皮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硫酸软骨素含有D-葡酸醛酸,类似石莼聚糖,软骨素具有保湿、治愈、舒缓肌肤 并加强细胞外基质的作用。

植物介绍

石莼干品每百克含水分11.5 克,蛋白质3.6 克,粗纤维6.69 克,还含有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麦角固醇等成分。

石莼性味甘咸寒,具有软坚散结、利水解毒等功效。

1.石莼,又名:菜石莼。 藻体黄绿色,长10~30厘米,可达40厘米。体近似卵形,边缘常略有波状,或呈广宽的叶片状。体厚在45微米上下。生长在海湾内,中潮带及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2.石莼也叫玉藻。

它的叶片与玉石相似,在阳光下晶莹剔透。

释名信息

石莼出自海边,附石而生。茎长两三寸,颜色青而滑,又很光莹。茎间有桠,桠中生花。石莼的形状像豆,叶子比铜钱大,像慈姑叶。

植物性味

味甘,性平,无毒。

石莼功效

· 促进聚糖合成

· 透明质酸合成促进剂提升保湿度 – 改善皮肤弹性

· 羟脯氨酸——促进大量的蛋白多糖

· 改善皮肤光泽度

· 减缓皮肤衰老 - 改善皱纹

主治下水,利小便;治风秘不通,五膈气,小腹结气,可煮汤饮用。所以人用它来治疳疾。[1] [2]

食疗价值

石莼科植物石莼或孔石莼等的叶状体。又称石被、纸菜、海莴苣、海白菜、大腹消、蛎皮菜。石莼分布于我国浙江至广东海南岛,以及黄海,渤海沿岸;孔石莼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沿海地区及长江以南的东海和南海沿岸。冬、春季采收。洗净,干燥备用。

[性能]味甘、微咸,性凉。能软坚散结,清热润燥,利小便。

[参考]石莼含蛋白质、粗纤维、二氧化硅、钠、钙、镁和酸性多糖、糖醛酸等;孔石莼含蛋白质、脂肪、戊聚糖、氨基酸、脂肪酸、香荚兰醛、生物素、维生素B12等成分。

[用途]用于瘿瘤,瘰疬;暑热烦渴,咽喉干痛;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煎汤,或煮食。

[附方]石莼汤:石莼30~60g,加水煎汤服。源于《海药本草》。本方取石莼清热利尿的作用。用于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此外亦可作清凉剂用。[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