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牆
砂岩牆是穿插貫入於岩石中的板狀和脈狀砂岩體 ,主要是未固結的碎屑物質液化後貫入到裂隙中形成的,形態複雜,規模差別極大,內部常具流動構造,反映液態的液化碎屑物質的貫入-變形作用, 往往與古地震有關。
目錄
定義
碎屑岩脈通常垂直或接近垂直穿插岩石。常見數厘米寬度的,但長度變化範圍從毫米到米。長度通常遠大於寬度。一般不會單獨出現,通常是由成百上千條岩牆(脈)聚集成岩牆(脈)群
鑑別特徵
砂岩牆(脈)在成岩後期與泥裂中脈狀砂質充填物外觀十分相似,都是泥岩中存在的脈狀砂質條帶,且往往與泥岩層垂直,特別是規模尺度較小的砂岩脈更易與之混淆。但二者在形成機制、形成環境和剖面形態並不相同,據此能夠把二者區分開。
形成機制 砂岩脈是地震誘發未成岩固結的砂岩液化後刺入滲透性差的圍岩(泥岩、頁岩常見),多數從下向上刺入,也有向下或與圍岩斜交產狀;泥裂中的脈狀砂質充填物是泥裂形成後,後期沙灌入的結果,是從上向下進入,是判別岩層頂底的主要標誌之一。
形成環境 砂岩脈既可以發生在陸上也可以在水下或較深水下;而泥裂中的砂質脈狀充填物只能形成於陸上暴露環境中(淺水中)。
剖面形態 砂岩脈往往沒有固定的形狀,腸狀、板狀等形狀常見,砂岩脈往往使圍岩發生牽引變形;泥裂中脈狀砂質充填物剖面均呈上粗下細的「V」字形,圍岩不變形。[1]
成因
通常由地震擾動和高含水沉積物液化生成。這種類型的例子是很多的。 在一定的地質環境下是古地震的指標。 地震發生過程中沉積物易發生張離,液化的泥沙或灰泥沿地震裂隙溢出 、充填或穿插而形成,研究認為這是古地震的典型標誌之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