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磁盤,是指利用磁記錄技術 存儲數據的存儲器[1]

磁盤

磁盤是計算機主要的存儲介質,可以存儲大量的二進制數據,並且斷電後也能保持數據不丟失。早期計算機使用的磁盤是軟磁盤(Floppy Disk,簡稱軟盤),如今常用的磁盤是硬磁盤(Hard disk,簡稱硬盤)。[2]

目錄

基本介紹

拼音:cí pán

英語: Disk

日語: ディスク

計算機的外部存儲器中也採用了類似磁帶的裝置,比較常用的一種叫磁盤。

將圓形的磁性盤片裝在一個方的密封盒子裡,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磁盤表面劃傷,導致數據丟失。

硬盤:增將圓形的磁性盤片裝在一個方的密封盒子裡 有了磁盤之後,人們使用計算機就方便多了,不但可以把數據處理結果存放在磁盤中,還可以把很多輸入到計算機中的數據存儲到磁盤中,這樣這些數據可以反覆使用,避免了重複勞動。

可是不久之後,人們又發現了另一個問題:人們要存儲到磁盤上的內容越來越多,眾多的信息存儲在一起,很不方便。這樣就導致了文件的產生。

只有低格才對硬盤有很大的傷害,其它的讀寫是不要緊的

發展狀況

世界第一台硬盤存儲器是由IBM公司在1956年發明的,其型號為IBM 350 RAMAC(Random Access Method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這套系統的總容量只有5MB,共使用了50個直徑為24英寸的磁盤。1968年,IBM公司提出「溫徹斯特/Winchester」技術,其要點是將高速旋轉的磁盤、磁頭及其尋道機構等全部密封在一個無塵的封閉體中,形成一個頭盤組合件(HDA),與外界環境隔絕,避免了灰塵的污染,並採用小型化輕浮力的磁頭浮動塊,盤片表面塗潤滑劑,實行接觸起停,這是現代絕大多數硬盤的原型。

1979年,IBM發明了薄膜磁頭,進一步減輕了磁頭重量,使更快的存取速度、更高的存儲密度成為可能。20世紀80年代末期,IBM公司又對磁盤技術作出一項重大貢獻,發明了MR(Magneto Resistive)磁阻磁頭,這種磁頭在讀取數據時對信號變化相當敏感,使得盤片的存儲密度比以往提高了數十倍。1991年,IBM生產的3.5英寸硬盤使用了MR磁頭,使硬盤的容量首次達到了1GB,從此,硬盤容量開始進入了GB數量級。IBM還發明了PRML(Partial Response Maximum Likelihood)的信號讀取技術,使信號檢測的靈敏度大幅度提高,從而可以大幅度提高記錄密度。

目前,硬盤的面密度已經達到每平方英寸100Gb以上,是容量、性價比最大的一種存儲設備。因而,在計算機的外存儲設備中,還沒有一種其他的存儲設備能夠在最近幾年中對其統治地位產生挑戰。硬盤不僅用於各種計算機和服務器中,在磁盤陣列和各種網絡存儲系統中,它也是基本的存儲單元。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微硬盤的出現和快速發展為移動存儲提供了一種較為理想的存儲介質。在閃存芯片難以承擔的大容量移動存儲領域,微硬盤可大顯身手。目前尺寸為1英寸的硬盤,存儲容量已達4GB,10GB容量的1英寸硬盤不久也會面世。微硬盤廣泛應用於數碼相機、MP3設備和各種手持電子類設備。

另一種磁盤存儲設備是軟盤,從早期的8英寸軟盤、5.25英寸軟盤到3.5英寸軟盤,主要為數據交換和小容量備份之用。其中,3.5英寸1.44MB軟盤占據計算機的標準配置地位近20年之久,之後出現過24MB、100MB、200MB的高密度過渡性軟盤和軟驅產品。然而,由於USB接口的閃存出現,軟盤作為數據交換和小容量備份的統治地位已經動搖,不久會退出歷史舞台。

磁盤產生

增將圓形的磁性盤片裝在一個方的密封盒子裡 有了磁盤之後,人們使用計算機就方便多了,不但可以把數據處理結果存放在磁盤中,還可以把很多輸入到計算機中的數據存儲到磁盤中,這樣這些數據可以反覆使用,避免了重複勞動。

可是不久之後,人們又發現了另一個問題:人們要存儲到磁盤上的內容越來越多,眾多的信息存儲在一起,很不方便。這樣就導致了文件的產生。

磁盤設備

磁盤設備應包括磁盤驅動器、適配器及盤片,它們既可以作為輸入設備,也可作為輸出設備或稱載體。控制軟盤讀和寫,即輸入或輸出是由磁盤驅動器及其適配器來完成的,從功能上來說,一台磁盤設備與一台錄放機的作用是相同的,一盤錄音帶可反覆地錄音,那麼軟盤片或硬盤片,或稱信息載體,也可以反覆地被改寫。

實際工作原理

利用電流的磁效應

磁盤被寫保護的解決方法

1. 利用註冊表解決磁盤被保護:

進入註冊表編輯器,單擊開始菜單---選擇運行「REGEDIT

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torageDevicePolicies項,

將右側窗口中名為WriteProtect的鍵值改為0,若沒有這個選項鍵值就在同目錄下建立這一項並把鍵值改成0.

2. 更改磁盤策略

當重啟後再次出現寫保護問題時請進行如下操作

1、選擇U盤符右鍵-屬性-硬件

2、選擇U盤以清華普天為例如圖示

3、選擇屬性-策略

4、將策略改為如圖所示。

問題解決。因為本人是按照如上兩個步驟進行的更改,各位網友可以不用轉化格式進行後面的更改策略的方法試一下是否可行,如可行最!除修改註冊表方法外兩種只能當次解決U盤的寫保護,請謹慎選用, 最好不要進行轉化格式操作,如果進行了格式轉換,FAT32轉NTFS數據不會丟失,待U盤恢復正常後可格式化至FAT32, FAT32至NTFS轉化簡單,但反過來就麻煩了,並且轉完後數據易丟失。

磁盤檢查步驟

1、在Cortana搜索欄輸入「事件查看器」後回車,或者在開始按鈕點右鍵,選擇「事件查看器」。

2、在左邊欄展開「Windows日誌」,選擇「應用程序」,從右邊欄選擇「篩選當前日誌」。

3、在窗口正中間一行輸入事件ID「26226」,點擊「確定」。

4、在「事件查看器」主窗口中間就可以看到目前已有的日誌。單擊所需日誌,下方就會給出該日誌信息,此時點擊「詳細信息」可查看日誌內容。

注意:上述「事件ID」序號只適用於Win8.1/Win10,Win7用戶若想查看,需輸入「1001」。

故障分析

進入「我的電腦」本地磁盤雙擊打不開的情況很普遍,只能通過資源管理器打開。雙擊打不開盤符的狀況一般都是autorun病毒引起,通常我們的解決方法如下:

刪除autorun.inf文件

打開「我的電腦」,依次單擊「工具→文件夾選項→查看」,選中「顯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夾」後「確定」,然後用「資源管理器」打開各個分區,若發現各分區根目錄下有autorun.inf隱藏文件,刪除它們並重啟電腦。

重新設置打開方式

同樣打開「我的電腦」,依次單擊「工具→文件夾選項→文件類型」,找到「驅動器」並選中,然後單擊「高級」按鈕,彈出「編輯文件類型」窗口,再單擊「新建」,如圖,在操作里輸入「open」,在「用於執行操作的應用程序」里輸入「explorer.exe」,點「確定」後返回到「編輯文件類型」窗口,選中「open」且單擊「設為默認值」,最後單擊「確定」,重新啟動電腦試試看。

修改註冊表法

打開註冊表編輯器,定位至「HKEY_CLASSES_ROOT\Drive\shell」分支,將其下的鍵值全部刪除,保存後退出註冊表編輯器。

磁盤100%

1、硬盤4K對齊,能減少磁盤占用100%情況。(大部分用戶能解決)。

2、檢查硬盤AHCI驅動是否安裝。

3、通過 HD Tune Pro 5 專業的硬盤測試工具 檢測硬盤健康度,是否有故障。

4、更改Win8優化驅動器優化計劃。

5、設置虛擬內存,把虛擬內存設置到其它的盤。如果內存超過8G的用戶,可以適當設置較小的值(不建議關閉虛擬內存,會導致大型遊戲或者軟件出錯)。

6、打開文件夾磁盤爆卡,如果文件夾裡面的圖片、視頻數量非常多並且文件比較大,這時候打開文件夾可能會出現未響應、卡死狀態,同時也導致其它資源管理器窗口也假死。

打開 Windows 資源管理器 – 點擊「查看」 – 再點「選項」調出文件夾選項 – 在文件夾選項中切換至「查看」選項卡,勾選「在單獨的進程中打開文件夾窗口」。

7、先用Windows Defender全盤掃描,然後可以排除信任的EXE程序,建議排除 explorer.exe (資源管理器進程)。

8、打開資源監視器(win+R→perfmon.exe /res),查看讀寫硬盤的具體文件。

9、關閉家庭組功能:WIN+R運行Services.msc,找到 HomeGroup Listener 和 HomeGroup Provider 服務,分別停止和禁用這2個服務。

相關信息

可移動磁盤

許多移動存儲裝置在電腦上都顯示為「可移動磁盤」,其中最主要的是移動硬盤,U盤和MP3等可與計算機設備分離並在斷電後仍可存儲數據信息的可移動設備。

可移動磁盤從字面上講就是可以移動的磁盤,而磁盤是一種存儲設備,故可移動磁盤就是可移動的存儲設備。目前應該分為兩大類:基於芯片存儲的U盤或閃盤,另一類是基於硬盤的移動硬盤。移動硬盤又因硬盤的不同,而分為筆記本移動硬盤和台式機移動硬盤。一般可移動硬盤都是通過USB接口與電腦相連。

U盤的特點是小巧,抗震,方便攜帶,外觀多樣新穎,但相對硬盤來講容量較小,現在主流中常用的容量大概為1-4GB,已有8G和16G了,當然容量更高的價格也超出了主流價格,不過8G最近已有品牌(宇瞻、台電)降到200元以下了。

筆記本移動硬盤(大小為直徑三英寸),是目前移動硬盤的主流,目前主流容量在40GB-100GB,特點是體積還算不大太,抗震性能也可以。

台式機移動硬盤(大小為直徑五英寸),特點是使用台式機硬盤作存儲設備,外加移動硬盤外殼及外接電源、數據傳輸線材等,目前可以達到80G-240G左右,240G價格與上述60G筆記本移動硬盤相當。缺點是,體積稍大,不利於攜帶,抗震也稍差。

除了上述外,還有一些顯示為「可移動磁盤」(即能夠被計算機識別為外部存儲介質的設備):電子詞典、照相機、手機…

磁盤分區

計算機中存放信息的主要的存儲設備就是硬盤,但是硬盤不能直接使用,必須對硬盤進行分割,分割成的一塊一塊的硬盤區域就是磁盤分區。

磁盤分區的類型

在傳統的磁盤管理中,將一個硬盤分為兩大類分區:主分區和擴展分區。主分區是能夠安裝操作系統,能夠進行計算機啟動的分區,這樣的分區可以直接格式化,然後安裝系統,直接存放文件。在一個硬盤中最多只能存在4個主分區。如果一個硬盤上需要超過4個以上的磁盤分塊的話,那麼就需要適用擴展分區了。

如果使用擴展分區,那麼一個物理硬盤上最多只能3個主分區和1個擴展分區。擴展分區不能直接使用,它必須經過第二次分割成為一個一個的邏輯分區,然後才可以使用。一個擴展分區中的邏輯分區可以任意多個。

磁盤分區的格式

磁盤分區後,必須進過格式化才能夠正式使用,格式化後常見的磁盤格式有:FAT(FAT16),FAT32,NTFS,ext2,ext3等

FAT16

這是MS-DOS和最早期的Win95操作系統中最常見的磁盤分區格式。它採用16位的文件分配表,能支持最大為2GB的硬盤,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和獲得操作系統支持最多的一種磁盤分區格式,幾乎所有的操作系統都支持這一種格式,從DOS、Win95、Win97到現在的Win98、Windows NT、Win2000,甚至火爆一時的L inux都支持這種分區格式。但是在FAT16分區格式中,它有一個最大的缺點:磁盤利用效率低。

因為在DOS和Wi ndows系統中,磁盤文件的分配是以簇為單位的,一個簇只分配給一個文件使用,不管這個文件占用整個簇容量的多少。這樣,即使一個文件很小的話,它也要占用了一個簇,剩餘的空間便全部閒置在那裡,形成了磁盤空間的浪費。由於分區表容量的限制,FAT16支持的分區越大,磁盤上每個簇的容量也越大,造成的浪費也越大。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微軟公司在Win97中推出了一種全新的磁盤分區格式FAT32。

FAT32

這種格式採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使其對磁盤的管理能力大大增強,突破了FAT16對每一個分區的容量只有2 GB的限制。由於現在的硬盤生產成本下降,其容量越來越大,運用FAT32的分區格式後,我們可以將一個大硬盤定義成一個分區而不必分為幾個分區使用,大大方便了對磁盤的管理。

而且,FAT32具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在一個不超過8GB 的分區中,FAT32分區格式的每個簇容量都固定為4KB,與FAT16相比,可以大大地減少磁盤的浪費,提高磁盤利用率。目前,支持這一磁盤分區格式的操作系統有Win97、Win98和Win2000。

但是,這種分區格式也有它的缺點,首先是採用FAT32格式分區的磁盤,由於文件分配表的擴大,運行速度比採用FAT16格式分區的磁盤要慢。另外,由於DOS不支持這種分區格式,所以採用這種分區格式後,就無法再使用DOS系統。

NTFS

它的優點是安全性和穩定性極其出色,在使用中不易產生文件碎片。它能對用戶的操作進行記錄,通過對用戶權限進行非常嚴格的限制,使每個用戶只能按照系統賦予的權限進行操作,充分保護了系統與數據的安全。NTFS是Windows NT以及之後的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Server 2008、Windows Vista和Windows 7的標準文件系統。

ext2,ext3

ext2,ext3是linux操作系統適用的磁盤格式,Linux ext2/ext3文件系統使用索引節點來記錄文件信息,作用像windows的文件分配表。索引節點是一個結構,它包含了一個文件的長度、創建及修改時間、權限、所屬關係、磁盤中的位置等信息。一個文件系統維護了一個索引節點的數組,每個文件或目錄都與索引節點數組中的唯一一個元素對應。系統給每個索引節點分配了一個號碼,也就是該節點在數組中的索引號,稱為索引節點號。

linux文件系統將文件索引節點號和文件名同時保存在目錄中。所以,目錄只是將文件的名稱和它的索引節點號結合在一起的一張表,目錄中每一對文件名稱和索引節點號稱為一個連接。 對於一個文件來說有唯一的索引節點號與之對應,對於一個索引節點號,卻可以有多個文件名與之對應。因此,在磁盤上的同一個文件可以通過不同的路徑去訪問它。

Linux缺省情況下使用的文件系統為Ext2,ext2文件系統的確高效穩定。但是,隨着Linux系統在關鍵業務中的應用,Linux文件系統的弱點也漸漸顯露出來了:其中系統缺省使用的ext2文件系統是非日誌文件系統。這在關鍵行業的應用是一個致命的弱點。本文向各位介紹Linux下使用ext3日誌文件系統應用。

Ext3文件系統是直接從Ext2文件系統發展而來,目前ext3文件系統已經非常穩定可靠。它完全兼容ext2文件系統。用戶可以平滑地過渡到一個日誌功能健全的文件系統中來。這實際上了也是ext3日誌文件系統初始設計的初衷。

修改磁盤圖標

1、鼠標右鍵單擊桌面上的計算機圖標,然後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管理」。

2、打開計算機管理窗口後,點擊「磁盤管理」,然後在右邊窗格中選中所要更改圖標的磁盤,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中點擊「更改驅動器號和途徑」。

3、隨後在更改窗口中,選中磁盤,接着點擊「更改」按鈕。

4、接下來在彈出的分配驅動器號窗口中,點擊展開下拉菜單,選擇自己想要的設置,然後點擊「確定」即可。

5、此時會彈出一個警告框,詢問是否繼續,我們點擊「是」確認操作。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