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作品牡丹賦內容
牡丹賦 |
祝允明作品牡丹賦內容祝允明作品牡丹賦內容《牡丹賦》,祝允明有名的行草,縱30.6厘米,橫529.6厘米,現藏於故宮博物院。此卷行草書是祝允明六十五歲所作,有自題雲「甲申歲春三月望日,過湯氏西園觀牡丹盛開,廷用酒次出紙索書舒元輿牡丹賦,遂書以歸之,允明」。[1]
祝允明,江蘇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朝書法家、詩人。祝允明平生能詩文,工書法,特別是其書法造詣在明朝獨領風騷。後世有評價為「唐伯虎的畫,祝枝山詩的字」,他的書法可見一斑。
《牡丹賦》此作秀潤典雅,娟秀。與祝允明以往草書雄偉、磅礴之勢大相徑庭,既有充分說明,祝允明對各種書法都有所研習,在其創作之中具有多重應變能力。清代朱和羹在《臨池心解》中寫道「祝京兆大草深得右軍神理,而時露傖氣;小草則頓宕純和,行間茂密,亦復豐致蕭遠,庶幾媲美褚公」。《牡丹賦》是祝允明眾多書法中的得意之作,後世廣為流傳臨摹。
祝允明的書法啟蒙於其祖父祝灝,祝灝精於詩文,尤其擅長寫行草書,遠近聞名;外祖父徐有貞,宣德年間的進士,才華絕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書法深的懷素筆意。祝允明耳濡目染,時時得到薰陶,祝枝山集各書法家之大成,領一代風騷,在吳門書派中「明中期書法三大家」之一。祝枝山在其書法寫作的過程中,總結了「性」與「功」,認為書法最終歸於「神采」,對後世影響深遠。[2]