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企业
社会企业 |
---|
|
社会企业(英文:social enterprise),简称社企,是从英国兴起的企业型态,目前并无统一的定义。概括而言,社会企业从事的是共益性事业,它透过社会创新以及市场机制来调动社会力量,将商业策略最大程度运用于改善人类和环境生存条件,而非为外在的利益相关者谋取最大利益。其投资主要用于企业本身或社会。与一般其他私有企业不同的是,它不只是为了股东或者企业的拥有者谋取最大的利润而运作。此概念于中国通常称“福利企业”。
目录
介绍
社会企业的法人身分可以是营利性质的、也可以是非营利性质的,并且它的表现形式也可能是共同合作模式、成熟的组织构架、非独立实体、社会商业或慈善组织。
许多商业企业试图认为他们自己具有社会为目标,而对于这些目标的投入是以最终将其使企业获取更多财政价值为目的的。相反,社会企业的目的不是对投资者提供任何利益回报,除非是那些他们认为最终可以使他们实现社会和环境目标的部分。
由于社会企业概念的慈善性根源来自美国,同时伴随着在英国、欧洲和亚洲的共同发展,因此它具有混合的且有争议的社会关怀报告传承。 在美国,这个概念伴随着‘通过交易做慈善’,而非‘做慈善的同时做交易’。在其他国家,相比于慈善事业,更明显地侧重于社区组织、重要的且相互关系的民主控制。近几年,关于社会目的型商业的概念越来越多,它们以推行社会责任为目的,或是为慈善项目寻求基金。
各地区发展
中华民国(台湾)
- 2014年由行政院颁布了社会企业行动方案,并订立该年为“社企元年”,以“调法规”、“建平台”、“筹资金”及“倡育成”四大面向,交付劳动部以及经济部执行,预计于2016年底完成于全台育成100家社会企业、协助20家社会企业参与国际论坛等目标。
- 若水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是2007年由趋势科技董事长张明正创立的全台首家社会企业,致力于运用最新科技开创商机,并为身障者创造工作机会,目前已培训多位具有身障者身分的AI数据标注师。
- 众社会企业是林崇伟在2015年辞去专任教职带领学生创办的,迄今获国内外百馀个奖项,并按社企公司章程捐出年度净利50%,持续推动身障团体的科技培力与社会参与。[1]
香港
- 香港社会创投基金是香港小数的民间社企基金,旨在运用专业界别的知识为社会企业提供慈善创投方面的支援,协助创新的社会企业在香港发展,解决各类紧迫的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 岁阅悠游是举办香港本土地道导赏团的社会企业,由大学生张昭瀛等人成立。公司透过伸手助人协会聘请65岁以上的长者,与大专生一同被培训成为导赏员,带领参加者从多角度感受社区文化,从而关怀长者及消除社会隔阂。
- 大宝化妆品公司,是北京市的明星福利企业,其员工中35%为以聋哑人为主的残疾员工。该公司2008年已为美国强生公司收购。
- 全心库予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计划 是首个以推动特色社会企业的社企计划,旨在鼓励社会各界人士了解一些特色的社会企业,很多都是跟创造、文化艺术、关爱教育和义工服务推动有关的佼佼者。
- 影视明星曾志伟和戚美珍合作投资香港社会企业素食餐厅“乐农”[2][3],并透过香港慈善机构“龙耳”聘请聋人[4],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帮助到社会上的一些弱势社群,让他们有机会就业谋生。
英国
- 大志杂志(The Big Issue)是由 John Bird 创办,其经营模式是由街友贩售杂志再从中直接获得利润,主张街友自力更生而非等待施舍,他认为援助会使街友产生依赖,不能预防或解决问题。[5]
美国
参考文献
- ↑ 选择走漫长的路 他辞交大教授投入社创. [2020-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 ↑ 社企齐铺乐农伤健共融. 香港商报. 2010-12-06 [2011-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8) (Chinese (Hong Kong)).
- ↑ 戚美珍助失聪人士就业. 文汇报 (香港). 2010-10-05 [2011-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8) (Chinese (Hong Kong)).
- ↑ 生活存关爱:首间素食餐厅聘用听障人士. 苹果日报 (香港). 2010-12-19 [2011-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Chinese (Hong Kong)).
- ↑ 英国创办人:《大志》并非卖杂志而是要预防贫穷
- ↑ 维基百科创办人Jimmy Wales投身社会企业. [2020-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