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學
社學,即村社所辦學校,為地方小學,主要教育八到十五歲的兒童或少年。社學始設於元代,明清沿襲。「州、縣設學多在城市,鄉民居住遼遠不能到學者,於大鄉巨堡,各置社學」。
在一些地區,社學是義務教育的重要承擔機構。
目錄
歷史
元、明、清時期官府設立的學校,現多指社會學習。早期,創立於元二十三年。元制50家為一社,每社設學校一所,擇通曉經書者為教師,施引教化,農閒時令子弟入學,讀《孝經》、《小學》、《大學》、《論語》、《孟子》,並以教勸農桑為主要任務。明承元制,各府、州、縣皆立社學,以教化為主要任務,教育15歲以下之幼童;教育內容更包括御製大誥、本朝律令及冠、婚、喪、祭等禮節,以及經史歷算之類。清初令各直省的府、州、縣置社學,每鄉置社學一所,社師擇「文義通曉,行宜謹厚」者充補。凡近鄉子弟,年12以上,20以下,有志學文者,皆可入學肄(yi)業,入學者得免差役。社學是當時農村啟蒙教育的一種形式,明清兩代,社學成為鄉村公眾辦學的形式,帶有義學性質,多設於當地文廟。社學一直是為封建統治服務的地方文教機構,但在鴉片戰爭爆發後,廣東人民亦曾利用它作為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組織。
多層次辦學、多形式興教是江西古代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在諸多層次、諸種形式的辦學中,不能不提到社學。社學是官立的用於啟蒙的一種教育組織形式,始創於元代[1],至清末而終結。
清朝初期,台灣各地即普遍設有社學,並有「漢人社學」與「土番社學」之分。「漢人社學」,於始於康熙二十二年,台灣知府蔣毓英,於東安坊設置社學二所;至康熙末年,朱一貴事變後,社學制度逐漸廢弛,義學代以興盛,所有社學多變為義學。社學一辭,到了乾隆年間,成為諸子以文會友之場所,有文昌祠即設有社學,原來的意義近失盡失。「土著社學」,系專為熟番而設,康熙二十五年,諸羅縣令樊維屏,在其轄區內四番社(新港社、目加溜灣社、蕭壠社、麻豆社)各設社學一所,是為發端;康熙三十四年,台灣知府靳治揚到任之初,大量創設社學。乾隆年間為其鼎盛時期,嘉慶年間,由於熟番急速漢化,原來的土著社學,逐漸變成一般的漢民義學。
遺址
說起100多年前的三元里農民抗英故事,有專家學者認為,當時103鄉農民之所以能行動如此整齊迅捷並最終取得勝利,關鍵就在於在廣州周邊農村中有不少名為「社學」的民間武裝組織。日前白雲區在轄區內發現了4座保存相對完整的社學遺址[2],揭開了這個一直十分神秘的民間組織的面紗。今天是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164周年,白雲區委邀請多位當年抗英義士的後代重聚三元古廟舉行盛大紀念儀式緬懷先輩。本報老記者黃東生創作的以第一、第二次鴉片戰爭為背景的歷史長篇小說《世紀悲歌》也應邀在三元古廟舉行首發儀式。
視頻
社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社學,詞典網
- ↑ 白雲區發現4座抗英社學遺址(圖),新浪網,200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