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漁港
沿革
石門漁港鄰近石門市區,日治時期即為一小型避風港,1933年(昭和八年)修築一防坡堤,唯港內設施簡陋,大多數為傳統帆船,主要從事沿海漁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毀於砲火。
1955年由臺灣省政府漁業局撥款整修,計完成北堤32公尺、南堤40.7公尺及曳船道1處,可供當地小型船筏停靠。
1973年發布實施的「石門都市計畫」,石門漁港在計畫書中被列為港埠用地,於2019年時改為港埠專用區,並將新增相關使用規定。
1993年臺北縣政府為改善本港進港條件,將港口消波堤延長58公尺,1997年再延長防波堤33公尺,延長後港口已獲改善,由於港區南側由北海岸風景區管理所(簡稱北管所,現北觀處)闢建遊艇碼頭泊區,約可容納30艘30噸級遊艇停泊,後因產權問題和營運不善而閒置。[2]為維持該泊區之穩靜,由北管所投資,將防波堤堤線轉向西,延長約70公尺以阻擋東北向波浪。2000年因曳船道損壞而進行改建,2006年時任石門鄉長梁玉雪推動石門洞觀光產業改造案,透過該選區立委吳育昇與觀光局、北觀處官員協商,行政院同意分兩期補助,以總經費1.8億元進行土地徵收和景觀改造,範圍包括了石門漁港。[3]
自2014年起,因設籍漁船過少,被漁業署列為低度使用之二類港,不予補助經費修繕港內設施。[4]
本港船隻多於北部沿海從事流刺網、延繩釣等漁業,漁獲物以捕撈龍蝦、鮸魚、白腹魚等高經濟價值魚種為主,多直接運往鄰近餐廳,龍蝦銷售主要透過富基漁港魚貨直銷中心直銷及外銷日本。
周邊
參考文獻
- ↑ 北海岸風景特定區計畫 (PDF). 新北市政府. 2014-11.
- ↑ 黃其豪. 整頓石門洞 投資1.8億改造景觀. 自由時報. 2006-06-18.
- ↑ 石門洞風景區暨遊艇碼頭. 玩全台灣旅遊網.
- ↑ 主管法規查詢系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