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磨市鎮的自然概況:該鎮地處石門縣西北部,是石門縣西北部地區的重要鄉鎮。集鎮距石門縣城72Km,省道S303線和渫水貫穿全境。磨市鎮行政區域總面積216.53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21184人(2017年),城鎮人口約7420人。磨市鎮位於石門縣中部,東抵維新鎮,南連慈利縣,西挨桑植縣,北接雁池鄉,是自古以來商道、茶道和交通要道,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美好的發展前景。[1]

中文名稱: 磨市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

面 積: 216.53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21184人(2017年)

目錄

城鎮簡介

「有錢難買的商溪水」,在老集鎮和渫水河匯合,素有「小三江」之稱。省道S303穿境而過,與新修的北線公路在新集鎮匯合。在移民建鎮後,集鎮發展迅速皂市水庫修建以後,鎮內形成水面10000餘畝,占鎮域總面積的5%以上,水成為磨市鎮最大的優勢資源。茫茫水面上,庫岸曲折綿延,伴倚秀絕青山和幽深峽谷,水產、水運、旅遊開發潛力巨大。

磨市鎮還蘊藏着豐富煤、石灰礦等礦產資源。磨市鎮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和獨特的區位優勢,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現有主導產品椪柑、溫州蜜桔、茶葉、烤煙等。其中椪柑種植面積已達14000畝,產量達30萬擔,銷往全國各地,是該鎮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鎮轄

地理位置

鎮轄:大福橋居委會,九條嶺、平塌、岩門、長峪灣、馬陷口、黃鶴塔、九伙坪、麻栗埡、三坡、打葛溪、白岩壁、車坊、株木灣、湖塌、湖坪、雞公灘、金竹坑、木瓜峪、峨公岩、清泥溪、獅子岩、橫鋪、九崗、鄧家坪、宜九渡、礦場峪、銅鼓峪、田家溪、東莊坪、樂坪、包家渡、河口、榔樹埡、官丈坪、遠竹、美成坡、芭蕉峪、泥坪、黃龍崗、神州台、木蔭當、王官橋、鐵爐峪、黃虎峪、岩板灘、田荒峪、南嶽寺、白鱔峪、洛陽埡、鳳凰山、黃沙溪、岩塌、九斗峪、駿馬峪、三岔溪、密峰埡、尖峰57個村委會。

經濟社會發展

2010年,磨市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78億元,增長13.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648元,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1.2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216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099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00多萬元。有98%的村民小組通了公路,95%的農戶看上了電視,75%的農戶擁有固定電話或移動電話,居民存款餘額已經超過了1億元。居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衣食住行都有較大改善。

支柱產業做大做優,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繼續做強柑橘支柱產業。2010年底全鎮柑橘面積達到1.1萬畝,成立了2個柑桔專業合作社。通過品種改良、科學管護,現已形成了以岩塌、岩板灘等7個村為中心的萬畝柑橘基地。示範推廣烤煙現代農業。為了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2010年我鎮進一步明確了以烤煙生產為龍頭的農業發展方向。通過精心規劃、扶持大戶等措施,建成了以車坊為中心的煙葉基地。

2010年磨市鎮種植煙葉1000畝,創收220多萬元。養殖業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全鎮形成了以居委會、南嶽、橫鋪等為中心的牲豬養殖示範基地,成立了「商溪牲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特種養殖也開始起步,投資100多萬元的湘西五步蛇事業有限公司落戶我鎮四方台村。茶葉產業品牌做大。該鎮現有茶葉面積2000畝,多年來不斷引進新的制茶工藝和種植管理水平,茶葉品牌知名度不斷擴大,四方台茶葉已成功打入省有機茶市場。

基礎建設

磨市鎮交通便利,省道S303線縱貫全境,北線公路已經完成主體工程。全鎮共硬化鄉村道路共計73公里,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路網四通八達。 公共設施建設較為完備,耗資400萬元的磨市衛生院已於2008年投入使用;新建自來水廠也正常運作,電力、通訊、寬帶網絡等服務性設施均能滿足日常需求。

有機椪柑園

在石門縣磨市鎮居委會,有一片獨特的椪柑園:不施化學肥料,極少打農藥。——這片園地的主人叫覃道會。

人們不禁要問:這樣「望天收」的園子,有收益嗎?

老基地的新問題

覃道會是磨市鎮土生土長的莊稼漢,上世紀90年代,當周邊群眾大力發展早熟蜜橘的時候,他卻悄悄的瞄上了椪柑這個品種,三年時間就成園20畝,憑着「無核大果」的概念,產量節節攀升,銷售形勢一路向好。「最好的一年均價達到0.8元!」覃道會自豪的說。在柑橘價格普遍只有3-4毛錢一斤的時候,這個價格確實有點嚇人。

但從2003年開始,椪柑的銷售形勢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先是價格逐漸下滑,「就像溫水煮青蛙,急死個人!」,覃道會想起來都心有餘悸。到2005年,價格就猝然下跌。2006年,就算價格再低也無人問津,「沒人要啊,我就把椪柑一車一車的運到垃圾場,心痛啊」。看着這大把大把的肥料農藥投進去,卻連成本也收不回來,覃道會萌生了「毀園」的想法。

老把式的新辦法

58歲的覃道會是典型的栽田種地「老把式」,但他與一般的「老把式」有着很大的差別,那就是農閒季節喜歡看書讀報,一天,當他看到日本一名蘋果種植戶採取有機栽培而大獲成功後,他腦海里閃過一個全新的念頭:蘋果可以,椪柑應該也可以呀!

2007年,覃道會就開始嘗試有機栽培椪柑,然而,這項技術根本沒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可言。在翻閱了大量資料後,他決定全面停施化學肥料,他和榨油廠聯繫,收購了大量的菜籽粕,分次施在每棵果樹的腳下,也就在這一年,他除了在非常季節施用少許低毒農藥外,其他一律不打農藥。

當年秋天,覃道會的椪柑園慘不忍睹:果子稀稀拉拉的,沒有什麼光澤。他覺得自己也許走上了一條歧路。

臘月間,當他把自家的椪柑不好意思的拿出來待客後,客人的評價讓他驚奇不已:這椪柑雖然不好看,但味道好得很!覃道會以為客人揶揄,剝開一嘗,果然肉質細膩,甘甜無比!

正是這個細節,堅定了他發展有機栽培的信心。

2008年,覃道會的果園迎來了可喜的變化:椪柑綴滿枝頭,個個色澤鮮亮。「那時才搞明白,有機肥在泥土裡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被果樹吸收,不像化肥那麼快!」

從此,覃道會的果園走上了一條良性發展的路子,每年施入菜籽粕兩次,施入人畜肥1次,完全取代了化學肥料;他把土雞放入果園,清除了雜菜和部分害蟲......

老產業的新前景

到2012年,覃道會的椪柑已是供不應求,很多在磨市鎮工作過的工作人員調出後,年終都要點名購買他的椪柑做為年貨,而他也將產品的包裝進行了升級:逐個套袋,採用紙箱包裝。「下一步,我要把沼氣池搞起來,把沼氣水噴在果樹上,既能肥樹,又能防蟲......」

呼吸着早春的清新空氣,看着果園裡繁星般的花骨朵,舌尖仿佛已經觸撫了金秋的清甜!

視頻

石門縣磨市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