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磨山之光(王瑛)

磨山之光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磨山之光》中國當代作家王瑛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磨山之光

1

與磨山結緣,是1992年的春天,我認識了他,那個與我共度一生的人。磨山是他家鄉的山。

出生在湖區的我,與他相識之前,沒見過真正的山,對他常掛在嘴邊的磨山,竟有種種嚮往,磨山的風景真的很美嗎?

終於見到了磨山,在那年仲夏,我去了他父母的家。父母的家在王店鎮政府院內,出門經過一條長長的街,街的那頭,是火車站,穿過鐵路涵洞,便到磨山腳下。

磨山不高,海拔僅百餘米。記得那次,我們從山北而上,那裡山勢較為平坦。放眼望去,磨山山石裸露,灰褐色的土層,顯得單薄而貧瘠,山頭光溜溜的,草木不多。上得山來,從北至南,走過一遭,來回不過半個時辰。山上除了鎮電站一間破舊的房子,南端的林木稍微濃密外,沒什麼特別的風景。所見之處,殘石碎片,坑坑窪窪,積水成凼,水中還漂着細密的綠苔。生活垃圾,到處散落,簡直慘不忍睹;幾個面色蒼老的石匠,手執器具,不停地在石塊上敲打,那叮叮噹噹的聲音,在風中飄蕩,格外震耳……這就是他常念叨的磨山嗎?沒有奇花,沒有異草,我心中有些許的失望。

真正認識磨山,感受其美,是幾年後。那時,我和愛人已從孝感調回孝昌工作,離磨山近了。一天,喜歡民俗風情的父親,拿着他寫的一首詩,讓我幫他潤色,說是縣裡要編撰《孝昌風情》,他想撰稿。父親的詩云:

一里三廟古蹟多,玉皇閣下打兒窩。

百沖匯集千口堰,十八滾橋賢人坡。

商周台子書聲朗,春水玉塘盪碧波。

西造仙境千秋業,東架長虹萬民歌。

——《王店磨山八景》

磨山有八景,我怎麼沒發現呢?父親說,磨山之景,在其歷史,在其文化。它的美,蘊含在八句詩中。原來,事物之美,並非表象,就像一個人穿着華麗,沒有內涵,徒有其表。我為先前對磨山淺薄的印象汗顏。

喜歡地域文化的我,對磨山產生濃厚的興趣。讀着父親的詩句,十多年來,我不停地探訪、挖掘、研究,尋覓磨山的風情和韻律。我發現,磨山之光,照拂在悠悠歲月里。

2

磨山之光,在其神奇。千百年來,磨山之境,流傳甚多傳說,「秦始皇趕南山塞北海」為其中之一,雖是傳說,卻讓人無限臆想,這兒曾是一片水域嗎?或許是,或許不是,抑或遠古時期的地殼運動,讓一片汪洋變成了山陵。大自然真是奇妙,竟然在這個地方,長出無數塊石頭,石塊摞積成山,便有「摞山」之名。摞山的石頭為黃砂岩,石質堅硬,花紋秀美,為上好的石材。就如世上沒有相同的樹葉一樣,十萬塊石頭中,沒有相同的花紋,這是大自然饋贈的寶。

不知何年何月,摞山有了煙火氣。周圍的人,用摞山石打造各種生產生活器具,最為神奇的是石磨,「磨出的麵粉白細,磨出的豆腐白嫩,磨出的大米晶瑩。」石磨暢銷大江南北,千古不衰。因磨聞名,不知不覺中,「摞山」易名為「磨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八仙是否來過,不得而知,真有「八仙地」之名,在磨山對面。傳說最早來磨山的「大人物」,是楚國皇室熊驛的曾孫熊鄂。熊鄂喜歡雲遊,某年春天,他乘着一輛裝飾豪華的馬車,從古城荊州出發,一路遊歷名勝古蹟,待他游到孝感磨山時,被一片碧翠的山林和濃郁的花香吸引,覺得這兒是風水寶地。於是,他從荊州移居磨山。

《康熙孝感縣誌》記載:「磨山,距邑九十里,楚蒙谷不受爵祿,自棄於磨山之中。磨城,子胥所築,蓋以此山名城也。」史料為證,蒙谷曾隱居孝感磨山,亘古千年的磨城為伍子胥所建。蒙谷何許人也?他是春秋末年楚國的士大夫。吳人攻入楚都郢,蒙谷冒死搶出楚國法律大典,後來楚國打敗吳國,他把這部大典獻給了楚昭王,使楚國大治。史秋其功,「與存國擔若」。楚昭王論功行賞,蒙谷卻不願受封,一走了之。伍子胥亦為楚國士大夫,至於為何在磨山築城,史書沒有記載。正是有了這些「貴人」,磨山才更有靈氣,更為敦厚,才有了台子湖殷商文化遺址,有了千口堰天子墳的傳說,有了「一里三廟」裊裊千年的香煙……

3

磨山,不僅迸發神奇之光,還閃耀紅色之光。那光,霞彩四射,彪炳千秋。還記得70多年前的那場戰役嗎?

1946年的7月1日(農曆6月初3),一支由王樹聲和劉昌毅率領的中原突圍南路軍,經過5天的迂迴行軍,1萬餘名將士匍匐在王家店磨山以南,衛家店鄒湖以北,平漢鐵路以東的山林中。上午8點左右,天空烏雲密布,突降暴雨。隨着王樹聲的一聲令下,勇士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國民黨66軍13師37團和38團的碉堡發動猛攻。血與火的較量,死傷無數,血流成河。南路軍血戰竟日,於當天下午1點,成功衝破了國民黨的「立體封鎖線」。

這是一場驚天地,泣鬼神之戰,不僅實現了中原大軍轉移最關鍵一步,而且調動牽制了大量的敵軍,在中國革命波瀾壯闊的歷史上,繪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可是兩年之後的一場遭遇戰,讓當時身為劉鄧大軍6縱18旅旅長的肖永銀懊悔一生。那是1948年的1月16日,18旅為了擺脫國民黨第28師的追剿,行至王家店磨山邊時,肖永銀看見戰士們都很疲憊,決定在這個地方休整一晚再走。他在王家店的東南北三面都有布兵防守,唯獨西面是來路,故未布兵。哪曉得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同一天,從河南羅山插過來的國民黨,由胡璉整編的第11師也到達王家店。敵軍派了一支便衣偵察隊,摸清了18旅的的防守情況後,果斷地向他們發動進攻。因西面沒有防守,敵軍很快進入王家店街上。肖永銀聽到了槍聲,他萬萬沒想到,「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於是從南邊抽了一個連去西邊阻擊。但是北邊、南邊和東面槍聲大作,敵軍的大部隊壓了上來,更糟糕的是,駐紮在王家店街上的直屬隊,因沒有槍支,已被敵人團團圍住,情況十分危急。要救他們,必須集中兵力發起衝鋒,可是這樣,將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這位號稱「橫掃八百里」的將領,左思右想,不竟引頸長嘆,他想不出一個更好的救人法子。為了減少傷亡,他命令52團先撤,自己帶着54團殿後,邊戰邊撤,終於突圍而出,而直屬隊的戰士們,卻永遠沉睡在這個鄂北的小鎮。

這是肖永銀一生的痛,這種痛令他無法釋懷。1998年,從南京軍區裝甲兵司令員的崗位上退休的他,回到曾經敗走麥城的地方,想起那些為革命獻身的將士,他感慨萬分,老淚縱橫……

我理解肖司令的心情,因為70年後,為了探訪那段歷史,我走訪了一名親歷者—王店鎮河口村李家堰裴修敏老人。「那一年我11歲,記得那天傍晚,解放軍來我們塆,各家各戶都住有解放軍,我家住了12人。」老人說,「多好的戰士啊,哈是年輕人,一來我家就幫忙挑水,把水缸盛得滿滿的,還到處清掃。可是他們打完仗,住我家的只活了2人,你說慘不慘,都是爹媽養的。」我的到訪,讓老人開啟了一段痛苦的記憶。

在磨山,還有一場慘烈的戰鬥,磨山村齊家樓83歲的齊步郎老人記憶猶新。那是1948年的秋收後,國民黨殘部厲澤成帶領一個營向北逃竄,被解放軍圍追堵截。為了與我軍對抗,厲澤成殘部在磨山上修建了工事碉堡,四周拉鐵絲網和壘石牆,在南華寺邊築起了南城門,還架起了三挺重機槍防守,整個磨山儼然銅牆鐵壁。

那時,解放軍的指揮部,設在齊家樓村民齊平波家中,因他家是革命家庭,叔叔齊步勛是烈士,叔爹齊儒柏是新四軍五師的一個排長。齊步朗老人有個表哥叫汪定元,被解放軍請去護理炮台,炮台架在「八仙地」的東南角,與磨山正對,相隔一里余。據汪定元當年講,一個午後, 解放軍向磨山發起總攻,但由於敵軍盤踞有利地形,火力兇猛,我軍傷亡很大。解放軍的指揮官命令炮手向磨山南城門開炮,第一炮打偏了,第二炮打近了,誤傷了很多戰士;主炮手戰戰兢兢,準備開第三炮時,副炮手看其狀態不好,說讓他試試。副炮手氣定神閒,一炮開發,射中目標。磨山的南城門被炸開,敵人的重機槍成了啞巴。解放軍趁機吹起衝鋒號,勢如破竹,厲澤成瞧着大勢已去,帶着他的殘兵敗將,從磨山西邊抄小路至侯寨倉皇而逃。

這場戰鬥,雙方傷亡慘重。齊步朗老人說,曾聽長輩們講過,這樣的傷亡可以避免的,因為就在那天上午,解放軍在磨山的南橋邊,活捉了國民黨一位姓郭的班長,那人主動投誠,並央求解放軍放他回磨山,說是做厲澤成的工作,放下武器,棄暗投明。可是,哪曉得這傢伙假意投誠,一上磨山,他就向厲澤成說解放軍根本沒實力,因此,厲澤成才負隅頑抗。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磨山經過火與血的洗禮,更加滄桑,更加凝重。隨着時光的流逝,生活在磨山邊的人們,漸漸忘卻那些沉重的記憶,就連磨山對面的陳家塘,那個曾經掩埋無數屍骨的大坑,早已夷為平地,種上了莊稼,找不出一絲歷史的印痕,唯有那11塊無名戰士的墓碑,佇立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他們的靈魂與磨山同在,與日月同輝。

4

再次爬上磨山,是2017年的春,應邀與一群文友採風。我們從磨山南端而上,因山林茂密,腳下似乎沒有路,若不是朋友當嚮導,一路扒開叢草,我們不會順利到達山頂。發電站依然還在,只是房屋廢棄,新的電站建在107國道邊。

站在磨山之巔,向西而望,欣欣之景,盡收眼底。山腳下,南來北往,北來南往的火車,時而飛馳在京廣線上,穿境而過;遠處的田野,綠的麥苗,黃的油菜。綠得蔥蘢,黃得純粹,一派和美之景。

我們從南至北行走,滿眼是綠,就像沐浴在天然的氧吧中,一路聽清脆的鳥鳴,一路聞野金銀花的清香。磨山變化真大!朋友說幾年前,幸得中央下令禁止山林礦產亂伐亂采,滿目瘡痍的磨山,才得以喘息生養。難怪山上沒有聽到刺耳的叮噹聲,也沒看到弓腰駝背的石匠……

磨山之美,不僅在於自然,還在於人文。不是麼?磨山腳下的磨山村,那拙樸的村史館,那豐藏的石藝博物館,那開闊的石藝廣場、生態廣場、休閒廣場,那清凌的春水塘,神秘的仙姑洞,望仙亭,連心橋,那些優美的詩詞石刻………每一地,每一品,都蘊含深厚的歷史文化和農耕文化。如此之美,無愧於那塊「湖北省秀美鄉村」的授牌。

從曾經有名的上訪村,縣裡重點的貧困村,到如今祥和美麗的省級最有影響力的村莊,磨山村的變化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和汗水。它益於國家鄉村振興之策,益於省市縣三級精準扶貧工作隊之智,益於王店鎮政府領導及磨山村兩委的「群眾為本、生態為基、產業為要、文化為魂,以文化為統領的四位一體」之功。無疑,磨山是幸運的,磨山村也是幸運的。

5

「遙想當年槍雨急,感懷時下岫雲妍。」 磨山是王店鎮人民的根與魂,自古以來,散發出熠熠之光。磨山之光,庇護着它世世代代的子民,也寄託着遠離家鄉遊子的鄉愁。

如今,越來越多的,越來越遠的人,知曉磨山,親近其美。浸潤在不老的時光里,磨山不老,故事彌新……

2018年9月4日

上 梁

明代官吏徐師曾,把古代建房上樑時,誦唱的《上樑文》進行了闡釋,收集在其《文體明辨序說》中。文曰:「按上樑文者,工師上樑之致語也。世俗營構宮室,必擇吉上樑,親賓裹面(饅頭),雜物稱慶,而因此犒匠人,於是匠人之長,以面拋果,而謂文以視之,其文首尾皆用儷語,而中陳之詩,詩名上句,以按四方上下,蓋俗體也。」寥寥數語,生動描繪了古代建房「上樑」時的市井之像。

「上樑」之風,歷史悠久,流傳甚廣。這種民間儀式,功用在於,祈求根基牢固,誦祝房舍平安。在鄂北孝昌北部,一直延續「上樑」民風,其過程與上文所言相似,程序更為繁複。「上樑」風俗,不僅寄寓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鄉土文化的傳承。今年端午節,我有幸見證了四叔家的新房上樑盛事。

「上樑」喜事,必請一位懂行的木匠師傅主持。辟邪之物,「出梁」和「喊彩」(誦上樑文)諸事,都由他親自完成,其他人皆當配角。四叔家請的木匠師傅,是同塆的族哥道祥。道祥師傅七十餘歲,精神頭極好,說話聲音洪亮;頭髮雖花白,腰卻沒佝僂。在村中,他算是德高望重之人,是「上樑」的老師傅,周圍村莊只要有諸如此類之事,都會提着好酒上門請他,聽說他兒子傳承了這門技藝。

新房「上樑」前晚,須要「偎梁」。這天,親朋好友送來鞭炮和煙花,或者禮金,以表祝賀。「偎梁」必得備梁,梁或買或借,一般為上好的材木,大小長短依在建房屋而定。

「吉」和「借」,讀音相近,「吉梁」也叫「借梁」。在我鄉,「借梁」其實是「偷梁」。房前屋後,丘陵山野,只要是嘉木,都有被「偷」的可能。世風之下,偷之有理,「借梁」不算偷盜行為。「借梁」一般在深夜進行,防不潔之物撞見。看中哪一方木 ,請幾個精壯男人,鋸斷並抬回新房。若是人家栽種的樹木,「借梁」的主家,都會在樹兜旁擱一提簍,內置些禮品,食物或錢幣,以示補償。四叔家的梁是在山上請的,杉木長五米,半徑二十公分,八個大力士,吭哧吭哧地抬回,衣服汗透得能揪出水來。

晚上,「借梁」的隊伍出發,道祥師傅沒閒着,忙着準備辟邪之物。他把一張大紅紙對摺,再對摺,對摺了好幾次。然後用剪刀剪裁,像剪「喜」字那樣,但不是喜字,剪得像一朵「花」,其手法靈巧嫻熟,完全不遜女人。剪成的鋪展開來,「花」又不是花,而是圓形的「漢紋」圖樣,寓意吉祥。道祥師傅把圖樣一面沾上漿糊,平鋪在一個新米篩里。又剪了些紅紙條和三個箭頭,以備後用。

接着製作「桃弓柳箭」,即把桃枝彎成弓,柳條做成箭。知是迷信之舉,聊作鄉人心靈慰藉。就如每年清明,農家的大門上,插有桃枝和柳條一樣。道祥師傅做好桃弓,用紅紙條沾上漿糊,纏繞在桃弓上,並以紅線作弦。柳箭要做三支,也用紅紙條包繞箭身,把紙質箭頭沾在柳頭上,三支箭用七彩線固定在弓弦上,再系在篩子的背部。做好「桃弓柳箭」後,「漢紋」紙上擱一面鏡子,名為「照妖鏡」,同樣用紅線系好。立放的篩子,上方覆蓋一塊青布。如此這般,辟邪之物一一完備。

「出梁」是第二天清晨的活。要想借來的「梁」華麗變身,還得請道祥師傅出手。雞鳴五遍,叫醒了勤勞的鄉民。道祥師傅喝過四嬸煨的骨頭湯後,幹勁十足,掄斧子,動刨子,三下五除二,約莫個把小時,烏黑的樹皮散落一地,樹幹出落得光滑平整,一根靈淨的大梁,展現在眾人眼前。

「出梁」之後,準備「上樑」吉事。貼對聯。兩幅對聯,愛人早已書寫好。一幅「新居軒昂老少安居綿世澤,華堂迪吉子孫衍慶振家聲」,貼在院落大門。一幅「吉日立柱凝百瑞,良辰上樑集千祥」,貼在上樑的兩面牆壁,橫批貼在大樑上。

準備「敬神」之物。一個木質長方「擱盤」,其內置一對燃起的紅蠟,三柱香,「三生」(肉、魚和米)。白花花的米,米用舊時的升子盛,滿滿的。米內插有三物,一為桿秤,再為米尺,另為剪刀。不知何講究,問道祥師傅,答曰祈求富貴之意。酒是必不可少的,三杯白酒,七個糖包(也可五個)。七個意為七子團圓,五個意為五子登科。一隻肥公雞,一塊紅布,花生和糖果若干。

一切準備就緒,道祥師傅開始「喊彩」,一群人在旁邊「和」着。他喊道:

福義天地開張(喲),

日吉主梁(啊)。

主梁主梁(喲),

聽我言張(啊)。

生在哪處,長在何方(喲)?

崑崙山上麼樣生來麼樣長(啊)。

風吹木子,天降雨露生木漿(喲),

五載長起樹木來(啊)。

魯班師傅從此過(喲),

得見此木放霞光(啊)。

魯班師傅將它伐斷(喲),

倒在城寨偶遇四大金剛(啊)。

搬到沙灘上(喲),

只等五月十三龍水漲(啊)。

飄飄蕩蕩見佛光(喲),

過了洞庭到漢陽,

過了漢陽到孝昌(啊)。

有錢一東君(喲),

手拿銀票數十兩(啊)。

大苗木買了數余雙(喲),

小苗木買了數余對(啊)。

請了老師傅和小少將(喲),

又請出力之士送回家鄉(啊)。

老師傅請了十餘對(喲),

少師傅請了幾余雙(啊)。

道祥師傅抑揚頓挫地唱着,每唱一句,旁觀的人大聲地和一句「有」字。唱完一段,樓下鞭炮聲響起,甚是熱鬧。唱完了這段,道祥師傅拿起剪刀,戳破一隻早已準備好的公雞雞冠,以雞冠血祭梁。接着唱道:

手捉金雞喜洋洋(喲),

金雞聽我說端詳(啊)。

日在崑崙山上放(喲),

夜在自籠架上跳(啊)。

吃了粘米和糯米(喲),

喝了五湖四海水(啊)。

閒日無事不亂叫(喲),

只等丑時金雞啼(啊)。

金雞開口叫一聲(喲),

敬重天上的紫薇星(啊)。

紫薇星聽到金雞叫(喲),

急忙起來坐朝廷(啊)。

金雞開口叫二聲(喲),

敬重有錢一東君(啊)。

東君聽到金雞叫(喲),

急煮神戶敬良辰(啊)。

金雞開口叫三聲(喲),

敬重各位師傅們(啊)。

師傅聽到金雞叫(喲),

急忙恭賀義忠君(啊)。

金雞開口叫四聲(喲),

敬重各位近鄉鄰(啊)。

鄉鄰聽到金雞叫(喲),

起來恭賀笑哈哈(啊)。

金雞開口叫五聲(喲),

敬重各位童子們(啊)。

童子聽到金雞叫(喲),

急忙都來搶點心(包子、糖果和花生等物)。

唱完這段,道祥師傅把斟滿的三杯白酒,仔細地淋在梁頭、梁腰和梁尾上。以酒祭梁,酒香四溢。唱道:

東君送我一瓶酒(喲),

此酒不是凡間酒(啊)。

此酒開瓶十里香(喲),

我用此酒敬大梁(啊)。

一杯酒來祭梁頭(喲),

子子孫孫做王侯(啊);

二杯酒來祭梁腰(喲),

脫了襤衫換龍袍(啊);

三杯酒來祭梁尾(喲),

發財自從今日起(啊)。

唱畢,道祥師傅把一塊準備好的紅布,莊嚴地蒙在大梁的中央,他又唱開了:

東君賜我一匹棉,

我用匹棉將梁纏。

右纏三圈出貴子,

左纏三圈中狀元。

兩頭造的是龍和鳳,

中間造的丹鳳朝陽。

鳳凰送來七個公子,

大公子中頭名狀元,

二公子是國家棟樑,

三公子是三朝元老,

四公子是四品皇堂,

五公子又是狀元郎,

六公子是朝中丞相,

七公子是七品皇堂。

……

「喲」聲,「啊」聲,「有」聲,此起彼伏,鏗鏘有度。唱和幾段之後,上樑的儀式接近尾聲。隨着道祥師傅一聲令下,八大金剛抬起主梁,迅速將其穿入兩牆斗中。待篩子懸在主梁之上,窗外,鞭炮煙花齊鳴,響徹雲霄,村落的上空,瀰漫一種祥和之氣。看熱鬧的男女老少,臉上都溢着歡樂的笑意,連空氣也是香甜的。此時,道祥師傅又扯起喉嚨,一邊唱,一邊撒花生和糖果。

東君送我一蔑籮,

蔑籮足有十滿手。

一把滿手撒天上,

一塆老小笑哈哈。

一把滿手撒滿地,

一塆老小笑嘻嘻。

……

2018年6月20日

筆架村行

要不是朋友老宋的那個招募帖,這天寒地凍的,我是不會到筆架村的。帖子實在讓人心動,既可體驗山村年味,又可購買無公害農產品,還能去山泉層疊的響水溝峽谷,參觀新四軍野戰醫院舊址——水口廟,這麼豐盛的「宴會」,豈容錯過!

這是我第二次去筆架村,前次為公幹,來去匆匆,不容細細端詳筆架村的美。而這次,則與朋友相約同行,賞景購物兩不誤。

筆架村位於孝昌縣小悟鄉境內,與武漢黃陂區蔡店姚家山相鄰,平均海拔700餘米,為本土海拔最高和人口最少的行政村。筆架村在筆架山腳下,因山形酷似筆架而得名。一般筆架有三個尖,兩個岔,而筆架山卻有九個尖,八個岔,故又稱「九角尖」。相傳,它是天上的文曲星遺落在人間的筆架,那是崑崙山神送給他的寶貝,用崑崙山的翡翠玉石雕琢而成,難怪筆架山一年四季蔥鬱如碧。

從縣城到小悟鄉青石,路平坦通暢, 可一過田山村,便崎嶇盤旋,有的轉彎處幾乎呈九十度,駕車須謹慎才行。去時陰天,窗外空濛,天地混沌,我看不清遠處的山,只覺陣陣耳鳴。記得兩年前,我陪市局領導到筆架村,這裡還是山石路,僅一車身寬,又無護欄。坐在車裡,我不敢朝外望,心緊揪着,生怕司機慌張,掌握不好方向盤。市局開車的是一個年輕人,到達筆架村時,他說他的腿一直「彈棉花」,頭上早已沁出細密的汗珠。如今的路況好多了,不僅安有綠色護欄,還劈山擴路成兩車道,新修的水泥路,一直通到村廣場。這是扶貧工作帶來的紅利。

兩年間,筆架村的面貌,幾乎脫胎換骨。因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筆架村以前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其村共有56戶,248人,「八分山,兩分地」,地少且貧瘠,長不起莊稼,人均收入少得可憐。村裡的年輕人,大都外出謀生,帶走的不僅僅是勞力,還有村莊的生機和活力。

筆架村的民房,呈一字排開, 房前有條一米餘寬的路。路的左邊,是一丈多高的陡坡。先前,路邊沒有任何防護帶,若是雨雪天,或是黑夜,人畜不慎失足,輕者破皮,重者折胳膊斷腿。現在,筆架村的大路上,房屋前,由縣市兩級扶貧工作隊,籌措資金購買了32盞太陽能路燈,一盞盞路燈,藍白相間,站立成一道道風景,像黑夜裡的陽光,不僅照亮了漆黑的路,也照亮了村民的心。農閒時節,上了年紀的男性村民,自發組織勞動,利用房前屋後廢棄的磚瓦,在路邊築起了半人高的護欄,留守的老人和孩子,還有那些搖頭擺尾的小生靈們,再有不怕風高夜黑了。

更具風情的,是村中的老民居。民居外觀修整如新,一律白牆黛瓦,高挺的馬頭牆,與村前一口清澈的月塘,和村中一棵虬枝蒼勁,五百歲的古銀杏樹相映成輝,顯得古樸靜雅。整個村落,背枕綠山,前抱碧水,真乃風水寶地,又如世外桃源。

更像世外桃源的,是村西的響水溝峽谷。那天,給我們當嚮導的,是筆架村的村幹部劉主任,邊走邊介紹這兒的風物。他說,因為這裡山高林密,生態環境好,野獸繁雜,野豬最盛,若是獨自在山間行走,不甚安全,須結伴而行。在阡陌之上行走,看到田地坑坑窪窪,便知是野豬覓食苧麻的「傑作」。

離村不足一里,我們便看到一座古廟,兩棵碧翠挺拔的柏樹,像衛士一樣佇立在廟前。古廟門楣上寫着「水口廟」,廟裡供奉着觀音菩薩、文曲星等菩薩和神仙。劉主任說,這座廟建於明末清初 ,占地200多平方米,磚瓦結構,牆體和屋面風化嚴重。水口廟先前不建在這兒,也不叫「水口廟」,而叫「筆架廟」,是為了感謝文曲星對當地的恩澤和福佑而建。相傳有一天,一個陰陽先生路過「筆架廟」,仔細觀察「筆架廟」的地形後,他找到筆架村的頭人說:「天上的文曲星把翡翠筆架給你們,是要你們飽讀詩書,走仕途經濟之道,村里早晚會出狀元郎,可你們把廟建在筆架山的龍脈上,破壞了風水,狀元郎怕是出不了啊。」頭人聽了赫然失色,跟村民商議遷廟之事。又請這個陰陽先生堪輿,他建議廟遷至西面沖田的水口,說是「兩山對峙,獅象把口」,「水口,鎖千水之口也。」廟址遷了,筆架村至今雖未出狀元郎,倒是讀書人越來越多。村支書劉柏成自豪地說:「筆架村的孩子讀書向來勤奮,自知只有讀書才能走出大山之道,村里平均十二個人中,就有一個大學生,有四個研究生。」 這也許是文曲星照拂,抑或是淳樸村風的福祉。

幾百年來,水口廟不僅承載着村民諸多美好的嚮往,還曾是村民的避難地。1937年某日,國民黨部隊進山剿共,放火將整個筆架村房屋燒毀,人們躲進水口廟,因水口廟被群山遮擋,村子裡看不到廟,因此人們才倖免於難。在抗戰時期,小悟鄉曾是李先念領導的新四軍五師中心活動區。據縣文物部門考證,因地理位置隱蔽,當年新四軍五師的後方醫院就設在此廟中。廟的不遠處,在小瀑布群附近,有一個天然石洞,石洞可容納百餘人,是當地村民躲避戰亂,後為野戰醫院傷員躲避敵人搜山的庇護之地。

我們繼續在山中前行。路是下山之路,蜿蜒崎嶇,好在有石階,行走並不覺得累,這是筆架村村民出山的一條捷徑,一直通到山下的劉河村,大約兩三公里。放眼山中,可見古木參天,蒼藤旁逸斜出,亂石層層疊疊。一年四季,山泉叮咚,峽谷因而得名「響水溝」。清澈的泉水,如一條白練,順勢而下,一路奔流,一路歡歌。我們不時地用相機定格山中美景。山中四時之景不同,各有各的美。若是春天來,在天然氧吧中,不僅可賞火紅燦爛的映山紅,還可品清香四溢的蘭草香,聆聽大自然的天籟之聲……

劉主任說:「先前,因為僻遠,筆架村的美,藏在深山無人知,自從駐了扶貧工作隊,路修好了,村容村貌變了,還實施茶葉和林木產業扶持,來這兒玩的人越來越多。你看,村裡有3戶開了農家樂,以後會越來越多,明年扶貧工作隊計劃籌資,建一個1000平米的停車場呢。」

聽着劉主任熱情洋溢的話,看他燃燒希望的眼神,我們堅信,也許不久,筆架村會沸騰起來。

2018年2月14日

記憶中的味道

「賣炒米糖果啊」,「賣炒米糖果啊……」一位騎着三輪車的中年婦女,大聲沿街叫賣。

「賣炒米糖的,多少錢一袋?」對面的鄒老師,從三樓的窗口探出頭來問,顯然她聽到了吆喝聲。

「十元,下來看看,純麥芽糖。」女人剎住車輪說。聽到「麥芽糖」三個字,我從工作室走出來。這年頭,很少能吃到真作的炒米糖果,街市上賣的多是參了白砂糖。

小時候,家中境況不好,平日難以吃到零食,每年臘月二十以後,媽媽才準備過年小食,如炒蠶豆,炸年糕,炒炒米,裹糖果。瓜子和花生買得少,水果和水果糖是奢侈品。因此,又香又甜的「炒米糖果」,是我幼時的最愛,那味道早已植入心田。

家鄉的「炒米糖果」,是用炒米、芝麻和麥芽糖揉裹而成。炒的是陰米。製作陰米,是一個繁複的過程。稻穀從播種,生長,收割,打碾,加工,幾乎耗費半年光景。每年秋收後,母親會把上等的糯米,淘洗淨後送入木甑,蒸熟的糯米飯,不僅糯香綿軟,還帶有杉木的清香。再將糯米飯倒入簸箕,趁熱用竹筷扒開飯糰,飯糰扒得越散越好,因糯性粘黏,冷卻後的飯糰很難扒開。糯米飯在室內攤放三五天,用手搓揉成粒,置於太陽下暴曬。飯粒在陽光的照拂下,水分升騰,漸而「收衣」。曬乾的飯粒,謂之「陰米」,色澤青干,晶瑩剔透,溫潤飽滿

糖是米糖,從米到糖,麥芽發酵,古法熬製。少時看過祖父扯糖。他把琥珀色的糖片繞在一個木樁上,使勁拉扯,拉扯次數越多,糖色越白,糖質越好。如此繁複的造制,凝聚了民眾的智慧創造力。

先前,鄉間有很多扯糖的作坊和師傅。秋冬農閒時節,師傅們或挑擔,或拖車,擔着大塊米糖,沿村走賣。那時候,米糖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家家戶戶必備,或用鈔買,或用米換。可裹糖果,可當零食,可置於碗中蒸溶,趁熱而食,能養脾,能潤肺,能治咳。米糖易粘,存放有道。把炒熟的米粉撒在米糖上,兩面皆撒,再用乾淨膜布包好,存放於陰涼之處。如今,坊間熬糖者稀少,老手藝漸而少傳,想吃正宗的炒米糖,實非易事。

至於炒米糖果,我曾目睹母親粘裹。陰米提前炒好。先在大鐵鍋中盛少許水,然後把米糖置於水中。大火,使糖溶化成稀。再把炒米、芝麻和花生米置於鍋中,迅速用兩鍋鏟左右翻轉,使之與糖稀融合粘連。熄火。用手捏成圓形。制方形糖果,則把融合好的炒米糖,盛在洗淨的木盆里,蒙上一塊潔淨紗布,紗布上擱一木板,在木板上擱重物。待炒米糖冷卻緊實後,把木盆倒扣在面板上,倒出炒米糖,用刀切成小塊。米糖香脆酥口,好吃至極。

「我姑娘在網上賣,賣得可好啦。」女人笑着說,把我紛飛的思緒中拉回眼前。三輪車斗中的炒米糖,有圓形和方塊兩樣,簡易食品袋包裝,每袋不足一斤。最引入注目的是「商標」,「 商標」似未工商註冊。其紙質土黃,清新雅致,貼在封口處。「商標」上端為圓形,印「老余家」「手工製作糖糕」字樣,還留有聯繫方式。下端為長條,除標明米糖製作原料外,與時俱進,還有一個二維碼。

女人遞給我們糖片,讓我們品嘗。我輕輕咬一口,脆脆的,甜甜的,滿嘴留香,是那個味道!

提着炒米糖果,我回到工作室,取出手機,撥通了媽媽的電話…… [1]

作者簡介

王瑛,湖北孝南人,筆名 十里荷花和竹影疏窗,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湖北省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